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穩”字當頭,離不開房地產健康發展
姚景源 “穩”字當頭,離不開房地產(chan) 健康發展
姚景源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
2021年,中國經濟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就。無論是經濟增長率、失業(ye) 率,還是通貨膨脹率、國際收支,相對年初設定的指標都實現了超預期。去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是6%,實際達到8.1%。這樣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名列前茅。
而在去年,中國經濟麵臨(lin) 內(nei) 外環境多重挑戰。從(cong) 外部來看,疫情蔓延,病毒變異,貿易保護主義(yi) 和單邊主義(yi) 泛起;從(cong) 內(nei) 部來看,疫情散發,自然災害突發,中國經濟內(nei) 在深層次結構性、周期性問題疊加在一起,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去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二季度7.9%,三季度4.9%,四季度隻有4%。麵對經濟下行壓力,今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預期目標增長5.5%左右,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住經濟大盤是總基調。
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在需求收縮上,主要是內(nei) 需收縮,所謂內(nei) 需,即投資+消費。從(cong) 消費來看,目前疫情打擊的主要領域就是消費,比如旅遊業(ye) 、餐飲業(ye) 、住宿業(ye) 。去年全年中國全社會(hui) 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了12.5%。可在去年12月隻有1.7%,如果把物價(jia) 因素考慮進去相當於(yu) 沒有增長。
從(cong) 投資來看,投資主要分三大塊:一是基礎設施投資,二是工業(ye) 投資,三是房地產(chan) 。去年出口形勢好,拉動了工業(ye) 投資,形勢不錯。但是基礎設施和房地產(chan) 投資都不盡如人意。
基礎設施投資包括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大江大河的治理、農(nong) 田水利設施、城市地上地下基礎設施建設,過去基礎設施投資是20%-30%的增長,去年增長了0.4%。去年地方政府計劃發行專(zhuan) 項債(zhai) 3.65萬(wan) 億(yi) 元,直到8月份才發行1.8萬(wan) 億(yi) 元,基礎設施投資實際上是負增長的狀態。
在房地產(chan) 方麵,去年12月房地產(chan) 投資增速4.4%,而9月份則是8.8%,三個(ge) 月增速腰斬。看房地產(chan) 投資的下行壓力還有兩(liang) 個(ge) 重要指標,一個(ge) 是新開工麵積,去年全國新開工麵積是19.9億(yi) 平方米,同比下降11.4%,而且是連續三年下降。另一個(ge) 是土地購置麵積,去年土地購置麵積同比下降15.5%。土地出讓金減少直接影響了地方財政收入。當前不少城市土地出現了流拍,這是因為(wei) 土地的需求收縮,影響著經濟下行。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去年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暴漲,PPI(生產(chan) 價(jia) 格指數)在去年1月份是0.3%,到了10月份增加到15%,煤炭、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原料都在漲,煤價(jia) 上漲已經影響了電力供應。
需求收縮和供給衝(chong) 擊直接導致預期轉弱。中國經濟要戰勝三重壓力,在堅持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前提下,從(cong) 擴大需求的角度出招:一是增加基建投資,二是促進消費,三是對企業(ye) 減稅降費,激發市場主體(ti) 的活力。去年為(wei) 企業(ye) 減稅降費達到1.1萬(wan) 億(yi) 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則提出減稅降費2.5萬(wan) 億(yi) 元,是去年的1倍多。
房地產(chan) 是穩經濟的重要內(nei) 容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濟增速預期目標是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5%,這一目標的設定,主要考慮穩就業(ye) 、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從(cong) 就業(ye) 來看,今年大學畢業(ye) 生1076萬(wan) ,由於(yu) 疫情影響,就業(ye) 壓力前所未有。穩就業(ye) 就需要穩增長,根本是穩住市場主體(ti) ,穩住企業(ye) ,包括房地產(chan) 企業(ye) 。
5.5%這一GDP增長速度和“十四五”規劃目標、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階段相互銜接。
今年GDP要實現5.5%的增長難度並不小,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住投資、穩住消費、穩住外需,穩住投資就包括穩住房地產(chan) 。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為(wei) 每架馬車進行了精準定位: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發揮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作用。這也意味著,麵對經濟下行,政府進行逆周期調節以穩趨勢,投資則要發揮關(guan) 鍵的作用。
從(cong) “三駕馬車”來看,當前進出口麵臨(lin) 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受國際形勢影響比較大,比如說地緣政治、疫情影響;而在消費上,疫情恰恰是對消費影響最大的因素。把投資搞上去成為(wei) 最可行的辦法。因此,投資成為(wei) 拉動經濟增長的一架重要馬車。
而在投資中,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工業(ye) 投資、房地產(chan) 投資,其中房地產(chan) 是一個(ge) 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chan) 行業(ye) 關(guan) 聯到60多個(ge) 產(chan) 業(ye) ,包括鋼鐵、建材、水泥等,能夠對這些產(chan) 業(ye) 起到拉動和穩定作用,因此,穩住房地產(chan) 是穩住經濟大盤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
從(cong) 目前來看,房地產(chan) 出現的波動,不利於(yu) 宏觀經濟穩定,所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yu) 房地產(chan) 提出了三穩的目標:穩地價(jia) 、穩房價(jia) 、穩預期。地價(jia) 會(hui) 引起房價(jia) 的波動,而穩預期則是要保持房地產(chan) 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房地產(chan) 的調控政策,目的在於(yu) 讓房地產(chan) 投資能夠保持平穩增長,也是穩住經濟大盤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
穩中求進,房地產(chan) 行業(ye) 要高質量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穩字當頭”,“穩”不等於(yu) 靜態被動的“穩”,而是指穩增長速度,仍需要穩中有進。也就是通過推進改革,促進房地產(chan) 健康發展,實現良性循環。
從(cong) 目前來看,中國開啟了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而房地產(chan) 行業(ye) 也是其重要內(nei) 容之一,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我國社會(hui) 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美好生活需要離不開居住,居住需求離不開房地產(chan) 行業(ye) 健康發展。
過去,房地產(chan) 行業(ye) 在滿足人們(men) 最基本物質需要方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改革開放前人均居住麵積僅(jin) 為(wei) 4平方米,現在人均居住麵積已增長至40平方米。在中國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下,房地產(chan) 業(ye) 將宜居、綠色、智能放到一個(ge) 至關(guan) 重要的位置,開始了新的探索,以解決(jue) 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新的曆史時期,擺在房地產(chan) 行業(ye) 麵前的任務也由過去的高速度增長轉為(wei) 高質量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到,“長期目標不能短期化,係統目標不能碎片化,持久戰不能打成突擊戰”。這句話放到解決(jue) 當前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問題上同樣適用,希望為(wei) 促進房地產(chan) 行業(ye) 健康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尋找新的思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