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梁萬年談“動態清零”:疫情防控關鍵是要以快製快

發布時間:2022-04-24 11:13:00來源: 人民日報

  原標題:以快製快 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訪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家組組長梁萬(wan) 年

  當前,我國疫情仍在高位運行,防控形勢依然嚴(yan) 峻,防控任務仍十分艱巨緊迫。如何看目前的防疫策略?精準防控怎麽(me) 做?記者采訪了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家組組長梁萬(wan) 年。

  堅持“動態清零”,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3月以來,我國疫情發生頻次明顯增加,感染人數快速增長。有人提出,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後,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比例很高,現在的防疫是不是“大動幹戈”?

  “可以肯定地說,目前的疫情防控不是‘大動幹戈’。”梁萬(wan) 年表示,衡量一個(ge) 病毒的嚴(yan) 重程度要綜合考慮傳(chuan) 播力和所導致的重症和死亡。奧密克戎的傳(chuan) 播力遠大於(yu) 流感和此前的新冠病毒毒株。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平均一個(ge) 感染者可以傳(chuan) 播9.5個(ge) 人。從(cong) 病死率來看,全球流感平均病死率為(wei) 0.1%,真實世界數據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平均病死率是0.75%左右,為(wei) 流感的7到8倍,老年人群特別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病死率超過10%,是普通流感的近百倍。

  梁萬(wan) 年說,從(cong) 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老齡人口數量巨大,再加上兒(er) 童等人群脆弱易感,一旦放鬆疫情防控,勢必會(hui) 在短期內(nei) 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出現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人們(men) 出現恐慌,造成醫療資源擠兌(dui) ,正常的醫療服務需求得不到解決(jue) ,形成惡性循環。

  梁萬(wan) 年表示,我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疫理念,並且具備條件和能力堅持“動態清零”。“動態清零”的內(nei) 涵是對傳(chuan) 染源進行有效識別和管理,有效切斷傳(chuan) 播途徑,發現一起、撲滅一起,不讓疫情造成持續性社區傳(chuan) 播和規模性反彈,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防疫是一項係統工程,要以快製快,保障民生

  “動態清零”的精髓是快速、精準。“麵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快、隱蔽性強、潛伏期短等特點,疫情防控的關(guan) 鍵是要以快製快。”梁萬(wan) 年說,如何做到更快?實際上要求我們(men) 保持高度警惕,強化公共衛生係統的應對能力。

  一旦發現疫情,要快速實行圍堵,將疫情傳(chuan) 播控製在最小範圍。做到這一點,不僅(jin) 要快速發現病例和轉運收治,床位、人力、保障物資供給等相關(guan) 的準備也要快,要以更快的速度和病毒賽跑。其次要做到精準,通過核酸檢測和抗原自測,有效、快速鎖定感染者,實行精準管理。

  疫情防控過程中,一些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受到影響,出現生活物資保障不到位、日常就醫渠道不暢等問題。對此,梁萬(wan) 年表示,必須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立行立改,比如要切實保障群眾(zhong) 正常看病就醫需求,防疫措施也要更加人性化、有溫度。

  “防疫是一項係統工程。”梁萬(wan) 年說,疫情防控不僅(jin) 是政府的事,也是全社會(hui) 、個(ge) 人的事,牽涉到方方麵麵,要統籌平衡好疫情防控與(yu) 群眾(zhong) 正常生產(chan) 生活、經濟社會(hui) 發展之間的關(guan) 係。

  進一步做好各方麵的充分準備

  “現在還沒有到能夠放開防控的階段。”梁萬(wan) 年強調,疫情防控措施是根據對病毒的科學認識、疫情特點、波及範圍,以及我們(men) 所具備的抵抗力量等方麵共同決(jue) 定的。

  梁萬(wan) 年說,實踐證明,接種疫苗對預防重症和死亡非常有效。當前,老年人、兒(er) 童的疫苗接種率還不夠高,要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接種率。其次,奧密克戎變異株不是最後一個(ge) 變異株,這是國際科學界的共識。要繼續關(guan) 注、研究變異株的傳(chuan) 播率、致病率等,才能有效調整防疫措施。

  目前,奧密克戎仍然可能是我們(men) 麵對的主要流行毒株。針對奧密克戎的特點,各地要做好準備,包括核酸檢測能力、床位等醫療資源、人力資源、應急管理機製,以及在疫情防控狀況下的生活物資保供、社區管理等。

  “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充分做好準備,我們(men) 一定能夠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梁萬(wan) 年說。

  記者 楊彥帆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