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州持續推出暖企援企安企政策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發布時間:2022-04-06 11:44:00來源: 廣州日報

  “及時雨”精準滴灌 “放管服”激發活力

  2022年的春天,不容易。

  麵對疫情帶來的衝(chong) 擊,如何統籌疫情防控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兩(liang) 難”何以“兩(liang) 全”?市場主體(ti) 是經濟的力量載體(ti) ,保市場主體(ti) 就是保社會(hui) 生產(chan) 力。

  “廣州有底氣可以發展得更好!”著名學者、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近日以文章論述城市基因和發展優(you) 勢。“作為(wei) 國家中心城市,廣州要發揮其數千年的開放基因和發展胸懷。”在奪取“雙勝利”的這場硬仗中,廣州有責任也有條件發揮優(you) 勢,為(wei) 穩住全國經濟發展基本盤多做貢獻。

  拿出“繡花”功夫、剛“柔”並濟,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出政策“組合拳”……當前,廣州正以更好的營商環境減輕企業(ye) 負擔、激發企業(ye) 活力,最大程度減輕疫情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損失,充分展現了一座超大城市的韌性和治理水平。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方晴、申卉

  留住青山澆灌“種子”孕育增量

  廣州企業(ye) 獲得的惠企政策利好,正在不斷加碼。

  在廣東(dong) 省層麵,廣東(dong) “中小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25條”“促進服務業(ye) 領域困難行業(ye) 恢複發展47條” “穩工業(ye) 32條”等重磅政策在2個(ge) 月內(nei) 相繼出台;在廣州市層麵,從(cong) “紓困9條”“雙統籌46條”“金融紓困19條”到 “供應鏈暢通13條”,惠企政策覆蓋麵越來越廣、針對性越來越強,不僅(jin) 給出普惠性的財政補助、減稅降費政策,也為(wei) 碰到特別困難的行業(ye) 紓困解難。

  每人每月500元的“以工代訓”補貼,是鼓勵企業(ye) 新吸納就業(ye) 困難人員、支持困難企業(ye) 以訓穩崗保崗的一項“兜底”措施。2021年,廣州是全省唯一實施以工代訓政策地區,為(wei) 受疫情影響的6萬(wan) 多家企業(ye) 發放補貼18.84億(yi) 元。留得青山,才能贏得未來。

  而對大部分企業(ye) 來說,對減稅費、減社保、減房租、補貼防疫支出等政策獲得感更強。今年,廣東(dong) 擴大“六稅兩(liang) 費”適用範圍,按照50%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chan) 稅等“六稅兩(liang) 費”的適用主體(ti) ,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展至小型微利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同時延續階段性降低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費率政策。

  一場場“及時雨”,解的不僅(jin) 是一時之渴,還澆灌了一顆顆“科創種子”,孕育“創新增量”。

  佳都科技的參股公司、大數據產(chan) 品供應商睿帆科技在2021年享受減稅降費將近30萬(wan) 元。“這部分減稅的費用直接轉化成了企業(ye) 對科技研發的投入。”佳都科技集團助理總裁兼綜合管理辦公室總經理王媛告訴記者,“廣州近年出台了係列配套政策支持企業(ye) 發展,例如完善研發費用扣除和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政策。這對科技企業(ye) 的意義(yi) 不僅(jin) 在於(yu) 紓困解難,還在於(yu) 創新升級,鼓勵、引導企業(ye) 加大科技創新研發投入。”

  另一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白雲(yun) 電器也通過稅費減免加速了轉型升級的腳步。“2021年,我們(men) 企業(ye) 享受了稅費減免2000多萬(wan) 元,其中主要是企業(ye) 所得稅的減免。”廣州白雲(yun) 電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德兆說,“利用這筆錢,我們(men) 開展了千人技能培訓提升活動,引入高端人才提高科研人員占比,提升人員素質助力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5.0改革瞄準激發企業(ye) 活力

  為(wei) 企業(ye) 送去政策紅利紓困解難之時,如何激發企業(ye) 活力,同樣是廣州構建良好營商環境的關(guan) 鍵。

  今年,廣州營商環境改革已邁入以“激發活力”為(wei) 主線、為(wei) 企業(ye) 創新發展鬆綁減負的5.0時代。改革不再僅(jin) 僅(jin) 聚焦於(yu) 指標的極限突破,而是從(cong) 平麵化走向立體(ti) 化,覆蓋麵更廣,旨在為(wei) 企業(ye) 鬆綁減負,全方位激發市場主體(ti) 和社會(hui) 的活力與(yu) 創造力。

  3月12日上午9時,在廣州南沙珠電碼頭1號泊位,隨著供油船“廣州榮盛6”號現場指揮員一聲令下,350噸保稅燃油順著加油管道緩緩注入巴拿馬籍“MV FLYING LOONG (飛龍)”號國際航行船舶的油倉(cang) 。

  這是廣州市取得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ye) 務許可後首次外籍船舶加注。

  允許廣州市保稅油供應企業(ye) 在廣東(dong) 省範圍內(nei) 開展保稅油直供業(ye) 務,是廣州作為(wei) 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深入實施營商環境5.0改革的重要舉(ju) 措。曾經,供油企業(ye) 需要申請“國家牌照”;現在,廣州就可以發放地方牌照。這項政策的有效落實,讓廣州港從(cong) 事保稅燃料油加注企業(ye) 主體(ti) 增多,市場更加活躍。

  “據測算,廣州港區保稅油年加注量市場規模高達800萬(wan) 噸以上,我們(men) 有信心逐步把市場規模做上去。”廣州元亨倉(cang) 儲(chu) 有限公司總經理羅時金信心滿滿。足見當政策的普惠性更強,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參與(yu) 者共同推動市場的活力迸發。

  “規則就是生產(chan) 力。”鄭永年建議,廣州可以先行先試,從(cong) 對接港澳的規則起步,通過統一穗港澳商務、稅收、土地、勞動等規則,並加上高科技、新能源等內(nei) 容,形成一套為(wei) 世界認可乃至影響世界的大灣區規則。

  “規則”正是營商環境5.0改革的關(guan) 鍵詞。以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為(wei) 契機,廣州主動對標國際先進商事規則,打造開辦企業(ye) 更便捷更智能城市,多層麵簡化港澳投資者商事登記手續,探索拓展更多登記事項“灣區通辦”,實現“網購式”智慧開辦企業(ye) 。

  最快半天可完成企業(ye) 登記審核,足不出“澳”就能一站式開辦企業(ye) 。從(cong) 2022年3月29日起,廣州開通了“穗澳通”一站式商事登記服務。澳門特別行政區申請人在穗創業(ye) 投資,可通過廣州市開辦企業(ye) 一網通平台全程電子化免費辦理營業(ye) 執照,一表填報相關(guan) 信息、確認格式化文本、完成電子簽名後,一次性提交申請,快捷落戶廣州。正是有著精準到位的全方位服務和規則對接思維,廣州將吸引更多灣區力量來穗創新創業(ye) 。

  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創新

  從(cong) 國家到地方,當有更多“大禮包”惠及企業(ye) 時,企業(ye) 如何將其轉化成創新發展動力?在營商環境改革5.0中,廣州就有不少自選動作,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創新,例如廣州充分發揮作為(wei) 全國唯一的知識產(chan) 權綜合改革“試驗田”優(you) 勢,提出建設廣州知識產(chan) 權交易中心、推動建立海外知識產(chan) 權維權協作機構等一係列創新舉(ju) 措,進一步完善貫穿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全生命周期的全鏈條知識產(chan) 權運用服務。

  為(wei) 鼓勵和引導銀行業(ye) 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ye) 的信貸支持力度,廣州先後組建了4000萬(wan) 元規模的市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chang) 基金、2000萬(wan) 元規模的廣州開發區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補償(chang) 資金池,創新推出政府、銀行、保險和評估機構共同分擔風險的質押融資廣州模式。以廣州開發區為(wei) 例,自2019年9月發行全國首支純專(zhuan) 利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以來,截至2021年11月10日,廣州開發區已累計發行4支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產(chan) 品,為(wei) 企業(ye) 融資超4億(yi) 元。

  從(cong) 數據上看,廣州市場主體(ti) 的活躍也帶來了創新主體(ti) 的活躍。截至2021年底,廣州全市有效發明專(zhuan) 利超9.3萬(wan) 件,其中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3.7萬(wan) 件,占全市有效發明專(zhuan) 利總量40%;有效商標注冊(ce) 量達到188萬(wan) 件,其中馳名商標有140件。

  在這個(ge) 特殊的春天裏,車間裏的“機聲轟鳴”、市井間的“嘈雜喧鬧”與(yu) 田野上的“春耕交響”,都在播下新的希望。

  逆勢突圍,廣州企業(ye) 有信心!抓好“雙統籌”奪取“雙勝利”,廣州有信心!

  “紓困9條”

  “金融紓困19條”

  “穩工業(ye) 32條”

  “雙統籌46條”

  “供應鏈暢通13條”

  “中小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25條”

  在廣東(dong) 省層麵,出台廣東(dong) “中小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25條”“促進服務業(ye) 領域困難行業(ye) 恢複發展47條” “穩工業(ye) 32條”等重磅政策。

  在廣州市層麵,從(cong) “紓困9條”“雙統籌46條”“金融紓困19條”到“供應鏈暢通13條”,惠企政策覆蓋麵越來越廣、針對性越來越強。

  2021年,廣州是全省唯一實施以工代訓政策地區,為(wei) 受疫情影響的6萬(wan) 多家企業(ye) 發放補貼18.84億(yi) 元。

  今年,廣東(dong) 擴大“六稅兩(liang) 費”適用範圍,按照50%稅額幅度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chan) 稅等“六稅兩(liang) 費”的適用主體(ti) ,由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擴展至小型微利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

  廣州主動對標國際先進商事規則,多層麵簡化港澳投資者商事登記手續,探索拓展更多登記事項“灣區通辦”,實現“網購式”智慧開辦企業(ye) 。

  廣州先後組建了4000萬(wan) 元規模的市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chang) 基金、2000萬(wan) 元規模的廣州開發區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補償(chang) 資金池,創新推出質押融資廣州模式。

  記者觀察

  “青山”活力煥發

  經濟“生機盎然”

  市場主體(ti) 發展的好與(yu) 壞,是一座城市經濟活力的“風向標”。

  在世紀疫情的影響之下,當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和預期減弱三重壓力,不少企業(ye) 尤其是中小微企業(ye) 困難凸顯。努力暖企援企,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為(wei) 的既是留下青山,穩住就業(ye) 基本盤;也是經濟行穩致遠、贏得未來的重要命題。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減稅降費力度之大,令不少企業(ye) 驚歎。有企業(ye) 家直言,今年他所在的企業(ye) 可以拿到6億(yi) 元退稅,這對一家企業(ye) 來說,是不得了的資金保障。像這樣能享受退稅的企業(ye) 還有很多家,如此激勵措施讓企業(ye) 家倍感振奮。

  對於(yu) 廣東(dong) 、廣州而言,既要落實好國家政策,打通政策暢通的“最後一公裏”,同時也要積極出台援企紓困政策,打出“組合拳”發力解困局、穩增長、育新能。

  從(cong) 廣東(dong) 省出台的“服務業(ye) 若幹措施”“穩工業(ye) 32條”到廣州市多部門聯合出台“供應鏈暢通13條”等,正是政府部門有了自己過“緊日子”、刀刃向內(nei) 改革的勇氣,為(wei) 企業(ye) 釋放紅利空間,才讓企業(ye) 有了渡過難關(guan) 的底氣。

  在給企業(ye) 送去紅利的同時,今年廣州深入實施營商環境5.0改革,以激發活力為(wei) 主線,為(wei) 企業(ye) 鬆綁減負。在這個(ge) 過程中,越是麵對困難挑戰,越要敢於(yu) 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承擔了多項國家級改革試點示範任務的廣州,今年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對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的統籌推進力度,為(wei) 企業(ye) 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把全市改革不斷引向深入。

  企業(ye) 在,活力就在,明天就在。

  對於(yu) 企業(ye) 來說,這樣的“強心針”,也推動著它們(men) 更願意放眼未來。正如記者在采訪中遇到的,多家企業(ye) 都表達了類似的決(jue) 心——“國家支持我們(men) ,但我們(men) 不依賴國家的減稅降費。”它們(men) 會(hui) 將所得到的返稅退稅用到技術研發投入當中,推動企業(ye) 真正實現創新發展,進入“放水養(yang) 魚”“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從(cong) 而讓我們(men) 看見“青山”活力煥發、經濟“生機盎然”的未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申卉)

  一線直擊

  黃埔區助力企業(ye) 擴大抗原檢測試劑產(chan) 能

  抗擊新冠疫情,抗原檢測試劑正成為(wei) 重要的篩查手段。廣州萬(wan) 孚生物是全國首批5家獲得新冠抗原檢測產(chan) 品注冊(ce) 變更的生產(chan) 企業(ye) 之一,也是廣州市唯一一家新冠抗原試劑生產(chan) 企業(ye) ,同時是國內(nei) 產(chan) 能最大的新冠抗原試劑生產(chan) 企業(ye) 之一。目前日產(chan) 能可達1000萬(wan) 人份,還可根據需要短期內(nei) 進一步增產(chan) 擴能。

  記者了解到,黃埔區爭(zheng) 分奪秒幫助企業(ye) 增產(chan) 擴能,貢獻“抗疫硬核力量”。該區采用服務專(zhuan) 員“一對一”貼身服務的方式,解決(jue) 企業(ye) 擴產(chan) 短板,幫助企業(ye) 挖掘產(chan) 能潛力。

  “提前了解其擴大產(chan) 能的瓶頸所在,做到心中有數、措施到位,就能確保企業(ye) 能在最短時間內(nei) 開足馬力生產(chan) 。”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把為(wei) 抗疫相關(guan) 企業(ye) 紓困解難作為(wei) 目標導向,區裏緊急收集相關(guan) 企業(ye) 在複工達產(chan) 方麵的需求,協調省、市有關(guan) 部門推進解決(jue) ,打通擴大產(chan) 能的“最後一公裏”。

  擴產(chan) 第一步,是要增加生產(chan) 線,擴大生產(chan) 場地,尋找麵積、潔淨度和溫濕度等各項指標符合抗原試劑生產(chan) 工藝要求的生產(chan) 廠房。短時間內(nei) 找到符合條件的廠房並非容易的事情。3月12日開始,黃埔區市場監管局立即排查和聯係區符合生產(chan) 條件的醫療器械生產(chan) 企業(ye) 提供給企業(ye) 作為(wei) 備選場地,並協助其尋找生產(chan) 配套所需的中轉庫。

  此時,萬(wan) 孚生物公司也有正在建設的配套生產(chan) 車間,區市場監管局連夜組織技術骨幹進行業(ye) 務幫扶,聯係省、市局相關(guan) 專(zhuan) 家進行現場指導,為(wei) 萬(wan) 孚生物盡快通過生產(chan) 許可變更審核打下基礎。同時,黃埔區積極協調省藥監局,開辟綠色通道,幫助快速辦理委托生產(chan) 審批手續,保障了增產(chan) 擴能工作。

  抗原檢測試劑的生產(chan) 最重要的是安全有效。除了在服務上配備了專(zhuan) 業(ye) 人員,該區還加強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上市後監管工作,加強日常巡查、強化重點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督促企業(ye) 落實主體(ti) 責任、進行風險梳理和排查,在擴產(chan) 能工作中抓好合規性和安全性、強化風險管控。

  廠房有了、生產(chan) 線有了,要讓生產(chan) 快速穩定,還要考慮好後勤問題。人員招聘、員工餐飲保障、原料保障、物流和倉(cang) 儲(chu) 、疫情防控……每一個(ge) 環節環環相扣,不能掉鏈子。在擴大產(chan) 能期間,萬(wan) 孚生物提出相關(guan) 問題後,黃埔區多個(ge) 部門迅速動起來協調幫助解決(jue) 。

  據悉,除萬(wan) 孚生物外,黃埔轄內(nei) 企業(ye) 達安基因是全國第一批研發出核酸檢驗試劑盒、核酸快檢的企業(ye) ,核酸檢測試劑盒供應量超全國3成。黃埔區以研發擴產(chan) “加速度”服務全國疫情防控“精準度”。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何瑞琪)

  稅務優(you) 惠“能給就給” 服務行業(ye) “應享當享”

  “受疫情影響,我們(men) 的難關(guan) 可謂接踵而至,好在有減稅降費政策給了我們(men) 喘息機會(hui) 。”談及加計抵減政策,廣州的“中華老字號”北園酒家助理總經理歐秀雲(yun) 鬆了一口氣,“如今我們(men) 每個(ge) 月都能緩解資金流動的壓力,嚐試外賣、團購等新模式,開發新菜品渡難關(guan) 、向未來。”

  酒店行業(ye) 、出租車行業(ye) 、餐飲行業(ye) ……這些與(yu) 市民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服務行業(ye) ,因為(wei) 疫情受到一定衝(chong) 擊。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服務業(ye) 領域困難行業(ye) 恢複發展的若幹政策》的通知(發改財金〔2022〕271號),在落實好已經出台政策措施的基礎上,提出多項助企紓困扶持政策措施,在服務業(ye) 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中,對服務業(ye) 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進行延續,2022年對生產(chan) 、生活性服務業(ye) 納稅人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繼續分別按10%和15%加計抵減應納稅額。

  “疫情初期,我們(men) 全年營業(ye) 收入同比下滑15%以上,對於(yu) 我們(men) 這類輕資產(chan) 的生活性服務業(ye) 來說打擊很大。去年和今年,接踵而至的難題讓我們(men) 有點招架不住。”歐秀雲(yun) 說,好在最困難的時候遇上國家減稅降費政策,“2021年我們(men) 享受到增值稅加計抵減13.39萬(wan) 元,驚喜的是今年政策又延續了,3月前我們(men) 已加計抵減2.8萬(wan) 元。”

  廣州市越秀區稅務局負責人表示:“為(wei) 幫助生活服務業(ye) 快速恢複元氣,我們(men) 實行網格化管理服務,在稅費優(you) 惠政策出台第一時間,篩選出應當享受稅費減免企業(ye) 名單,主動對接,並製定‘一企一策’政策清單,盡全力幫助企業(ye) 享受到最大的稅費減免紅利。”

  除此之外,針對不同的行業(ye) ,廣州稅務部門還盡力尋找與(yu) 之相匹配的優(you) 惠政策,幫助企業(ye) “應享盡享”,令企業(ye) 感歎稅務部門“能給就給”。

  黃埔區的廣州天馬酒店有限公司,至2021年底銀行貸款金額已達4.9億(yi) 元,預計2022年還貸5500萬(wan) 元、重新投入裝修費用預計後期還要投入近3000萬(wan) 元。而為(wei) 提高服務檔次和水平,其於(yu) 2021年開始進入邊裝修邊營業(ye) 狀態,經營效益日益下滑、資金緊張。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黃埔稅務第一時間上門提供相關(guan) 政策輔導支持,嚴(yan) 格落實疫情期間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兩(liang) 稅困難減免政策。“2021年我們(men) 享受了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共633萬(wan) 元。”廣州天馬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莊彬群表示,“目前,我們(men) 已順利按時翻新、更新酒店硬件,對前景充滿信心。”

  因為(wei) 疫情,廣州蜆富出租汽車有限公司(下稱“蜆富”)也麵臨(lin) 資金壓力大增的難題。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guan) 於(yu) 促進服務業(ye) 領域困難行業(ye) 紓困發展有關(guan) 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1號),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政策出台後,白雲(yun) 區稅務局稅收管理員第一時間與(yu) 蜆富進行聯係,告知其符合政策享受條件,並一對一精準輔導其對已申報且已繳納稅款的月份進行更正申報。2022年1-2月,蜆富共享受增值稅免稅優(you) 惠62萬(wan) 元。財務負責人鄭宇虹表示,今年全年蜆富預計可享受增值稅減免375萬(wan) 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林琳 通訊員楊銳軒)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