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疫情下的上海:艱難與溫情並存

發布時間:2022-04-06 13:2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同心抗疫 全力守“滬”

  疫情下的上海:艱難與(yu) 溫情並存

  3月以來,上海遭遇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襲擊。最近一周,上海每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呈上升趨勢,累計無症狀感染者已達數萬(wan) 例。

  持續大量的新增病例,給上海的城市運行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這座曾經以精細化管理為(wei) 特點的特大型城市,如今正在艱難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確診病患的隔離轉運治療、封控區域的生活保障,每一件事都牽涉大量人力、物力。但在封控之下,上海市民的互助與(yu) 擔當,仍讓這座城市處處有溫情。

  陽性病患居家隔離獲鄰裏關(guan) 照

  由於(yu) 上海本輪疫情確診的無症狀感染者眾(zhong) 多,即便加緊加急建設臨(lin) 時隔離點,也不能確保每一名確診患者可以被立刻轉運走。這使得一部分無症狀感染者需要居家做好自我隔離。

  這些患者在居家期間是否會(hui) 遭到小區其他居民的歧視?發燒、咳嗽等症狀出現時,是否有足夠的藥物緩解?為(wei) 此,記者采訪了多個(ge) 小區內(nei) 的陽性患者。

  浦東(dong) 北蔡鎮某小區內(nei) ,羅丁(化名)的母親(qin) 3月30日核酸檢測呈陽性。這名老年人是該小區封控以來的第一名確診患者。得知檢測結果後,羅丁全家6口人均進行了嚴(yan) 格的自我隔離,足不出戶。鄰居們(men) 嚐試給他家送去一些藥品,他的鄰居小付說:“羅丁家有個(ge) 未滿1周歲的嬰兒(er) 。如果他們(men) 想留在樓裏隔離,我個(ge) 人不反對。”

  在上海市徐匯區某小型小區,一戶人家的男主人核酸檢測呈陽性,兩(liang) 天後,家裏6歲的大女兒(er) 核酸也檢測出陽性,發燒38.4℃。家裏缺退燒藥,也缺飲用水,夫妻倆(lia) 在小區群裏求助。鄰居們(men) 都幫著想辦法,有的找出兒(er) 童退燒藥,有的找醫生朋友提供專(zhuan) 業(ye) 建議,還有的把家裏多囤的飲用水提供出來。

  由於(yu) 封控期間要求小區居民足不出戶,大家都把物資放在家門外,由誌願者、物業(ye) 工作人員轉交。第二天中午,這個(ge) 女孩的體(ti) 溫降到37.7℃,鄰居們(men) 都鬆了一口氣。

  而在浦東(dong) 的仁恒河濱城二期小區,28號樓居民製訂了《28號樓防疫保護指南》,指南開頭用紅字加粗標明“我們(men) 把自己的事管好,讓政府少花一點時間在我們(men) 正常人身上,多花時間在真正的感染者身上,特別是老人和嬰兒(er) ”。

  該小區在3月底的篩查中出現多個(ge) 核酸采樣異常情況,一些樓棟因出現陽性病例而被封控起來。尚未被接走的患者,在小區裏並未遭遇猜忌和指責,而是收到了各種愛心“投喂”和關(guan) 心。居民誌願者例會(hui) 上,針對居民抗原檢測出現陽性的新情況,如何善待鄰居的同時,保護好大家的健康是討論的首要問題。

  熱鬧小區群能解決(jue) “要緊問題”

  最近,隨著上海確診人數的增加,上萬(wan) 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都趕到上海,為(wei) 這座擁有約2500萬(wan) 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做核酸采樣和患者診治等工作。

  但在網絡平台上,對上海“服務不周”的吐槽也時常出現。有人說搶不到菜;有人嫌街道發放免費的蔬菜禮包速度太慢;還有人給街道防疫辦打電話控訴。上海的辟謠平台,幾乎天天都“有謠可辟”。

  相比網絡上的吐槽,當前最熱鬧的是上海各個(ge) 小區群、樓棟群。這些群能以最快速度解決(jue) 居民的“要緊問題”。

  “我有一份團購的套餐到了,能否請誌願者幫忙去大堂取一下”“家裏老人發燒,誰家有退燒藥”“我買(mai) 到了麻薯麵包,哪位鄰居需要可以分給他,家門口無接觸取貨”……這些看上去雞毛蒜皮的小事,如今就是封控在家的上海市民的大事。

  上海市長寧區某封控小區內(nei) ,獨居年輕人小尚幾乎每天泡在小區群裏,她把小區群在微信裏“置頂”。小尚在生鮮平台購買(mai) 了300元食品,平台顯示到貨後,誌願者卻沒找到她的包裹。正當她為(wei) 吃飯問題發愁時,她所在的街道發放了免費菜肉大禮包。人們(men) 驚喜地發現這份禮包包含帶魚,4月3日這天,被上海市民戲稱為(wei) “長寧煎帶魚日”。

  但小尚不會(hui) 做帶魚。在小區群求助後,一位鄰居主動幫忙把帶魚煎好給她。“租住在這裏,還是溫暖多於(yu) 煩惱。”小尚在朋友圈感慨。

  上海浦東(dong) 北蔡鎮,是此輪疫情中的“核心區”。北蔡鎮同福一居民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蘇華與(yu) 居委會(hui) 工作人員、社工一起,在小區裏堅守了20多天。他們(men) 吃住在位於(yu) 小區內(nei) 的“家門口服務站”,每天早晨6點多起床,工作到晚上9點多甚至更晚,扯著嘶啞的嗓子與(yu) 小區誌願者一起組織居民做核酸,幫居民安排團購、收貨、分類、發放物資等。

  蘇華這段時間把所有可能供貨的朋友的電話打了個(ge) 遍,還把鎮上、區裏提供的保供單位聯係人聯絡了一遍,梳理居民急需的物資,優(you) 先安排團購。“我們(men) 小區周圍有很多大型商超,但現在都不送貨了。小區封控前期,居民還能自己在平台上搶到單,後期基本就靠團購。”蘇華說,前段時間居民最缺蔬菜、肉類,但這兩(liang) 天奶粉、尿不濕、油鹽醬醋的需求量陡增,他正想方設法團新貨。

  居委會(hui) 每天還麵臨(lin) 陪居民就醫、幫居民配藥的問題。要配藥的居民把醫保卡統一給居委會(hui) ,由社工去附近醫院配藥;孕婦產(chan) 檢、病人血液透析,居委會(hui) 派人開車接送、陪同。蘇華說:“我所知道的每一個(ge) 居委會(hui) 最近都很努力在做事。”

  在上海,這樣的溫暖故事有很多。閔行區一家羅森便利店的店長李娜為(wei) 了保證供應,在門店裏住了23天,天天開門營業(ye) ;金山區紫迪蘭(lan) 庭小區78歲的陳奶奶,兒(er) 子兒(er) 媳都奔赴戰疫一線,樓組長陸偉(wei) 菁每天燒兩(liang) 頓飯給她送上門;浦東(dong) 新區東(dong) 方匯景苑小區自發組織“燈光秀”,夜間通過每戶人家的電燈控製打出“I Love SH”的燈光效果,表達戰疫的決(jue) 心。

  醫護與(yu) 病患建起了深厚的“戰友情”

  除了社區工作人員、小區誌願者,上海還有一批活躍在保供應一線的企事業(ye) 單位員工。他們(men) 工作在最危險的崗位上,以保證這座城市的基本運行。

  4月1日深夜3時,是浦西封控開啟的時間。3月31日夜間,當眾(zhong) 多浦西市民在各大商超搶購時,國藥控股上海醫院管理總部的一支青年誌願者隊伍卻“逆行”趕往寶山區的漢庭酒店。根據防控要求,他們(men) 要趕在浦西開始封控前入住酒店,把自己“閉環管理”起來,以便第二天在全市範圍內(nei) 配送藥物。

  該公司負責派送全市居民在互聯網醫院下單的近50%訂單,每一份訂單都有可能是一個(ge) 市民的“救命藥”。但此前,原本負責配送工作的物流和快遞公司受疫情影響紛紛停擺,大量藥品滯留在醫院和倉(cang) 庫。公司黨(dang) 委第一時間號召年輕人、中高層幹部黨(dang) 員帶頭,成立了一支由50餘(yu) 名中高層管理者、辦公室文員等組成的“快遞隊”。他們(men) 集中居住到一間閉環管理酒店,每天穿著防護服給上海居民送藥。

  3月31日,公司辦公室員工鄭欣抵達閉環酒店時,已是晚上11點,但他和另外幾名同事因來自浦西、當日核酸檢測尚未出結果而被告知不能入住。幾人就在酒店大堂外的車內(nei) 坐了一晚,等到第二天核酸結果出來後再入住。入住後,又立刻外出送藥。

  在得知國藥控股上海醫院總部急需一間閉環管理酒店後,華住酒店集團第一時間為(wei) 其準備了具有隔離經驗的漢庭酒店,並專(zhuan) 門配置有過閉環管理經驗的工作團隊。“當時找了很多家酒店,聽說我們(men) 每天要送藥品,都覺得風險太高,拒絕了。”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送藥隊”還獲得了浦東(dong) 新區商務委員會(hui) 協調的800份自熱米飯、上海市交通委員會(hui) 協調的藥品運輸大卡車等。

  在隔離治療點,醫護人員與(yu) 病患之間則建立起了深厚的“戰友情”。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臨(lin) 時集中隔離收治點仁濟醫院收治點,180名患者變身“誌願者”,每天配合醫護人員發放每餐近2600份盒飯。

  付先生是一名無症狀感染者,也是一名誌願者。他每天發布一個(ge) 抖音視頻,來記錄隔離收治點裏的點點滴滴。“醫護們(men) 都太辛苦了,希望能夠幫他們(men) 分擔一點。”他說,自己起初也很擔憂是否能適應集中隔離的生活,但入住隔離點後,他發現不管是“大白”們(men) 的照顧,還是飲食、環境,都比想象中好很多。

  記者獲悉,這個(ge) 隔離點裏有一些青少年。這些孩子一邊隔離,一邊上網課。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收治方上海兒(er) 童醫學中心特地為(wei) 一群麵臨(lin) 中高考的學生準備了簡易書(shu) 桌,並“接單”打印學習(xi) 資料,助力他們(men) 繼續學業(ye)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