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整治形式主義,規範網絡評比(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2-04-12 10:11:00來源: 人民日報

  整治形式主義(yi) ,規範網絡評比(人民時評)

  拓寬民意表達渠道、廣泛聽取群眾(zhong) 意見,不斷完善考核評價(jia) 機製、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體(ti) 係,是讓網絡評比回歸初衷的治本之策

  嚴(yan) 肅、務實、權威的評比活動,有助於(yu) 鼓勵先進、鞭策後進、推動工作,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通過網絡等線上渠道舉(ju) 辦評比活動,對組織者來說相對省時省力,也可以提升群眾(zhong) 的參與(yu) 度。但如果網絡評比活動過多過濫、交叉重複,或者缺失公平公正和可信度,就容易把“好經”念歪了。

  近年來,隨著一係列嚴(yan) 控評比政策的落地實施,基層各種達標表彰評比活動已明顯減少,不過仍有一些地方過多過濫采取網絡評比的方式對基層工作進行考核評價(jia) ,滋生了形式主義(yi) 問題。比如,將下載APP數量及投票多少作為(wei) 衡量工作成績的重要指標,基層幹部不得不發動親(qin) 友上網投票、點讚。對於(yu) 一些“走偏”的網絡評比,應當及時糾偏糾錯。

  不規範、不嚴(yan) 謹的網絡評比活動危害不容小覷。一方麵,一些網絡評比存在諸多技術上的缺陷,使得刷票、重複投票等作弊方式泛濫,讓評比變成所謂“運作能力”的較量,導致不公平現象發生。另一方麵,少數地方不考慮實際情況,在考核評價(jia) 中賦予網絡投票過高的權重,容易形成錯誤的導向。除此之外,過於(yu) 頻繁的評比活動還會(hui) 過度牽扯基層幹部的精力,成為(wei) 一種負擔。在評比的壓力下,有的地方甚至專(zhuan) 門印發通知要求單位和個(ge) 人參加相關(guan) 活動。一些評比背後暗藏的刷票黑灰產(chan) 業(ye) 鏈和非法牟利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嚴(yan) 肅查處。

  清理並規範網絡評比活動,離不開多措並舉(ju) 、標本兼治。在技術層麵,對評比設置實名製等投票條件,采用“地理位置限製”等防作弊手段,是擠掉評比水分、使之反映真實情況的有效途徑。在監管層麵,加強事前審批和事中監管,同時暢通評比後的舉(ju) 報投訴渠道,有助於(yu) 壓縮違規操作的空間,杜絕弄虛作假的不正之風。不論是持續壓減網絡評比項目、堅決(jue) 清理沒有實際社會(hui) 效益的評比活動,還是嚴(yan) 厲打擊刷票、買(mai) 票行為(wei) ,隻有嚴(yan) 格規範投票行為(wei) 、提高評比活動質量,才能更好發揮網絡評比的正向激勵作用。

  歸根結底,網絡評比本身隻是一種形式,真實反映群眾(zhong) 的想法和心聲才是目的。網絡評比活動之所以出現問題,是錯誤的政績觀在作祟。業(ye) 績好不好,要看群眾(zhong) 實際感受,由群眾(zhong) 來評判。哪裏有人民需要,哪裏就能做出好事實事,哪裏就能創造業(ye) 績。恪盡職守、真抓實幹,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才會(hui) 有更多的人踴躍點讚和支持。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來說,拓寬民意表達渠道、廣泛聽取群眾(zhong) 意見,不斷完善考核評價(jia) 機製、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體(ti) 係,是讓網絡評比回歸初衷的治本之策。

  一些網絡評比中出現的問題也提醒我們(men) ,整治形式主義(yi) 、為(wei) 基層減負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wei) 功。形式主義(yi) 種類多樣,稍不注意就會(hui) 改頭換麵、隱形變異,唯有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靶向治療,才能讓基層幹部對減負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把基層幹部從(cong) 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讓他們(men) 心無旁騖地擔當作為(wei) 、真抓實幹,定能激發風雨無阻、篤行不怠的奮進力量。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