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文化素質+專業能力”:開啟藝考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2-04-19 16:03:00來源: 光明日報

  隨著教育部《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zhuan) 業(ye) 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的深入實施,目前,我國已逐步建立以統一高考為(wei) 基礎、省級專(zhuan) 業(ye) 考試為(wei) 主體(ti) ,“分類考試、綜合評價(jia) 、多元錄取”的藝考招生製度。

  藝考不再是上大學的捷徑

  《山東(dong) 省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zhuan) 業(ye) 招生工作實施方案》顯示,文學編導類、播音主持類、攝影類文化課錄取控製分數線為(wei) 普通類一段線;美術類、音樂(le) 類、書(shu) 法類、航空服務藝術類文化課錄取控製分數線為(wei) 普通類一段線75%;舞蹈類、影視戲劇表演類、服裝表演類文化課錄取控製分數線為(wei) 普通類一段線65%。隨著文化課成績在藝考錄取分數比重中的提升,想通過藝考獲得本科通行證的捷徑,已行不通。

  對於(yu) 縮小校考範圍、省級統考全覆蓋以及提高文化課錄取控製分數線等問題,社會(hui) 各界有著不同解讀。支持者認為(wei) ,沒有紮實的文化基礎,很可能導致後勁不足。與(yu) 此同時,另一個(ge) 顯而易見的優(you) 勢是,專(zhuan) 業(ye) 統考過線後,可供選擇的藝術院校和綜合院校將會(hui) 變得越來越多。也有專(zhuan) 家指出,政策導致“一流教育資源”有時隻能招收“末流生源”,因為(wei) 很多專(zhuan) 業(ye) 素質過硬的考生可能會(hui) 因為(wei) 無法通過文化課成績線而名落孫山。比如,2021年南方某知名大學音樂(le) 學院以高考方式錄取的學生,文化課分數雖高,但專(zhuan) 業(ye) 能力、藝術素養(yang) 相對欠缺,因此學校不得不調整授課計劃,從(cong) 最基礎的拉空弦、音階開始教。

  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參加全國高考報考人數為(wei) 510萬(wan) ,而當年藝考人數僅(jin) 3.2萬(wan) ,占高考總人數的0.6%;到2013年,全國高考報考人數為(wei) 912萬(wan) ,而藝考生報考人數達到了100萬(wan) ,占高考總人數的10.96%。近十多年來,藝考人數一直保持在占總報考人數十分之一以上,僅(jin) 次於(yu) 工學和管理學,位居第三。“藝考熱”源自多方麵的複雜因素。一方麵,藝考文化課成績要求相對較低,專(zhuan) 業(ye) 課可以通過短平快的“應試速成”來提升,成為(wei) 考大學的一條捷徑。另一方麵,“藝考熱”背後有著社會(hui) 經濟結構深刻變動的烙印,其中一個(ge) 重要因素是創意產(chan) 業(ye) 的崛起。到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企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86624億(yi) 元。在藝考大軍(jun) 中,大多數學生計劃從(cong) 事文化創意相關(guan) 行業(ye) 工作,如視覺傳(chuan) 達設計、工業(ye) 設計、服裝設計、遊戲、動漫、數字音樂(le) 方向。

  創意產(chan) 業(ye) 人才需要具備複合型知識結構和較高的藝術素養(yang) 。具體(ti) 而言,在高等教育階段,創意人才的培養(yang) 一方麵需要夯實藝術專(zhuan) 業(ye) 基礎,另一方麵也要輔之以曆史、計算機、哲學等基礎文理學科的教育,走跨學科、通專(zhuan) 結合的道路。然而長期以來,我國藝考生文化課成績偏低已成為(wei) 製約其培養(yang) 質量的一個(ge) 關(guan) 鍵障礙。因此,提高藝考生文化素質極為(wei) 重要,可以有效實現藝考大軍(jun) 從(cong) “量”到“質”的轉變,從(cong) 而符合市場對藝術人才的實際需求。

  篩選文化素質與(yu) 專(zhuan) 業(ye) 能力兼具的考生,避免“高分低能”

  藝考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麵廣,涉及招生、培養(yang) 、就業(ye) 等各個(ge) 環節。因此,藝考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個(ge) 不斷完善的過程。從(cong) 世界範圍來看,藝術學習(xi) 越來越標準化、製度化,甚至可量化。可以說,我國目前藝術類高考實現省考全覆蓋,便是順應了這一趨勢。但另一方麵,我們(men) 也要清醒認識到,具有創造力的創意人才,難以通過統考進行全麵量化測量。

  篩選出文化素質與(yu) 專(zhuan) 業(ye) 能力兼具的考生,是藝術高考改革的根本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在提高文化分數控製線的基礎上,首先應繼續在省級統考層次、水平、質量上下足功夫。應增強考試區分度,滿足不同層次與(yu) 類型的高校選拔優(you) 秀人才的需要。如音樂(le) 學師範專(zhuan) 業(ye) 以師資培育為(wei) 重點,鋼琴和聲樂(le) 作為(wei) 中小學音樂(le) 教師的必備技能,應成為(wei) 重點考核內(nei) 容。省考機構在以專(zhuan) 業(ye) 目錄為(wei) 指導基礎的同時,應充分考慮不同類別高校人才選拔需要,合理細分統考科類(如音樂(le) 統考類細分作曲、指揮、音樂(le) 學、音樂(le) 教育、音樂(le) 表演、音樂(le) 人工智能與(yu) 音樂(le) 信息科技等),切實做到省考內(nei) 容、難度與(yu) 省考覆蓋高校的對應專(zhuan) 業(ye) 需求接軌,全方位考察學生的學科素養(yang) 和必備技能,避免出現“高分低能”問題。同時,建議省考機構成立專(zhuan) 門的信息公開門戶網站,及時公布招生政策、省級統考辦法、統考合格考生名單、投檔規則、谘詢申訴渠道等信息,並發布考試相關(guan) 內(nei) 容(如各檔樣卷、曆年考題、考試範圍與(yu) 難度、參考書(shu) 目等),便於(yu) 考生參考。

  其次,篩選優(you) 秀的藝術人才,考評是重要環節之一。2021年起,逐步建立的藝術類專(zhuan) 業(ye) 考評人員信息庫,有利於(yu) 實現各省(區、市)考評人員共享。同時,“考評分離”,嚴(yan) 把考試組考生、評委、考場隨機編排的“三隨機”工作機製等方案的實施,有效促進了藝考過程的公平公正。值得重視的是,藝術門類統考應對評分執行細則、評分方式、評分管理建立統一機製。當前,美術類專(zhuan) 業(ye) 省級統一考試評卷流程較為(wei) 規範,值得其他藝術門類借鑒。正式評卷經過粗分檔、粗分檔複核、細分檔、細分檔複核、打分5個(ge) 步驟。此類評閱方式隻要加大對粗分檔複核和細分檔複核的監管力度,基本能確保藝考分數的公平公正。其他很多藝術門類招生過程因涉及現場表演,評閱環節不像美術類那樣便捷與(yu) 直觀,考生得分和評委水平、偏好關(guan) 係較大,容易產(chan) 生偏差。因此,要提升評委培訓的針對性,可考慮通過集中研讀曆年不同檔位的表演視頻,明確評分要求,統一評分標準。此外,還應加強對考評人員的監管力度,建立考評人員誠信檔案,實行終身追責製,出現事故或者有劣跡的評委,不得再參與(yu) 招生考評工作。

  再次,應進一步優(you) 化錄取機製,當考生專(zhuan) 業(ye) 統考成績和文化成績均達到相應批次錄取控製分數線時,高校應根據自身辦學定位與(yu) 人才培養(yang) 方案分層次、分類別合理配置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和省級統考成績的比例。如側(ce) 重專(zhuan) 業(ye) 技能的,可實行文化成績達到藝術類錄取控製合格線後,專(zhuan) 業(ye) 成績從(cong) 高到低排序,遵循專(zhuan) 業(ye) 成績誌願原則擇優(you) 錄取;再如需要考生具備紮實人文基礎的理論應用專(zhuan) 業(ye) ,在劃線上可提高文化課成績比例,且綜合成績相同的考生,優(you) 先錄取文化課成績高者。

  最後要指出的是,藝術類統考測試的是標準化技能,而藝術類學生在進入大學後,將麵臨(lin) 另外一套強調個(ge) 性、創造性與(yu) 表現力的藝術標準,這就要求各高校積極改革完善課程、考核評價(jia) 等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關(guan) 鍵環節,推動學生完成從(cong) 標準化技能到個(ge) 性化能力的過渡。

  (作者:周 杏 熊小玉,分別係首都師範大學美育研究中心講師、江西師範大學音樂(le) 學院院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