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雲健身”出現“人傳人” 你跟劉畊宏跳“本草綱目”了嗎

發布時間:2022-05-10 10:5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一眾(zhong) 健身IP人物快速迭代

  “雲(yun) 健身”出現“人傳(chuan) 人” 你跟劉畊宏跳“本草綱目”了嗎

  今年“五一”小長假,朋友圈裏的“景色”和往年相比大不一樣:一部分人走到戶外,享受露營帶來的愜意;還有一大部分人繼續居家,跟著直播間裏的劉畊宏跳起了“本草綱目”。4月上旬開始,健身直播、跳毽子操似乎成了人們(men) 繞不開的話題,眾(zhong) 多“劉畊宏男孩”“劉畊宏女孩”準時準點在雲(yun) 端“打卡”。

  這幾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反複的影響,健身作為(wei) 消費市場的一環,不斷發生變化,居家場景被充分開發。從(cong) 健身環、健身鏡等黑科技產(chan) 品的推出,健身平台紛紛布局線上課程,到周六野、帕梅拉、劉畊宏等一眾(zhong) 健身IP人物快速迭代,全民“雲(yun) 健身”的風潮火熱掀起。

  不過,隨著“劉畊宏男孩女孩跳進醫院”的話題不斷衝(chong) 上熱搜,許多業(ye) 內(nei) 人士提醒,健身一定要注意訓練強度,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練。

  “雲(yun) 健身”出現“人傳(chuan) 人”,選擇適合的最重要

  “你跳‘本草綱目’了嗎?”90後成都女生林琳發現,身邊朋友們(men) 最近打招呼的問候語變了。她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仿佛一夜之間,劉畊宏成了所有人的健身教練,有時候遠遠看到朋友‘顫顫巍巍’走來,就知道她昨天跳操了”。

  在林琳看來,被網友戲稱的“人傳(chuan) 人”式的跟練現象,儼(yan) 然成了年輕人的“社交新方式”。作為(wei) 健身愛好者,林琳一有時間也會(hui) 跟著劉畊宏的直播進行鍛煉。

  “在劉畊宏爆火之前,各大平台已湧現出了不少網紅健身博主,課程多種多樣。要選擇自己能夠堅持跟下來的、喜歡的課程,有規律地訓練。不必苛求自己,畢竟健身是一件能夠令自己釋放壓力的事情。”林琳說。

  其實,早在劉畊宏之前,被稱為(wei) “人形AI”的國外健身博主帕梅拉,就在國內(nei) 掀起過一股跟練風。分享跟練課程,也讓不少線下的健身教練和健身愛好者轉戰網絡,成為(wei) 粉絲(si) 眾(zhong) 多的健身博主。有意思的是,今年“五一”小長假,在一些平台推出的“全民健身計劃”中,武大靖、任子威、蘇炳添等奧運會(hui) 冠軍(jun) ,也開始參與(yu) 其中,帶著大家一起健身。

  “雲(yun) 健身”席卷社交平台,顯然是一片紅海。

  越來越多的明星、運動員和健身博主免費授課,仿佛給了大家“動起來”的理由。跟著Keep課程跳繩,去線下搏擊館練拳,在北京工作的楊小逸高興(xing) 地曬出了健身成績單:5個(ge) 月減重30斤。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3月初從(cong) 原公司離職後,“雲(yun) 健身”讓她擁有了很多快樂(le) 。

  雖然沒有跟練劉畊宏的“毽子操”,但楊小逸也會(hui) 在社交平台尋找適合自己的健身博主。她在篩選跟練課程時,會(hui) 格外注意博主們(men) 發布的個(ge) 案和留言評論,“一般會(hui) 驗證下課程是否科學,也會(hui) 看博主背後的利益鏈條,如果博主隻是為(wei) 了帶貨,運動不適合自己,就會(hui) 排除掉”。

  一位不願具名的健身從(cong) 業(ye) 者提醒說:“不可忽視的亂(luan) 象是,一些博主為(wei) 了追求流量,迎合市場,把一些動作效果吹捧得過於(yu) ‘神話’。回歸初心,健身博主推薦的應當是自己擅長的運動領域,給予喜愛你的人以專(zhuan) 業(ye) 的指導,讓大家能夠愛上運動,不會(hui) 受傷(shang) ,且享受到運動的快樂(le) 。”

  擁有百萬(wan) 粉絲(si) 的B站運動健身UP主“劉逗逗不怎麽(me) 逗”建議,健身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身體(ti) 情況,量力而行;健身期間,也要適當學習(xi) 一些健身科普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分辨和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博主和運動方式,“運動健身要慢慢來,急不得”。

  “雲(yun) 健身”也要有“幹貨”,也能為(wei) 線下健身培養(yang) 用戶

  因為(wei) 手術後複健期接觸健身,運動成了劉逗逗的日常習(xi) 慣。成為(wei) 專(zhuan) 職健身UP主前,她做了7年的健身教練。劉逗逗坦言,她喜歡在線下和學員麵對麵交流的感覺。

  “直到2021年年初,因為(wei) 聲帶受傷(shang) ,在家休養(yang) 期間才嚐試把平時自己跳舞和訓練的視頻分享到各個(ge) 平台上,沒想到收獲了很多的關(guan) 注。”兩(liang) 個(ge) 多月後,劉逗逗選擇了“主攻”線上。

  沒有了線下健身麵對麵的氛圍感,線上課程的內(nei) 容如何吸引年輕人喜歡,顯得尤為(wei) 重要。劉逗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很反對“速成”和身材焦慮,更希望在線上課程中傳(chuan) 遞更多情緒價(jia) 值。

  “比如,讓大家覺得運動健身其實也可以很快樂(le) ,運動也可以融入大家喜歡的舞蹈和音樂(le) ,還可以讓你在工作生活中變得更加積極、有勁兒(er) ”。讓她開心的是,“劉畊宏的健身直播間其實也在為(wei) 大家提供情緒價(jia) 值,這值得更多人看到。健身並不隻是為(wei) 了美,還可以是快樂(le) 、解壓,尤其是在居家模式下,或許更需要情緒的釋放”。

  “早期製作的跟練視頻更像是‘翻譯官’,幫助大家做口令上的引導、安全提示和動作講解等。但翻譯跟練動作的視頻誰都可以做,我還是要做自己的原創內(nei) 容。”劉逗逗坦言,相比其他博主,她的課程“比較小眾(zhong) ”,並不會(hui) 有高強度的動作,都是自己也很喜愛的健身燃脂舞。不過,她也會(hui) 根據網友的建議,編排更多有意思的課程。

  閆帥奇做過兩(liang) 年健身教練,又在Keep平台擔任過課程設計師,如今他已成為(wei) 一名粉絲(si) 近200萬(wan) 的運動UP主。他觀察到,疫情暴發以來,在健身房無法營業(ye) 的時候,很多健身教練轉向線上,也有一部分做得好的教練成了全職博主。

  針對課程受眾(zhong) 大多為(wei) 男性用戶,他把自己的課程按照減脂、練單個(ge) 部位、體(ti) 態調整、居家可練、新手適用等進行分門別類。在他看來,“做運動課程和做品牌一樣,內(nei) 容一定要有側(ce) 重點,不可能麵向所有人群。要把自己麵向的受眾(zhong) 人群的需求摸透,根據需求有針對性地推出響應內(nei) 容,同時也要講解大家需要的‘幹貨’,以及安全訓練的提示”。

  今年年初開始,劉逗逗明顯感覺到,身邊的很多健身教練都在試水自媒體(ti) ,也有機構邀請她進行自媒體(ti) 運營的分享和培訓。在她看來,“雲(yun) 健身”的風靡,不僅(jin) 使得線上課程內(nei) 容更加豐(feng) 富、優(you) 質,喜愛健身的人也越來越多,還將促進健身行業(ye) 的發展。

  “或許有一部分人會(hui) 更喜歡線上課程,但也會(hui) 有一部分人通過線上課程養(yang) 成了健身習(xi) 慣,疫情過後,他們(men) 會(hui) 轉向線下健身,為(wei) 線下健身場所帶來引流。更重要的一點是,線上優(you) 質課程內(nei) 容越來越多,也將倒逼線下健身教練要更加專(zhuan) 業(ye) 。”閆帥奇也認為(wei) ,線上優(you) 質課程的增多,將促進健身行業(ye) 更好地發展,“居家健身的人越多,等疫情過後,願意去線下健身的人也會(hui) 越來越多”。

  在北京經營一家健身館,讓王麗(li) 萍覺得很有意思的是,“盡管疫情反複,館內(nei) 學員也會(hui) 日常跟著健身博主鍛煉,但他們(men) 也迫切希望能夠到線下場館訓練。大家在一起揮汗如雨、你拚我比的感覺和氛圍,是線上直播無法達到的。”不過,她也看到了健身市場從(cong) 線上到線下的激烈競爭(zheng) ,“挺過疫情,我們(men) 也會(hui) 繼續提升課程和服務,和健身大行業(ye) 一起飛速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