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更好發揮貨幣政策雙重功能

發布時間:2022-04-13 13:47:00來源: 經濟日報

  當前,國內(nei) 外環境複雜性不確定性加劇,甚至有的超出預期,經濟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適時靈活運用再貸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更好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

  近年來,我國貨幣政策“靶向精準發力”的特點越來越突出,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融資的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逐漸成為(wei) 基礎貨幣投放的重要渠道。此次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增加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設立科技創新和普惠養(yang) 老兩(liang) 項專(zhuan) 項再貸款,人民銀行對貸款本金分別提供60%、100%的再貸款支持。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wei) 當前貨幣政策的堵點不在“寬貨幣”,而在“寬信用”。而結構性工具有助於(yu) 打通“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chuan) 導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優(you) 化信貸結構,加大對實體(ti) 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舉(ju) 例來說,央行通過再貸款提供的資金成本低、期限長,不僅(jin) 能夠降低相關(guan) 行業(ye) 企業(ye) 的融資成本,也能有效分散銀行風險,對相關(guan) 地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貸款的撬動效果明顯。

  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首先,要突出定向支持和對症下藥。此次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提出“研究采取金融支持消費和有效投資的舉(ju) 措,提升對新市民的金融服務水平,優(you) 化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務”等,正是出於(yu) 對新問題新挑戰的重視,著力通過穩市場主體(ti) 來保就業(ye) ,實現就業(ye) 和物價(jia) 基本穩定。其次,要強調可持續和穩預期。今年起人民銀行對去年底到期的兩(liang) 項直達實體(ti) 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實施了接續轉換,實現“無縫對接”,這有助於(yu) 在保持和鞏固對市場主體(ti) 支持力度的同時,用更可持續的方式穩定市場主體(ti) 預期。再次,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在用好再貸款等工具的基礎之上,綜合施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的支持。

  發揮好結構功能之外,總量性貨幣政策工具也不能缺席。要走在市場曲線前麵,前瞻、精準調節流動性,始終保持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要繼續完善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流動性、資本和利率約束的長效機製,保持廣義(yi) 貨幣和社會(hui) 融資增速同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穩住“貨幣錨”,既要保持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的力度,又要避免“大水漫灌”,有效防範宏觀金融風險。

  商業(ye) 銀行是貨幣政策傳(chuan) 導的核心,要促進“寬信用”,一方麵需要貨幣政策保持靈活適度,另一方麵則是疏通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機製,釋放貨幣政策效能。要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促進商業(ye) 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實體(ti) 經濟合理讓利,推動中小微企業(ye) 融資增量、擴麵、降價(jia) ;要做好用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補充中小銀行資本等工作,增強銀行信貸能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