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業餘隊打出專業範兒

發布時間:2022-04-12 10:11:00來源: 人民日報

  業(ye) 餘(yu) 隊打出專(zhuan) 業(ye) 範兒(er)

  核心閱讀

  在寧夏銀川,一支業(ye) 餘(yu) 冰球隊在地方賽事中頻頻亮相、聲名漸起。這支由來自各行各業(ye) 的冰球愛好者組成的隊伍,從(cong) 自製球杆到裝備齊全,從(cong) 冰封湖麵到室內(nei) 冰場,從(cong) 自娛自樂(le) 到參加比賽,在多年成長中見證著當地冰雪運動的發展和全民健身的深入。

  寧夏銀川,春風輕拂。市中心的一座商場裏,室內(nei) 冰球場上的一場對決(jue) 引來不少顧客駐足:頭盔閃耀、護具齊整,球員踩著冰刀在冰麵快速劃過,球杆左右輕擺,戰況瞬息萬(wan) 變。這隻是一場練習(xi) 賽,爭(zheng) 奪卻也異常激烈。加速,虛晃,揮杆,球進了!終場哨聲響起,兩(liang) 隊球員都為(wei) 這場精彩對決(jue) 摘帽歡呼,此時觀眾(zhong) 才發現,他們(men) 中既有稚氣未脫的少年,也有滿頭銀發的老者。

  這是一支成立40多年的業(ye) 餘(yu) 冰球隊,有個(ge) 響亮的名字——“火鳳凰”。隊員都是當地的冰球愛好者,最年長的已有68歲,而最年幼的僅(jin) 有5歲。在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籌辦和舉(ju) 辦過程中,各地冰雪運動掀起熱潮,有著多年實力積澱的“火鳳凰”在地方賽事中頻頻亮相、聲名漸起,成為(wei) 寧夏冰雪運動的一張名片。

  群眾(zhong) 健身需求越發多元,打球的人越來越多,裝備也越來越專(zhuan) 業(ye)

  “誰說寧夏沒有冰雪運動?”早已“退役”的老隊長、86歲的樸振環告訴記者,他年輕的時候,銀川一入冬,人們(men) 就在公園裏結冰的湖麵上玩耍,大人小孩都愛在冰麵上溜冰、玩冰車。地處西北的寧夏北部有賀蘭(lan) 山,南部有六盤山,冬季溫度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每年有4個(ge) 月的冰雪期,開展冰雪運動有著天然的優(you) 勢。再加上“塞上湖城”銀川市湖泊眾(zhong) 多,每年冬天湖麵結冰,為(wei) 冰球、滑冰等運動提供了天然場所。

  寧夏的冰球運動有著不短的曆史。20世紀50年代,剛畢業(ye) 的樸振環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坐著綠皮火車來到銀川,成為(wei) 寧夏第一批體(ti) 育工作者。“那時候冰球還是個(ge) ‘時髦貨’,我和一些來自黑龍江、河北、北京等冰雪運動傳(chuan) 統地區的年輕人,把這項運動帶到了銀川。到了80年代,冰球隊逐漸成形。”樸振環說。

  45歲的現任隊長樸楊從(cong) 小就跟著父親(qin) 樸振環打冰球:“那時候最期待的就是冬天,湖麵一結冰,就有地方可以打球了。”

  在樸楊的記憶中,那時裝備很差,沒有頭盔,冰刀鞋是用牛皮縫製的,裏麵用竹板做固定,沒有專(zhuan) 業(ye) 球杆,隻能用木棍代替。“每次打比賽,不少人先得找帶著彎的樹枝,拽下來,用小刀削出彎麵作球杆。即使這樣,每次掃雪打球,大家的參與(yu) 熱情都很高。”

  剛開始隻有三三兩(liang) 兩(liang) 幾個(ge) 人打球,隨著經濟發展、生活變好,群眾(zhong) 健身需求越發多元,打球的人越來越多,裝備也越來越專(zhuan) 業(ye) 。如今不少隊員的冰刀都從(cong) 不足百元的基礎款升級成了幾千元的碳鋼材質,更有了整套護具,一些人還用上了專(zhuan) 業(ye) 級的全護麵罩。

  隨著參與(yu) 者的聚集,這支球隊也有了自己的名字、隊標和隊服。銀川有個(ge) 別稱“鳳城”,球隊因而得名“火鳳凰”,寓意在冰場上擦出火花,把這項運動的火熱勁兒(er) 表現出來。隊員們(men) 來自各行各業(ye) ,有警察、醫生、工人……隊伍實力不俗,曾代表寧夏參加全國性的冰球比賽,取得過第七名的好成績。

  有了室內(nei) 專(zhuan) 業(ye) 冰場,再也不用等待冬天湖麵結冰,四季都有訓練去處

  這幾年打球,樸楊感覺最舒坦的是銀川有了室內(nei) 專(zhuan) 業(ye) 冰場,隊員們(men) 再也不用等待冬天湖麵結冰,四季都有訓練去處。現在,每周二晚上,“火鳳凰”的隊員都會(hui) 準時集結在冰場,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

  “每次打完球,感覺所有的壓力都釋放掉了,特別輕鬆。”59歲的郭陸軍(jun) 打球多年,對這項運動的樂(le) 趣深有體(ti) 會(hui) ,“冰球有很強的競技性,速度快、力量大,撞擊不可避免,但我們(men) 這群老隊員卻爭(zheng) 相上冰。上冰打球,不光身體(ti) 鍛煉好了,也給自己的業(ye) 餘(yu) 生活帶來了‘主心骨’,幹事情都有勁頭了。”

  近兩(liang) 年,在“帶動3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號召下,大眾(zhong) 冰雪運動火熱開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接觸冰雪運動,這支球隊也逐漸有新麵孔加入。

  29歲的丁平前年加入“火鳳凰”,在北京體(ti) 育大學學習(xi) 輪滑冰球的他,畢業(ye) 後來到寧夏,在高校任教。丁平的入隊,給球隊帶來了科學的訓練方法,他也成為(wei) 球隊“教練”。幾個(ge) 老隊員動作不標準,他就帶著隊員從(cong) 頭學起,從(cong) 熱身準備到技術動作,從(cong) 力量到靈活性,幾次帶練指導,大大提升了隊伍專(zhuan) 業(ye) 性。“球隊專(zhuan) 業(ye) 性提高,我也有了更多教學實踐的機會(hui) 。上課時,我還會(hui) 向自己的學生推薦這支球隊,時間長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參與(yu) 進來。”丁平說。

  守門員謝海濱在丁平的影響下,把隻有10歲和5歲的兒(er) 子也帶到“火鳳凰”,成了球隊的新成員。“冰球運動不僅(jin) 鍛煉孩子們(men) 的體(ti) 魄,而且讓他們(men) 變得勇敢、堅毅,團隊意識更強。”謝海濱說。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現在5歲的小兒(er) 子已經有模有樣,動作標準、身體(ti) 靈活,在隊裏贏得了個(ge) “小陀螺”的外號。

  冬奧會(hui) 讓更多人領略到冰雪運動的魅力,也吸引了更多人參與(yu) 其中

  2020年8月,“火鳳凰”冰球隊應邀參加了在黑龍江齊齊哈爾舉(ju) 行的冰球邀請賽,成為(wei) 來自西北地區的唯一參賽隊伍。為(wei) 了這次比賽,“火鳳凰”冰球隊組織了兩(liang) 個(ge) 月的集訓。可到了賽場,隊員們(men) 都有些忐忑:麵對東(dong) 北地區的傳(chuan) 統強隊,能贏嗎?

  小組賽第一場,樸楊的幾記打門、謝海濱的數次防守,給隊伍帶來莫大信心。幾輪交鋒下來,“火鳳凰”輕鬆贏得了勝利。“這讓東(dong) 北的兄弟隊很驚訝,在他們(men) 印象中,西北應該沒什麽(me) 冰雪運動。”樸楊回憶起來,有些感慨。

  開局得勝讓隊員心態更好,此後的數場比賽“火鳳凰”都發揮出色,最終獲得所在項目小組第三名,給其他隊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去參賽,讓我們(men) 贏得了當地球隊的友誼,也讓更多人認識到,冰雪運動不斷擴展,在全國各地都有很多人參與(yu) 。”樸楊說。

  “那次比賽後,還有北京球隊向我們(men) 發出邀請,相約在北京冬奧會(hui) 結束後一起打比賽。”在樸楊看來,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為(wei) 冰雪運動的開展提供了機遇。2021年12月,第八屆全國大眾(zhong) 冰雪季寧夏冰雪運動係列活動啟動。活動持續了3個(ge) 月,伴隨北京冬奧會(hui) 舉(ju) 行。“冬奧會(hui) 的推廣作用很大!”樸楊說,“火鳳凰”參加活動,吸引到了很多觀眾(zhong) 。

  “冬奧會(hui) 讓更多人領略到冰雪運動的魅力,也吸引了更多人參與(yu) 其中。”樸楊深有感觸,近年來新成員陸續加入球隊,有回到寧夏工作的年輕人,有被父輩帶上冰場的少年兒(er) 童,對冰球的熱愛就這樣傳(chuan) 承下來,讓“火鳳凰”保持著冰麵上的活力。

  站在場邊,聽著場上隊友的呐喊聲和冰鞋劃過冰麵的摩擦聲,樸楊感歎:“我們(men) 這支民間冰球隊在比賽時,同樣會(hui) 升國旗、奏國歌,因為(wei) 隊伍的經曆,讓我們(men) 感受到祖國體(ti) 育事業(ye) 的興(xing) 旺,體(ti) 會(hui) 著運動愛好者的幸福。”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