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5.4% 央企運行質量穩步提升
麵對經濟下行壓力,央企迎難而上,運行實現開局穩。
今年一季度,央企實現營業(ye) 收入9萬(wan) 億(yi) 元、利潤總額6179億(yi) 元、淨利潤4723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5.4%、14.6%、13.7%,上繳稅費7348億(yi) 元,同比增長20.9%,運行質量穩步提升。
效益穩定增長
“在鋼鐵市場大幅波動情況下,一季度鞍鋼經營效益穩步提升。”鞍鋼集團總法律顧問、鞍本整合融合推進工作組組長計岩表示,一季度鞍鋼集團利潤總額、淨利潤、鐵精礦產(chan) 量均創曆史同期最好水平。
工業(ye) 企業(ye) 效益穩定增長,是央企開局穩的“定盤星”。一季度,中央工業(ye) 企業(ye) 累計實現淨利潤2984.7億(yi) 元,同比增長23.7%,高於(yu) 央企整體(ti) 增速10個(ge) 百分點。央企原油產(chan) 量、成品油銷售量、發售電量、原煤產(chan) 量、鋼材銷量、造船完工量等實物量指標均實現同比增長。
今年以來,麵對外部環境日趨嚴(yan) 峻、疫情起伏反複等不利局麵,央企將穩增長、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切實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經濟效益穩步增長。一季度,近六成央企淨利潤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央企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179億(yi) 元,同比增長14.6%;累計實現歸母淨利潤2707.1億(yi) 元,同比增長15.5%,效益增長的協調性明顯改善。
運行質量持續改善。一季度,央企研發經費投入1514.2億(yi) 元,同比增長18.9%,比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的增速分別高出3.5個(ge) 和5.2個(ge) 百分點;年化全員勞動生產(chan) 率72.7萬(wan) 元/人,同比增長13%;3月末央企整體(ti) 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65%,穩定在管控線以內(nei) 。
社會(hui) 貢獻進一步彰顯。一季度,央企上繳稅費7348億(yi) 元,同比增長20.9%,明顯高出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利潤總額和淨利潤增速;累計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房地產(chan) )5194億(yi) 元,同比增長4.6%。
央企在重大戰略任務保障和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方麵彰顯了責任擔當,通過基礎支撐、需求牽引、生態合作、資金支持等方式,積極構建大中小企業(ye) 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企業(ye) 發展生態。前不久,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通知,指導央企抓緊抓實抓好房租減免工作,帶動服務業(ye)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抱團取暖。
改革紅利釋放
“企業(ye) 對穩定經濟基本盤起著重要作用。”吉林大學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表示,在嚴(yan) 峻複雜形勢下,央企經濟運行實現穩健開局殊為(wei) 不易。黨(dang) 中央、國務院推出一係列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助企紓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ju) 措,對企業(ye) 應對不利因素衝(chong) 擊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國資央企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積極作為(wei) ,謀劃早、行動快、力度大,取得顯著成效。
工業(ye) 穩則經濟穩。今年2月份,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出台《關(guan) 於(yu) 促進工業(ye) 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幹政策》,圍繞財政稅費、金融信貸、保供穩價(jia) 、投資和外貿外資、用地用能和環境等5個(ge) 方麵提出18項促進工業(ye) 平穩增長的政策舉(ju) 措。中鋼協等相關(guan) 行業(ye) 協會(hui) 負責人普遍認為(wei) ,政策措施有的放矢,能夠有力促進行業(ye) 發展。
中企聯研究員劉興(xing) 國認為(wei) ,央企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工作,極大增強了企業(ye) 競爭(zheng) 力,有力應對來自外部不確定性衝(chong) 擊。
經過多年努力,央企規模實力、質量效益等實現長足進步。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企業(ye) 上榜數量達到143家,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中,央企以及子企業(ye) 有49家,占到了上榜國有企業(ye) 一半以上。
央企實現由大到強轉變,關(guan) 鍵在於(yu) 創新驅動。近日,五礦集團旗下中冶京誠憑借自主研發的高效餘(yu) 熱技術拿下大單。該技術能夠有效助力鋼鐵業(ye) 綠色發展,以單機容量80兆瓦餘(yu) 熱發電項目為(wei) 例,每年可節約電費14.08億(yi) 元,全年減碳約230.4萬(wan) 噸。“縱深推進各項改革舉(ju) 措,讓科技型企業(ye) 發展後勁十足。”中冶京誠常務副總經理張寶嶺表示,2020年以來,企業(ye) 累計開展200多項研發項目。去年,新簽合同額大幅增長,利潤增長逾40%,淨利潤增長110.3%。
中冶京誠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落實見效的縮影。不久前,一項評價(jia) 結果顯示,八成基層員工對本企業(ye) 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的實際成效總體(ti) 表示滿意。
全力攻堅克難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麵臨(lin) 著一些突發因素,央企運營也存在很多困難和挑戰,行業(ye) 企業(ye) 效益出現較大分化,電力企業(ye) 的煤電業(ye) 務受煤價(jia) 高企影響持續虧(kui) 損,航空運輸企業(ye) 受疫情和航油成本上漲影響虧(kui) 損進一步擴大。另外,受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供應鏈不暢、訂單下降等因素影響,汽車、軌道交通、旅遊、商貿等行業(ye) 生產(chan) 經營出現一定困難。
“盡管壓力和挑戰很大,但我們(men) 深知央企保持效益穩增長是使命和責任所在。”國務院國資委秘書(shu) 長彭華崗表示,央企必須堅持年初確定的“兩(liang) 利四率”“兩(liang) 增一控三提高”目標不動搖,堅持既定效益增速不改變。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對今年重點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國務院國資委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郝鵬代表國務院國資委與(yu) 中央企業(ye) 負責人簽訂2022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經營業(ye) 績責任書(shu) 。為(wei) 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實現今年全年目標任務,國務院國資委和央企將以更大力度紮實抓好穩增長和防風險兩(liang) 方麵工作。
“我們(men) 要進一步緊盯目標,層層簽訂責任書(shu) ,立下軍(jun) 令狀,聚焦強供給、拓市場、擴投資、防風險,推動各項提質增效措施落實落地、不斷加力。”彭華崗表示,今年要堅決(jue) 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戰,為(wei) 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