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潮:折疊屏手機,僅有新鮮感還不夠
【市場觀潮】折疊屏手機,僅(jin) 有新鮮感還不夠
本報記者 蔣菡
《工人日報》(2022年04月19日 07版)
4月11日,VIVO發布首款折疊屏手機X Fold。至此,國內(nei) 主流手機廠商基本都已入局折疊屏賽道。
在增長乏力的手機市場,“折疊屏”無疑是被寄予很大期待的一抹亮色。
IDC數據顯示,2021年第4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3.62億(yi) 台,同比下降3.2%。再看國內(nei) ,根據信通院數據,2022年前兩(liang) 個(ge) 月,國內(nei) 手機出貨量累計4788.6萬(wan) 部,同比下降22.6%。
與(yu) 此相對的是,市場調研機構Omdia發布的數據顯示,從(cong) 2021年下半年開始,全球折疊屏手機銷量開始快速增長,2021年全年出貨量達900萬(wan) 台,同比增長309%——難怪2021年被稱為(wei) “折疊屏元年”。
折疊屏為(wei) 何會(hui) 成為(wei) 手機界新寵?“新鮮感”功不可沒——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折疊屏是突破手機外觀和功能限製的一種嚐試,外觀上與(yu) 同質化的直屏有了區分度,功能上則滿足了用戶在視頻、遊戲等大屏應用上對屏幕尺寸的需求。
事實上,近年來,消費者換機動力不足已經成為(wei) 擺在手機廠商麵前的一大難題——目前中國用戶的平均換機周期已經超31個(ge) 月。而一年前,這個(ge) 數據是22個(ge) 月左右。
在越來越成為(wei) 生活必需品的今天,手機市場最稀缺的可能就是新鮮感了。15年前,iphoness的橫空出世徹底顛覆了當時諾基亞(ya) 、摩托羅拉稱霸的功能機市場,將人們(men) 帶入智能手機時代。此後,廠商們(men) 從(cong) 拍照、音樂(le) 、續航能力等功能入手不斷挖掘賣點,近年來從(cong) 屏幕尺寸到屏占比的“內(nei) 卷”,也是各出奇招直至“卷無可卷”。產(chan) 品同質化越來越嚴(yan) 重,市場必須尋找新的興(xing) 奮點,折疊屏這一新賽道應運而生。
新賽道意味著對新技術的挑戰。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700條折疊屏相關(guan) 專(zhuan) 利申請信息。2020年至2021年申請量達到高峰,每年均有超200條申請信息,這些專(zhuan) 利申請人包括華為(wei) 、榮耀、小米、OPPO、京東(dong) 方等多家公司。
折疊屏手機主要麵臨(lin) 的兩(liang) 大技術難題,一是屏幕材料,二是鉸鏈工藝。而用戶的大部分痛點,都集中在屏幕折痕、顯示故障、折裂等方麵。
阻礙折疊屏手機推廣的還有售價(jia) 。動輒上萬(wan) 元的折疊屏手機已成為(wei) 高端手機的代名詞,但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看,偏高的價(jia) 格也阻擋了一些消費者嚐試的意願。
有專(zhuan) 家指出,目前折疊屏手機還處於(yu) 市場培育期,再經曆1~2年時間,隨著柔性屏產(chan) 能逐步釋放、成本持續降低及技術不斷成熟,折疊屏手機價(jia) 格會(hui) 迎來較大幅度下降。
與(yu) 整個(ge) 手機市場的體(ti) 量相比,目前折疊屏手機的體(ti) 量還微乎其微。2021年全球折疊屏手機銷量達750萬(wan) 部,而同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13.2億(yi) 部,前者占比還不足百分之0.6%。但業(ye) 內(nei) 對折疊屏手機的市場預期普遍樂(le) 觀,更有預計稱2022年有望成為(wei) “折疊屏爆發年”。
現在還無法確定,折疊屏是推動行業(ye) 革新的設計,還是下一代革新性設計的入口,或者是僅(jin) 僅(jin) “賣個(ge) 新鮮”的過渡性產(chan) 品。但可以確定的是,折疊屏手機要把品質做上去,僅(jin) 有有趣的“皮囊”肯定是不夠的,出色的係統、完善的功能、貼心的交互體(ti) 驗,才是手機的“靈魂”。畢竟隻有少數消費者會(hui) 給“新鮮感”機會(hui) ,而廣大的市場最終隻會(hui) 給好品質買(mai) 單。
還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科技企業(ye) 需要嚐試新的可能性,每一個(ge) 顛覆式創新的背後,都有無數次技術嚐試的累積、無數次技術探索的鋪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