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處置隔離人員的寵物犬
近日,新冠陽性感染者的寵物犬該如何處理引發關(guan) 注。寵物犬到底是不是中間宿主,病毒是否會(hui) 在人與(yu) 寵物間傳(chuan) 播?應該怎樣對待隔離人員的“毛孩子”?
4月7日,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哈爾濱獸(shou) 醫研究所所長步誌高研究員。
還在疫情初期,步誌高團隊就曾圍繞新冠病毒是否感染寵物、哪種寵物更易感做過嚴(yan) 謹的科學研究,相關(guan) 研究結果於(yu) 2020年4月8日在線發表於(yu) 《科學》雜誌。當時的研究發現,貓和雪貂對新冠病毒高度易感,犬、豬、雞和鴨對新冠病毒不易感。
“我們(men) 當時也專(zhuan) 門做了狗的感染試驗,從(cong) 目前試驗數據和現場發生情況看,狗是可以被暴露感染的,但是狗的易感性相對比較低,不是那麽(me) 容易感染。尤其狗感染的水平與(yu) 貓和雪貂等在自然界已經發生感染的動物相比,感染水平較低。”步誌高進一步科普說,“根據現場情況看,到現在為(wei) 止,已經發現有寵物狗被感染,比如香港發生過狗被感染的例子,但是狗再回傳(chuan) 給人這樣的現象目前還沒有發生。這個(ge) 情況和實驗室試驗結果是一致的。”
“我們(men) 在試驗中通過監測狗的排毒情況,從(cong) 抗體(ti) 轉陽率和抗體(ti) 水平都提示狗的易感性是比較低的,其病毒載量也很低。從(cong) 這個(ge) 角度推測,狗作為(wei) 中間宿主、作為(wei) 人的傳(chuan) 播宿主風險還是很低的。事實上在自然界,截至目前還沒有發現這樣的報道,所以感染的狗回傳(chuan) 人類,整體(ti) 來說風險很低,但狗本身感染的風險還是存在的。”
那麽(me) ,人一旦檢測出陽性感染,其寵物犬該如何處置?
“如何處理一定要首先尊重各地的防疫政策,尊重各地的防疫領導小組以及防疫專(zhuan) 家建議,還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來綜合研判采取相應措施。”步誌高強調,“我個(ge) 人建議對於(yu) 陽性感染者密切接觸的寵物犬,如果有條件應該對其隔離一段時間,並加強環境消毒,同時采集口鼻及糞便拭子,進行多頻次的病毒核酸或抗原動態檢測。目前用於(yu) 人的檢測方法,不論是核酸檢測還是抗原檢測,對狗都適用。這是比較科學理性的做法,這樣風險也是可控的。”
步誌高介紹,從(cong) 試驗和實際情況看,狗即使感染了,其症狀也不是很明顯。盡管人工感染試驗的犬隻數量有限,但一般的健康狗感染後症狀都不明顯,病毒載量從(cong) 實驗室結果看也不高;當然,不排除老年狗或有基礎疾病情況,也有可能表現出症狀,“按當前的研究數據看,狗即使暴露感染核酸或抗原檢測陽性,隔離一周兩(liang) 周後,一般也會(hui) 轉為(wei) 陰性,當然這個(ge) 必須根據可靠的檢測判定”。
“客觀地說,我們(men) 目前的研究數據還都是根據早期毒株做的試驗,現在病毒已經發生多次變異,那麽(me) 變異的病毒對狗的感染性和致病性是否增加,這個(ge) 也需要跟蹤研究和監測。我們(men) 希望能有機會(hui) 進一步開展嚴(yan) 格的科學研究,那樣得到的試驗數據才更有參考價(jia) 值。”步誌高說。
當前,全世界都在密切關(guan) 注陪伴的寵物是不是會(hui) 感染。目前看關(guan) 於(yu) 寵物狗的感染報道非常有限,相對貓的感染報道比較多,貓和狗的易感性和病毒載量不是一個(ge) 數量級,貓的易感性更強。
那麽(me) ,如果沒有條件對寵物進行隔離監測怎麽(me) 辦?據光明網、央廣網等媒體(ti) 報道,深圳近日建立全國首個(ge) “寵物方艙”,可免費托管隔離人員的寵物,提供觀察護理健康檢測和醫療保障服務。
本報記者 李麗(li) 雲(yun)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