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居家期間學生和家長如何相處? 專家:不要監管,要讚賞

發布時間:2022-04-15 15:14:00來源: 廣州日報

  居家網課期間學生和家長如何相處?怎樣適應?

  專(zhuan) 家:不要“監管”要“讚賞”

  孩子居家網課,沒有老師的管束難以自律怎麽(me) 辦?平日裏白天可以眼不見為(wei) 淨的家長,如今幾乎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孩子上課時那顆躁動的心,自己也忍不住火冒三丈,一觸即發的親(qin) 子衝(chong) 突如何避免?高三的同學,尤其是平日走讀的,如何靜下心來在全封閉的校園裏專(zhuan) 心備考?針對學生和家長們(men) 關(guan) 心的種種問題,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采訪了廣州市天河第一小學心理科組長、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肖冬梅老師和廣東(dong) 實驗中學學生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楊鵬老師給出多個(ge) 實用性建議。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劉曉星

  小學篇

  問題一:

  每天看到娃上課時扭動的身軀和空洞的眼神,默念一百遍“親(qin) 生的”也無法阻擋我體(ti) 內(nei) 的“洪荒之力”,想立刻衝(chong) 上去提醒,又怕反而會(hui) 影響到他的專(zhuan) 注力,怎麽(me) 辦?

  肖冬梅:這段時間,家長要做的首先是照顧好自己,隻有自己精神好了,情緒好了,才能好好對待家人,好好對待工作。如果心裏焦慮,翻來覆去睡不著,可以嚐試學習(xi) 一些放鬆的技巧,比如腹式呼吸,每一次呼氣出去時想象自己的煩惱都呼出去了,肩膀更放鬆了,全身放鬆了,很快就能入睡。身體(ti) 感覺好了,精神狀態就會(hui) 好,才能更好地麵對生活的挑戰。

  家長思考該用什麽(me) 方式提醒孩子專(zhuan) 心上課,說明大家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希望自己的提醒是有效的,並且不破壞親(qin) 子關(guan) 係。隻是不管我們(men) 用什麽(me) 方式去提醒,都會(hui) 讓孩子感受到:我被監視了,我被否定了。這會(hui) 讓親(qin) 子處在對立否認的狀態,那麽(me) 任何提醒,孩子都不會(hui) 接受。我們(men) 可以把關(guan) 注點從(cong) “孩子不認真聽課”轉為(wei) “孩子認真聽課”,對孩子表示讚賞。其實一天網課下來,孩子總有認真聽的時候,我們(men) 如果跟孩子說:我剛才看到你很專(zhuan) 心在聽課,連我在門外經過都沒發現,你是怎麽(me) 做到的?孩子就會(hui) 自動回憶自己認真聽課的某個(ge) 階段,然後很開心地講述他的專(zhuan) 心曆程,我們(men) 會(hui) 發現他明天會(hui) 更專(zhuan) 心。如果孩子不知道怎麽(me) 說,我們(men) 就可以為(wei) 他描述細節:“我看到你眼神很專(zhuan) 注,聽了很長時間都沒有離開電腦,作業(ye) 也獨立完成了。”家長還可以有其他描述。當孩子意識到自己被關(guan) 注了,並且是被正麵關(guan) 注了,他就會(hui) 更有動力去做得更好。

  這裏我們(men) 要注意不要在孩子聽課的過程中去鼓勵,而是在課後一個(ge) 輕鬆的氛圍下進行,不然不管我們(men) 的語言說了什麽(me) ,孩子都會(hui) 覺得自己“被監視”了。

  問題二:

  如果實在忍不住吼了娃或者打了娃,事後要怎麽(me) 補救才好?

  肖冬梅:家長實在忍不住吼了娃或打了娃,可能是娃做了什麽(me) 或說了什麽(me) 才會(hui) 讓家長情緒失控,讓孩子看到一個(ge) 真實的家長,讓他為(wei) 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jia) ,這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經曆的。當然了,補救是必要的。最好的補救就是開誠布公地跟孩子討論事件,弄清楚孩子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做這麽(me) 說,也告訴孩子自己為(wei) 什麽(me) 會(hui) 情緒激動。彼此都就自己沒做好的部分道歉。家長要注意,這種開誠布公的討論行為(wei) 不要隻出現在矛盾衝(chong) 突之後,而是在“喜、怒、哀、懼”任何情緒事件出現後都可以親(qin) 子討論,彼此分享為(wei) 什麽(me) 開心,為(wei) 什麽(me) 煩惱,為(wei) 什麽(me) 害怕。孩子會(hui) 很喜歡家長這種開誠布公的氛圍以及彼此平等交流的感覺。如果這種交流隻出現在矛盾衝(chong) 突後,孩子潛意識裏可能就會(hui) 不斷製造矛盾衝(chong) 突,然後享受親(qin) 子討論時光了。

  問題三:

  娃重新奪回了電子設備使用權,偷偷玩遊戲怎麽(me) 辦?

  肖冬梅:孩子偷偷玩遊戲是因為(wei) 他知道父母會(hui) 反對,父母越禁止,孩子越要玩,偷偷玩更刺激,更能激發孩子“玩”的欲望,父母的製止經常會(hui) 激起孩子的憤怒。倒不如讓他光明正大、安安心心地玩。家長幹脆和孩子一起玩,多聽聽孩子說玩電子產(chan) 品的快樂(le) ,認同他的快樂(le) ,為(wei) 他的快樂(le) 而快樂(le) 。這樣的親(qin) 子氛圍下,跟孩子做好一些底線約定,比如:網課時不能玩;作業(ye) 沒完成不能玩;晚上9點後不能玩;吃飯不能玩,每天運動一小時。如有違反,沒收手機1小時。其他時間就給予孩子自由權。家長會(hui) 發現,當我們(men) 能真心分享孩子遊戲的快樂(le) ,給予他自由決(jue) 定權,孩子其實是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的。

  有家長說算了吧,孩子根本不會(hui) 遵守底線,約定也沒用。那是家長把順序弄反了,我們(men) 說要先建立起良好親(qin) 子關(guan) 係,先共享遊戲快樂(le) ,然後才訂立底線。當孩子有違反時,我們(men) 要沒收手機,那就平和而堅定地沒收,不指責、不抱怨、不發泄,尤其不要陷入與(yu) 孩子的爭(zheng) 執中。有些孩子會(hui) 抵抗家長沒收手機,嘴上會(hui) 不停抗議,為(wei) 自己辯解,說家長很壞等等,此時家長要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跟孩子爭(zheng) 論,堅定地、安靜地把手機收走就可以了。以免被孩子帶了節奏,彼此陷入情緒的漩渦。

  中學篇

  問題一:

  中學生可能更願意自己待在家裏。如果父母去單位上班,又擔心孩子不自律,要怎麽(me) 跟孩子事先溝通好?

  楊鵬:家長會(hui) 有這樣的擔心,一定是因為(wei) 家長本身對於(yu) 孩子的教育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首先要為(wei) 家長“點讚”。這樣的擔心並不完全是多餘(yu) 的。中小學生情緒比較容易波動,更傾(qing) 向於(yu) 做簡單愉快的事情和回避困難的、易引起焦慮的任務,這些表現都再正常不過了。其實,無論對於(yu) 成年人還是孩子,在環境讓人分心的誘惑中保持自律和專(zhuan) 注,都是一個(ge) 不容易的課題和挑戰。

  因此首先,家長和孩子在這一問題上進行溝通的一個(ge) 重要前提是“避免苛責”。對於(yu) 尚未成熟的孩子獨自一人居家學習(xi) 時的自律程度,家長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期待——孩子居家學習(xi) ,自律是很寶貴的,不能完全做到自律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就應該對孩子的狀況聽之任之,反而更需要與(yu) 孩子妥善溝通。

  家長不妨跟孩子約一個(ge) 談話的時間,並且談話可以參考下麵這幾個(ge) 步驟:

  1.詢問孩子居家學習(xi) 的感受,注意既要了解積極感受,也要了解消極感受。

  2.和孩子分享家長自己的一個(ge) 觀察,即居家學習(xi) 或工作時人的自律性和專(zhuan) 注度可能會(hui) 受到一定的幹擾和挑戰。

  3.讓孩子知道,會(hui) 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孩子或大人自己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人在這種環境中都會(hui) 遭遇的困難。

  4.與(yu) 孩子一起分析居家學習(xi) 時如果沒有盡量自律和專(zhuan) 注,分別在短、中、長期視角會(hui) 帶來的利與(yu) 弊,比如短期會(hui) 覺得輕鬆好玩,中期會(hui) 造成學習(xi) 效果不佳、影響後續學習(xi) 的基礎和進度,進而影響考試升學的選擇和結果,長期則可能會(hui) 滋長好逸惡勞、做事不專(zhuan) 注的不良習(xi) 慣,對工作和發展均帶來不利影響。

  5.與(yu) 孩子一起探討,居家學習(xi) 期間,怎樣才能既讓自己享受到愉悅和歡樂(le) ,又讓自己的學習(xi) 收獲盡可能好的效果。尤其可以鼓勵孩子去體(ti) 驗當其他人都沉溺在短期享受裏的時候,自己卻能更勇於(yu) 麵對分心與(yu) 誘惑的挑戰,以及通過努力去實現學業(ye) 上充實的收獲等更加“高級”的快樂(le) 。

  6.鼓勵孩子對自己居家學習(xi) 的自律和專(zhuan) 注程度進行覺察、評估和記錄,比如每個(ge) 半天給自己的自律度與(yu) 專(zhuan) 注度進行0-10分的打分,每晚家長與(yu) 孩子進行回顧和討論,對於(yu) 積極的地方及時肯定,對於(yu) 不足的地方一起探討對策。

  總之,在自律專(zhuan) 注的培養(yang) 道路上,家長和孩子更應該成為(wei) 一路同行的夥(huo) 伴,而高壓監管往往隻會(hui) 培養(yang) 孩子對於(yu) “他律”的依賴性。

  問題二:

  平時是走讀的高三學生,現在突然封閉,覺得有點緊張和不習(xi) 慣,怎麽(me) 辦?

  楊鵬:從(cong) 走讀一下子換成在學校住宿,的確是一個(ge) 需要適應的環境轉變。然而既然這已成定局,其實也就不再需要有任何糾結。雖然你可能會(hui) 感受到一些學校住宿不如走讀之處,但不妨也多想想這一變化的好處,比如節省了上下學的時間,在畢業(ye) 前夕和同學有了更多機會(hui) 相處,更重要的是還能減少在校外時感染病毒的風險。可以告訴自己,這樣的情況或許很快就結束了,但即使仍然需要持續一段時間也沒有關(guan) 係,因為(wei) 你本身就具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隨機應變的能力。

  問題三:

  天天居家上課,被爸爸媽媽管著,覺得好煩,怎麽(me) 調整?

  楊鵬:對於(yu) 很多學生而言,煩的可能並不是居家期間有更多機會(hui) 麵對家長這件事,而是家長對於(yu) 孩子的一些行為(wei) 和做法,例如帶著不信任的感覺進行“高壓監管”,或是頻繁地噓寒問暖結果造成對學生自主安排活動的打擾。

  麵對這類情況,可以嚐試用“三明治法則”與(yu) 家長進行溝通:

  首先(即“三明治第一層”),可以向家長表達對於(yu) 家庭可以給自己提供居家學習(xi) 的各種條件的感謝。如果你覺得比較害羞、說不出口,也可以換成表達自己在家學習(xi) 時的一些積極正麵的感受,最好還能體(ti) 現出這些感受裏有家長的功勞;

  然後(即“三明治第二層”),可以委婉地向家長表達自己在某些方麵遇到了一些困擾,可能會(hui) 比較需要家長的協助,待家長進一步了解時再告訴家長他們(men) 的哪些做法比較讓自己感到困擾;

  接著(即“三明治第三層”),趕在家長開始產(chan) 生防衛心理、覺得委屈或憤怒之前告訴他們(men) ,你完全理解他們(men) 是出於(yu) 關(guan) 心你、為(wei) 了你好,才會(hui) 有那樣一些做法,再次感謝他們(men) 為(wei) 你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另外,也可以和家長商量,有沒有一些方式可以讓他們(men) 感到更加放心,然後在你自己也可以接受的範圍內(nei) 盡力地去做,家長很可能自然就會(hui) 不再需要重複之前的做法了。

  如果上述過程用口頭方式表達讓你覺得比較困難,也可以換成書(shu) 麵方式表達,如可以給家長寫(xie) 張小紙條,或者發一條文字消息。無論口頭還是書(shu) 麵,語氣都可以盡量輕快一點,不要把氛圍搞得太沉重和嚴(yan) 肅。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