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種草公約”促共治營造良好網絡生態
國家網信辦日前發布2022年“清朗”係列專(zhuan) 項行動十大重點任務,其中“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guan) 、網絡水軍(jun) ”專(zhuan) 項行動要求,進一步聚焦重點平台、環節、版塊和產(chan) 品功能,規範探店“種草”行為(wei) ,加強線索移交和信息共享,健全跨部門跨平台聯動處置機製。今年“清朗”係列專(zhuan) 項行動將探店“種草”行為(wei) 納入治理範圍,以監管部門的“有形之手”強化規範網絡社區秩序,積極回應消費者訴求,引起消費者及各方廣泛關(guan) 注。
互聯網全麵融入人們(men) 生活,社會(hui) 化營銷方興(xing) 未艾,催生了“種草消費”新業(ye) 態——消費者通過社交平台發表對商品和服務的真實感受和意見主張,為(wei) 他人提供“一手”信息和決(jue) 策參考,用成百上千的評論和反饋重新塑造品牌和口碑,改變單向營銷中商家主導的局麵。“種草消費”既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賦權,也有助於(yu) 促進市場良性競爭(zheng) ,讓品牌成長更好服務品質生活。
然而,近年來“種草消費”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失範失序現象,其中最典型的當屬“虛假種草”。“虛假種草”者以發表真實消費感受和意見主張的名義(yi) ,有意對商品和服務進行虛假介紹或誇大宣傳(chuan) ,並對消費者構成誘導和誤導。如果任由“虛假種草”肆虐,必然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無論從(cong) 哪個(ge) 角度看,對“虛假種草”都必須嚴(yan) 加治理,以助力互聯網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為(wei) 落實監管部門的要求,5月6日,生活社區平台小紅書(shu) 發布《社區商業(ye) 公約》,聚焦平台內(nei) 容生產(chan) 、營銷、交易等重點環節,劍指“虛假種草”違規現象,係統表達社區的商業(ye) 規範主張,大力推進社區治理和營造良好社區生態。公約積極響應監管要求,麵向廣大商家宣示鮮明立場,發出“用心創造商品和服務”“確保合作內(nei) 容基於(yu) 真實體(ti) 驗”等係列倡議,厘清“虛假種草”邊界,有助於(yu) 進一步推動商家形成價(jia) 值共識、行動共識,營造良好網絡社區生態。
商業(ye) 公約之“公”,宣示的是真實公平的公共價(jia) 值,凝聚的是誠實守信的商業(ye) 倫(lun) 理,目的是打造符合平台、商家和廣大消費者共同利益的社區公共環境,體(ti) 現了鮮明的“共治”精神。整治“虛假種草”,離不開監管者的“重拳出擊”,離不開平台的規範治理,更離不開消費者的監督和參與(yu) 。就此而論,商業(ye) 公約的出台,無異於(yu) 在專(zhuan) 項治理、自查自糾、優(you) 化算法等之外,豐(feng) 富了內(nei) 容社區治理的方式方法,必將引導廣大商家深刻認識“虛假種草”的危害,是積極響應監管部門和平台號召,構建自覺抵禦不良營銷行徑的共同行動。
以“種草公約”促共建共治,體(ti) 現了平台的主動作為(wei) 。從(cong) “打擊流量造假、網絡水軍(jun) ”,到聚焦“醫美”等具體(ti) 領域;從(cong) 定期發布專(zhuan) 項整治報告,到引入專(zhuan) 業(ye) 機構入駐加強優(you) 質內(nei) 容供給……內(nei) 容社區平台積極落實監管部門部署,深入推進一係列整治行動,傳(chuan) 遞了對各種網絡虛假種草的“零容忍”態度。如果說此前一係列舉(ju) 措重在“治惡”,現在以公約融合、傳(chuan) 遞正確的社區和商業(ye) 價(jia) 值理念,則是重在“揚善”的過程,以此補足良好網絡社區生態“共建共治共享”的短板。
構建良好的網絡社區生態,不僅(jin) 是平台、社區長久生存的基石,也是維護各方共同利益所在。以社區商業(ye) 公約滋養(yang) 健康社區生態乃至文明向上的網絡文化理念,明辨價(jia) 值是非、厘清行為(wei) 邊界,凝聚更多更大的共識,營造良好網絡生態也就有了更加協同一致的目標和行動。(梅致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