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發布時間:2022-04-21 14:13:00來源: 人民日報

  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wei) 大變革)

  記者 薑 潔

  今年3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jue) 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全麵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族關(guan) 係不斷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廣泛深入。在廣東(dong) 省廣州市越秀區登峰街道寶漢直街的拐角處,有一家新疆餐廳正在參與(yu) 街道舉(ju) 辦的民族美食交流會(hui) 。餐廳經營者阿布都熱西提·阿布來提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莎車縣,多年前來到廣州。他所在的登峰街道約有10萬(wan) 人,因為(wei) 交通便利,吸引了各民族流動人口在這裏經商和居住,目前這裏有30多個(ge) 民族,是廣州市多民族雜居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街道和社區經常舉(ju) 辦活動,拉近各民族同胞的情感。阿布都熱西提·阿布來提通過活動認識了一戶姓馮(feng) 的漢族困難家庭,他主動資助馮(feng) 家的孩子上大學,兩(liang) 家人成為(wei) 好朋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wei) 抓手,不斷擦亮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靚麗(li) 名片,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少數民族到中東(dong) 部務工經商的越來越多,漢族到邊疆地區開發建設、觀光旅遊、居住生活的不斷增加,各民族在社會(hui) 生活中緊密聯係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

  ——脫貧攻堅取得全麵勝利,56個(ge) 民族共同邁進全麵小康。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閩寧鎮原隆村溫室大棚裏,脫貧戶馮(feng) 秀清正忙著,“靠著好政策,我現在月收入4000多元,日子過得甜著哩!”在福建省的傾(qing) 情幫扶下,閩寧鎮從(cong) 當年地裏不長草的幹沙灘,變成了生機勃勃的金沙灘。閩寧鎮是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生動典範,也是脫貧攻堅給民族地區帶來巨變的縮影之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持續奮鬥,我國民族自治地方420個(ge) 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5個(ge) 自治區和貴州、雲(yun) 南、青海3個(ge) 多民族省份3121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8個(ge) 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書(shu) 寫(xie) 了世界減貧史上的奇跡。

  ——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中華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強。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首部推廣普通話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公益微電影《暖心語》上線展播。該影片講述了廣西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hui) 駐村幫扶工作隊員王成等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組織開展“普通話+技能”培訓活動的故事。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廣西先後舉(ju) 辦109期“普通話+”培訓活動,培訓幹部群眾(zhong) 近1萬(wan) 人次,雙語誌願服務各族群眾(zhong) 1.1萬(wan) 人次。近年來,隨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各地各族群眾(zhong) 提高了交流交往能力,拓寬了獲得現代知識和信息的渠道,生產(chan) 生活便利程度大為(wei) 提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各族群眾(zhong) 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思想基礎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強,形成了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