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專精特新”企業,以專注鑄專長

發布時間:2022-04-07 13:52:00來源: 光明日報

  根據相關(guan) 規劃,“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推動形成100萬(wan) 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10萬(wan) 家“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1萬(wan) 家“小巨人”企業(ye) ——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以專(zhuan) 注鑄專(zhuan) 長

  【經濟界麵】

  最近,“專(zhuan) 精特新”可謂“熱詞”,頻繁出現在各種政策文件中,並引發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麵給予大力支持。

  3月30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聯合發布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業(ye) 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區院校分布、高校畢業(ye) 生生源及就業(ye) 意向等情況,推薦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特別是本地區“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與(yu) 高校畢業(ye) 生對接。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是中國製造的重要支撐,也是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的關(guan) 鍵所在。今後應怎樣更好鼓勵支持廣大中小企業(ye) 向“專(zhuan) 精特新”發展,加快成長為(wei) “小巨人”企業(ye) ,乃至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

  “小巨人”撐起大創新

  所謂“專(zhuan) 精特新”,即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以專(zhuan) 注鑄專(zhuan) 長、以配套強產(chan) 業(ye) 、以創新贏市場。

  作為(wei) 一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武大吉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攻克了時空大數據高效處理和智能服務關(guan) 鍵技術,支撐了探月工程三期、全球測圖等重大工程項目;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循環換熱分離器,攻克了抗堵塞高效傳(chuan) 熱與(yu) 分離等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

  安徽一家生產(chan) 汽車部件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車間裏機器高速運轉,訂單充足,交貨期已排到2022年8月份。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介紹,目前,全國“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有4萬(wan) 多家,“小巨人”企業(ye) 達到4762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達到848家,成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有力支撐。從(cong)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看,超五成研發投入在1000萬(wan) 元以上,超六成屬於(yu) 工業(ye) 基礎領域,超七成深耕行業(ye) 10年以上。

  有調查顯示,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中,22%的企業(ye) 主導產(chan) 品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超過50%。

  疫情之下,“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依然創新能力強、發展韌性足。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ye) 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看來,我國加大紓困資金支持力度等政策,以及當前技術進步,賦予了中小企業(ye) 成為(wei) 創新主力更大的可能性。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ya) 慶表示,“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成果非常豐(feng) 碩。從(cong) 去年數據來看,“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營收增速、利潤率和發明專(zhuan) 利成果占有量都分別達到了規模以上工業(ye) 中小企業(ye) 的2.2倍、1.4倍和3.4倍。這些都說明,“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方向是非常正確的。

  精準幫扶激活發展動能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嚴(yan) 峻,國內(nei) 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多點頻發的聚集性疫情讓形勢變得更為(wei) 複雜。一些中小企業(ye) 麵臨(lin) 生產(chan) 經營成本上升、訂單不足、回款難等挑戰。

  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職副會(hui) 長馬彬認為(wei) ,原材料價(jia) 格快速上漲、海運一艙難求等新問題,擠壓企業(ye) 生存空間,對中小企業(ye) 的影響更為(wei) 明顯。提高中小企業(ye) 特別是“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創新能力、質量效益尤為(wei) 重要。

  當然,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一係列培育支持政策密集發布、相繼落地。

  2021年11月,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辦實事清單》《提升中小企業(ye) 競爭(zheng) 力若幹措施》,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排憂解難。

  2021年12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規劃》,提出建立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製,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構建從(cong) 孵化培育、成長扶持到推動壯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體(ti) 係。

  財政部表示,2022年,要繼續實行小微企業(ye) 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新增支持一批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鼓勵地方安排中小企業(ye) 紓困資金。

  各地也在積極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比如,福建省對新認定的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和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分檔予以獎勵,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由原來獎勵10萬(wan) 元增加到20萬(wan) 元,並通過降低技改投資額門檻、擴大支持範圍,引導“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實施技術改造。

  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累計19個(ge) 省區市推出專(zhuan) 項政策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資金支持超40億(yi) 元。

  “在一些前沿技術研發及成果轉化項目的申報中,政府會(hui) 對‘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給予政策傾(qing) 斜、扶持,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良好的研發創新環境。”北京瑞萊智慧科技有限公司CEO田天說。

  如今,相關(guan) 政策效果逐漸顯現。記者近期在采訪中發現,大量“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都在保持定力、銳意創新、穩健前行。有分析稱,與(yu) 規模以上工業(ye) 中小企業(ye) 相比,“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表現出的抗擊風險能力更強、發展韌性更足。

  “越是麵對複雜環境,中小企業(ye) 越要堅持走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路線,努力在細分市場和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徐曉蘭(lan) 說,“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將在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zheng) 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

  當前,一大批中小企業(ye) 正在積極“擁抱”數字化。

  據有關(guan) 機構預測,未來5至10年,我國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將達到60%,而數量眾(zhong) 多的中小企業(ye) 有望成為(wei) 數字技術應用和業(ye) 務創新的最佳土壤。有專(zhuan) 家稱,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是廣大中小企業(ye) 實現“專(zhuan) 精特新”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不少中小企業(ye) 存在數字化基礎薄弱、資金和技術人才匱乏等挑戰,升級改造動力不足。”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說,大型行業(ye) 企業(ye) 應帶動和支持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中小企業(ye) 加快數字化轉型,尤其是幫助好、服務好“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壯大,形成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發展的局麵。

  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表示,要重視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中的安全問題,鼓勵大企業(ye) 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數字安全服務和產(chan) 品,為(wei) 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提供數字安全保障。

  長遠來看,引導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是鞏固壯大實體(ti) 經濟的重要舉(ju) 措。

  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認為(wei) ,今後,我國將不斷加大“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培育力度,繼續擴大培育規模,突出梯度重點,更加注重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角度推動大中小企業(ye) 協同創新融通發展。

  “我們(men) 要進一步擴大‘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的規模,在已有基礎上,從(cong) 國家層麵進一步創新‘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發展的路徑,增加數量。”肖亞(ya) 慶說,今年準備再培育3000家以上國家級“小巨人”企業(ye) ,帶動培育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達到5萬(wan) 家以上,使“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群體(ti) 不斷壯大。

  肖亞(ya) 慶表示,2022年,要堅持“紓困解難強幫扶”與(yu) “支持創新促升級”兩(liang) 手抓,在為(wei) 中小企業(ye) 辦實事、求實效上下功夫。製定推動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的政策措施,引導更多大企業(ye) 對“小巨人”企業(ye) 開放市場,支持更多中小企業(ye) 進入龍頭企業(ye) 供應鏈,培育更多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

  (本報記者 劉坤)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