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名品牌上衣賣價高還有質量問題 涉事企業被罰款
一知名品牌上衣賣價(jia) 高竟還有質量問題!
涉事企業(ye) 因違反產(chan) 品質量法的相關(guan) 規定被罰款4萬(wan) 多元!專(zhuan) 家:以次充好隻會(hui) 砸了自己口碑
本報訊(記者楊召奎)一知名品牌針織上衣成本為(wei) 1904.5元,卻售賣5990元,利潤高達4085.5元!利潤高不說,產(chan) 品還存在質量問題!近日,巴麗(li) (上海)商業(ye) 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以下簡稱巴麗(li) 北京)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chan) 品質量法》的相關(guan) 規定,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罰款41930元,沒收違法所得4085.5元。產(chan) 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銷售者銷售產(chan) 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chan) 品冒充合格產(chan) 品。
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的行政處罰決(jue) 定書(shu) 顯示,經查,巴麗(li) 北京的總公司於(yu) 2021年5月27日以1590元的單價(jia) 進口Bally Schuhfabriken AG 75件,此款女裝針織上衣進貨單價(jia) 1590元,加上關(guan) 稅等費用,該款貨品成本單價(jia) 為(wei) 1904.5元。總公司進貨後,分別於(yu) 7月26日、8月2日配送到巴麗(li) 北京門店4件和3件,共計7件。2021年8月18日,當事人銷售1件,銷售額為(wei) 5990元,利潤為(wei) 4085.5元。
由於(yu) 該商品利潤過高,迅速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質疑,“品牌溢價(jia) 高也就算了,怎麽(me) 質量還不靠譜了?”“利潤那麽(me) 高,還好意思以次充好?”
記者從(cong) 國家企業(ye) 信用信息公示係統檢索發現,這並非巴麗(li) 北京第一次被罰。2021年1月,該公司曾因產(chan) 品抽檢不合格,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chan) 品質量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被朝陽區市場監管局沒收違法所得2376.01元,並罰款25000元。行政處罰決(jue) 定書(shu) 顯示,該公司的女裝上衣被抽檢出起球項目不合格。決(jue) 定書(shu) 還提到,該商品成本價(jia) 格為(wei) 1331.95元/件,售賣價(jia) 格為(wei) 4190元/件。
對此,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表示,巴麗(li) 北京的案件涉及兩(liang) 個(ge) 問題:一是成本不到2000元的上衣賣四五千元合法與(yu) 否?二是這麽(me) 貴的衣服為(wei) 何還出現產(chan) 品質量問題?
“目前,我國價(jia) 格法規定有3種價(jia) 格,市場調節價(jia) 、政府指導價(jia) 、政府定價(jia) 。而衣服屬於(yu) 市場調節價(jia) ,商家有自主定價(jia) 權,隻要商家明碼標價(jia) ,沒有以虛假的價(jia) 格手段來欺騙或者誤導消費者,一般就沒有問題。而且知名品牌本身賣的就是品牌、設計,溢價(jia) 本身高。”陳音江說。
“商品溢價(jia) 高本身無可厚非,但溢價(jia) 這麽(me) 高,商家還以次充好,確實說不過去。產(chan) 品質量是底線要求,靠犧牲質量來獲得暴利,最後隻會(hui) 砸了自己的口碑。對於(yu) 消費者來講,花近6000元買(mai) 了一件針織上衣,本身就很貴,還存在質量問題,確實很冤。因此,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進行退貨處理。”陳音江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