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生豬企業需增強跨周期預判

發布時間:2022-05-10 14:00: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日,有兩(liang) 條關(guan) 於(yu) 生豬企業(ye) 的新聞引人關(guan) 注。一是多家上市豬企發布4月份主要產(chan) 品銷售情況,豬價(jia) 環比有所上漲,但同比仍處於(yu) 低位。二是預製菜走紅,引來多家頭部豬企試水。在生豬行情低迷的情況下,養(yang) 殖企業(ye) 紛紛加大食品行業(ye) 布局。

  高額利潤和深度虧(kui) 損是豬周期的AB麵,背後的關(guan) 鍵是豬價(jia) 。始於(yu) 2018年下半年的非洲豬瘟疫情和一些地方的限養(yang) 禁養(yang) 政策,造成了2019年和2020年國內(nei) 生豬供應緊缺。豬價(jia) 一路上漲,出欄一頭生豬利潤最高時可達3000元,大小養(yang) 殖企業(ye) 賺得盆滿缽滿。行情上來的時候,各類資本蜂擁而入,小型養(yang) 殖戶多了,大豬企也開始擴張。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hui) 飛。”然而,風過後呢?對豬企來說,能不能把握住行業(ye) 的周期性尤為(wei) 關(guan) 鍵。有經驗的養(yang) 殖企業(ye) 大多知道豬周期,也明白背後的風險,但現實中對豬周期走勢及同行市場行為(wei) 的精準預判並不容易。受生豬生產(chan) 周期長、鮮食豬肉保存期短、市場自發調節滯後影響,生豬生產(chan) 和市場很難完全匹配,企業(ye) 難以避免出現階段性虧(kui) 損。而一旦市場下行,不同企業(ye) 的管理水平、抗風險能力差異就會(hui) 體(ti) 現出來。

  越是行業(ye) 火熱的時候,企業(ye) 越要警惕風險;越是行業(ye) 低迷的時候,企業(ye) 越不能喪(sang) 失信心。2021年6月份,全國生豬生產(chan) 提前半年完全恢複,有關(guan) 部門就開始向社會(hui) 發布生豬產(chan) 能過剩的預警,但生豬出欄仍在慣性增加,養(yang) 殖出現虧(kui) 損。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按出欄量加權平均計算,每出欄一頭生豬有564元利潤。可見,全國算大賬,養(yang) 豬業(ye) 去年還是賺錢的。隻是企業(ye) 間分化差異明顯,那些盲目擴張、過度投資的企業(ye) 明顯吃虧(kui) 。

  眼下,生豬價(jia) 格已結束此前連續16周下跌態勢,處於(yu) 回升階段,預計三季度生豬養(yang) 殖有望扭虧(kui) 為(wei) 盈。但是,豬肉消費、進出口等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對於(yu) 豬企來說,現階段應按照正常生產(chan) 規律生產(chan) ,不要壓欄,也不要過度淘汰能繁母豬,保持生產(chan) 平穩。同時,做好精細化管理,包括對飼料成本的管控、對生豬疫病的防治、對新增投入的權衡、對智慧養(yang) 殖的選擇。

  企業(ye) 的發展從(cong) 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對於(yu) 身處生豬這個(ge) 周期性行業(ye) 的企業(ye) ,隻有尊重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培育自身跨周期和逆周期發展能力,打造差異化產(chan) 品和核心競爭(zheng) 力,有序擴張,才能走得更遠。(作者:喬(qiao) 金亮)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