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提供多種服務 關愛農村留守老人
新疆阜康提供多種服務,關(guan) 愛農(nong) 村留守老人—— 生活有保障 心情也歡暢(補齊農(nong) 村社會(hui) 福利短板②)
核心閱讀:簽約醫生定期上門、各類服務細致周到、文化活動豐(feng) 富多彩……在新疆阜康市,農(nong) 村留守老人郭清峰不僅(jin) 日常生活有保障,精神生活也很充實,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樂(le) 。
“我倆(lia) 都好,你安心工作別操心,周末回來吃飯。行了,我有事要忙,掛了!”掛了兒(er) 子打來的電話,郭清峰拿起外套,“今天垃圾車來村裏清運垃圾,我去給司機指指路。”
78歲的郭清峰和老伴兒(er)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九運街鎮六運中心村生活了幾十年,4個(ge) 孩子都在城裏上班,成了“空巢老人”,“現在政策好,生活好,別看我歲數大了,身體(ti) 還好得很,每天要忙的事兒(er) 可多著呢。”郭清峰很滿意自己的晚年生活。
老兩(liang) 口年收入4萬(wan) 多元——
日子很幸福
養(yang) 老不用愁
“喜添新居過新年,人丁興(xing) 旺事業(ye) 旺”,郭清峰家大門兩(liang) 側(ce) 的春聯還在,去年搬進了新房子,老伴兒(er) 漆玉平把家裏打理得整整齊齊,窗台上的花兒(er) 已經競相綻放,春意濃濃。
有人推門進來,是村衛生室的醫生王權,也是郭清峰的簽約家庭醫生,“郭叔,我來給你和阿姨量量血壓,最近感覺怎麽(me) 樣?”
“都好,上次體(ti) 檢結果出來都沒問題,就是你阿姨有點腰疼。”郭清峰一邊回答一邊擼起袖子給王權量血壓。
“阿姨這個(ge) 腰椎間盤突出還是要注意,不要提重物,要是嚴(yan) 重了要及時給我打電話,再商量別的治療方案。”王權收起隨身攜帶的設備。
“簽約醫生政策好啊,說是一個(ge) 季度上門一次,但幾乎月月都來,平時有問題一打電話也來了。”郭清峰說,家離衛生室也不遠,理療、紮針、輸液、買(mai) 藥都能在家門口解決(jue) ,前段時間老伴兒(er) 感冒,藥都是在村衛生室買(mai) 的,不像以前得跑鄉(xiang) 鎮衛生院。
雖說身體(ti) 不錯,但畢竟上了歲數,農(nong) 活肯定幹不了,收入從(cong) 何而來?郭清峰告訴記者,家裏18畝(mu) 地通過村委會(hui) 集體(ti) 招標都已經流轉出去了,每年流轉費1.4萬(wan) 多元。老兩(liang) 口每月還能領取居民養(yang) 老保險,作為(wei) 老黨(dang) 員,郭清峰還能領取“三老人員”補貼,加上兒(er) 女孝敬,老兩(liang) 口一年收入4萬(wan) 多元。
“我們(men) 都買(mai) 了農(nong) 村醫療保險,看病能按比例報銷,每年政府出錢給我們(men) 免費體(ti) 檢一次,除去各種開銷每年還有不少盈餘(yu) ,養(yang) 老問題不用發愁。這不,還花了20多萬(wan) 元蓋了新房子。”郭清峰說,去年村裏通了暖氣,搬進新房子後冬天不用自己生煤爐子,“這對我們(men) 來說真是太方便了,等明年通了天然氣,我們(men) 的生活就跟城裏人沒啥區別了。”
不遠處的鎮裏,還有“幸福大院”,每月隻需交450元,吃住全包,還有人照顧。阜康市民政局副局長劉慧介紹,全市共有3個(ge) “幸福大院”,覆蓋6個(ge) 鄉(xiang) 鎮,由民政部門撥付資金運營。但鑒於(yu) 老人養(yang) 老觀念轉變尚需時間,目前正在探索第三方運營模式,未來要大力發展居家養(yang) 老模式。“比如需要理發,直接下單就有人上門,還會(hui) 開展護理床、輪椅等租賃業(ye) 務。”劉慧說,在老人居住比較集中的鄉(xiang) 村,還會(hui) 逐步開設幸福互助院,開展日間照料等。
一本賬記了39年——
繼續鼓幹勁
更有精氣神
開春了,漆玉平想在門口的菜園裏種點菜,郭清峰買(mai) 了種子回來,翻開一本藍色筆記本,一筆一畫寫(xie) 下“3月20日,買(mai) 白菜籽、水蘿卜籽、油白菜籽,3包,15元”。說起這個(ge) 藍色筆記本可是大有來頭,封麵上寫(xie) 著“全國農(nong) 村固定觀察點跟蹤調查戶記賬手冊(ce) ”,這是郭清峰用的第三十九本。
1983年初,郭清峰家被確定為(wei) “農(nong) 村固定觀察戶”,需要記錄家裏的每一筆收入和開支,並按時上報,為(wei) “三農(nong) ”政策提供參考。
從(cong) “小霞買(mai) 冰棍5分錢”到“買(mai) 拖拉機3900元”,從(cong) 收支倒掛1000多元到純收入4萬(wan) 多元,39年來,郭清峰認認真真做著記錄,因為(wei) 賬目記得細致、清晰,連年被評為(wei) 優(you) 秀觀察戶。“記賬雖說隻是家庭瑣事,但能為(wei) 政府製定政策提供依據,所以我就認真細致地記錄了30多年,老了也能繼續發揮餘(yu) 熱。政府年年給我發獎金,去年發了500元,這都被我記到了賬本裏。”現在看這一本本賬本、一項項開支,不僅(jin) 記錄著郭清峰個(ge) 人生活的變化,更記錄著國家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老百姓幸福的模樣。
免征農(nong) 業(ye) 稅、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補貼、新型農(nong) 業(ye) 合作醫療、教育“兩(liang) 免一補”等惠農(nong) 政策,都能從(cong) 郭清峰記的賬裏看得清清楚楚。
記賬本裏,2001年開始,郭清峰的家庭收入有了盈餘(yu) ,他開始收藏老物件兒(er) ,小到糧票、布票、煤油燈,大到石磨、紡車、農(nong) 具,這都是他曾經曆過的歲月。去年,郭清峰把多年來收藏的900多件老物件,包括已經上報過的38本記賬本捐給了村裏,建起了“時代·記憶館”,供人參觀。他還主動當起了宣講員,給前來的年輕人和學生們(men) 講解老物件兒(er) 背後的農(nong) 耕文化發展。每次有人前來參觀,郭清峰都要提前一天準備,把展品擦拭幹淨。
“人老心不能老,老了也要繼續做做貢獻,才能有精氣神兒(er) !”郭清峰閑不住,帶領村裏人義(yi) 務植樹2萬(wan) 多棵,村裏綠化覆蓋率達到70%。這不,最近,郭清峰又開始張羅著植樹了,“別看我上了歲數,一上午能挖4個(ge) 樹坑呢!”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阿不拉·米亞(ya) 孜提起郭清峰讚不絕口:村裏生態園100多畝(mu) 長粒果桑熟了,郭清峰學年輕人拿起手機嚐試做起了直播,吸引遊客到村裏消費。“老郭啊,就是閑不住!”阿不拉說。
愛好保持了一輩子——
文化活動站
趣味活動多
“老郭,來玩兩(liang) 盤?”傍晚時分,老夥(huo) 計劉根醜(chou) 、劉國民找上門來,與(yu) 郭清峰擺上棋盤切磋起來,“老郭是個(ge) 能人,啥都會(hui) ,我們(men) 都愛跟他玩。”劉國民說。
這話不假,村裏開設的文化活動站裏,乒乓球室、棋牌室、農(nong) 家書(shu) 屋,郭清峰是常客,“我隻有小學文化水平,但那時候學習(xi) 很好,認識的字也不少。寫(xie) 毛筆字是上學的時候養(yang) 成的習(xi) 慣,到現在還天天練。”
郭清峰新家的電視牆上貼著一幅書(shu) 法作品——“清早起,掃庭院,惜晨光,勤讀書(shu) ,飲和食,要有節”,“你看這房子裏,還有其他幾幅字,都是我寫(xie) 的。”郭清峰自豪地介紹。就連木工活,也是他拿手的,家裏不少家具都是他自己動手做的。最讓他滿意的是客廳和餐廳之間的置物架,“這是我設計的,既是置物架,又是屏風。”
新蓋的房子裏,他專(zhuan) 門給自己布置了一間書(shu) 房。書(shu) 桌上最顯眼的是自己做的筆架,上麵掛著不同尺寸的毛筆,閑下來就寫(xie) 寫(xie) 字,“前兩(liang) 年,我每年春節都給大家寫(xie) 春聯,去年春節,村裏請了州裏書(shu) 法家協會(hui) 的成員來給大家寫(xie) ,我們(men) 還能一起交流。”
村裏,老年人娛樂(le) 的地方不少,六運中心村由3個(ge) 自然村組成,每個(ge) 自然村都設有文化活動站,還有百姓大舞台,大家平時在文化活動站就可以找自己感興(xing) 趣的項目。“以前腰不疼的時候經常去跳舞,大家一起樂(le) 嗬。”漆玉平說,每逢節日,大家自編自演的節目輪番在百姓大舞台上演,“等再過些日子,傍晚的時候籃球場上到處都是人,跳舞的跳舞,聊天的聊天,很是熱鬧。”
“村裏經常會(hui) 開展各種活動組織老年人一起玩一玩、樂(le) 一樂(le) ,排解他們(men) 的孤單,精神狀態好了,身體(ti) 才能更好。”阿不拉說。(記者 李亞(ya) 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