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建設者再回“冰絲帶”
冬奧建設者再回“冰絲(si) 帶”
4月10日,國家速滑館“冰絲(si) 帶”照明全開,迎來一批特別的“客人”。在做好防疫措施前提下,場館設計、施工、製冰、監理等領域的建設者代表及家屬走進場館,一起體(ti) 驗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見證榮耀的“最快的冰”。
曆時5年建成的“冰絲(si) 帶”助力中外運動員在冬奧賽場連創佳績,共有1項世界紀錄、10項奧運會(hui) 紀錄在這裏被刷新。作為(wei) 北京賽區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冰絲(si) 帶”在設計和建設方麵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廣大場館建設者功不可沒。如今,賽會(hui) 之後故地重遊,大家相互問候、拍照留念,回憶起從(cong) 建設施工到保障運行的時光,感慨良多。
國家速滑館項目經理、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建築設計院副院長趙衛中表示,在冬奧會(hui) 成功舉(ju) 辦之後再回場館,依舊感覺激動和自豪。“我們(men) 踐行了北京冬奧精神,實現了場館硬件世界一流,製冰技術世界領先,看到一張張圖紙轉變為(wei) 現實,我們(men) 非常驕傲。”
參與(yu) 工程建設的國家速滑館項目監理負責人翟春樾表示,1000多個(ge) 日日夜夜,團隊見證了場館建設的各個(ge) 階段,也感受著建設過程的艱辛,“重新回到曾經日夜堅守的地方,這裏的每個(ge) 角落都讓我們(men) 倍感親(qin) 切和溫馨,到處都有動人的故事。”
北京冬奧會(hui) 已經閉幕,但特別的冬奧記憶卻深深印在每個(ge) 人心中。“冰絲(si) 帶”此次暖心邀請建設者代表及家屬“回家看看”,期待與(yu) 更多人共同分享冬奧榮光。“大家在場館默默奉獻,大多數人的家人沒有來過場館,但冬奧‘軍(jun) 功章’也有他們(men) 的一半”,北京國資公司副總經理、國家速滑館運行團隊主任武曉南說,“看到很多小朋友在這裏感受父母親(qin) 手創造的成就,我特別欣慰。”
“冰絲(si) 帶”全冰麵的設計特點,也為(wei) 賽後利用創造了條件。據了解,北京冬奧會(hui) 後,場館將為(wei) 群眾(zhong) 健身提供場地設施,也為(wei) 奧運場館賽後運營積累經驗。目前,場館涉奧人員和設備移出工作基本完成,正在積極籌備開業(ye) ,計劃在5月1日前向公眾(zhong) 開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