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冬奧會後,冰雪經濟如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2-05-10 13:57:00來源: 光明日報

  冬奧會(hui) 後 冰雪經濟如何高質量發展

  【專(zhuan) 家點評】

  隨著北京冬奧會(hui) 的結束,其帶動的冰雪經濟消費熱潮會(hui) 不會(hui) “偃旗息鼓”,成為(wei) 短期現象?如果從(cong) 賽前、賽中和賽後三個(ge) 階段來係統地看,那冬奧會(hui) 這類國際大型體(ti) 育賽事的帶動效應顯然不會(hui) 是一個(ge) 短期現象。從(cong) 賽前看,國家統計局的調查顯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hui) 以來,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冰雪運動參與(yu) 人數達到3.46億(yi) 人。從(cong) 賽中看,中國旅遊研究院預計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遊人數達3.05億(yi) 人次,冰雪休閑旅遊收入達3233億(yi) 元。從(cong) 賽後看,作為(wei) 《奧林匹克2020議程》頒布後第一屆從(cong) 籌辦初期就開始全麵規劃管理奧運遺產(chan) 的奧運會(hui) ,北京冬奧會(hui) 的遺產(chan) 利用效益最大化有保障。一方麵,作為(wei) 有形奧運遺產(chan) ,冬奧場館賽後利用有很好的規劃和方案,也會(hui) 對利用績效進行持續評估;另一方麵,作為(wei) 無形奧運遺產(chan) ,冰雪旅遊消費的社會(hui) 認知已經普遍形成。這種消費需求的持續釋放和政府政策的持續推動,必將繼續促進冰雪運動的普及和冰雪旅遊的深化發展。

  實際上,冬奧會(hui) 賽事轉播期間,冰雪健兒(er) 的優(you) 異表現在社交媒體(ti) 中形成討論熱潮,極大地調動了人們(men) 參與(yu) 冰雪運動、冰雪旅遊的欲望。冬奧會(hui) 完成了一場社會(hui) 意義(yi) 上的冰雪認知教育,為(wei) 我國冰雪旅遊持續發展奠定了最為(wei) 堅實的市場基礎。

  冬奧會(hui) 給我國冰雪旅遊產(chan) 業(ye) 帶來三方麵的啟示。第一,隨著我國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人們(men) 對旅遊需求的偏好在變化,類似冰雪旅遊這類技能型旅遊的需求在不斷積聚能量,其迸發所需要的就是像冬奧會(hui) 這樣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標誌性事件,這種標誌性事件所產(chan) 生的認知引導作用和營銷推廣價(jia) 值是巨大的。第二,推動冰雪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點依然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隨著冬奧會(hui) 的成功申辦和舉(ju) 辦,各地在冰雪運動、冰雪旅遊場館建設方麵取得了巨大進步,從(cong) 而為(wei) 人們(men) 冰雪旅遊需求的釋放構建了供求適配的實現機製。第三,冬奧會(hui) 除了越野滑雪、速度滑冰這些老牌項目外,也在不斷增加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等新項目來吸引青少年對冰雪運動的關(guan) 注。冰雪旅遊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亟須通過產(chan) 品創新、營銷創新、服務創新不斷擴大青少年群體(ti) 的參與(yu) 積極性,為(wei) 冰雪旅遊發展持續注入發展活力。

  作為(wei) 一項具有明顯季節性特點的旅遊消費,冰雪旅遊的淡季往往在夏季。“冬季一票難求、夏季一客難求”盡管有點誇張,但如何從(cong) “一季養(yang) 三季”轉向“一季帶三季”、如何盡最大努力做好淡旺季均衡發展,是長期困擾很多滑雪場的難題。

  不過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一方麵,越來越多區域修建了室內(nei) 冰場和雪場,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自然條件對冰雪運動的影響。冰雪運動室內(nei) 化發展意味著更高的場館使用效率,這為(wei) 冰雪旅遊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麵,我國“金針菇”形狀旱雪處於(yu) 全球領先地位,通過架設霧化管道做“雪麵霧化”後很接近自然雪道效果。室外旱雪技術的發展為(wei) 滑雪場的冬夏使用場景自由切換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因此,隨著裝備技術的進步、冰雪消費意識的覺醒、戶外運動需求的增長,冰雪旅遊將不再是冬季的“專(zhuan) 利”、北方的“專(zhuan) 利”,南北並進的格局將進一步形成。

  可以預見,通過技術的創新、消費的深化,人們(men) 的冰雪熱情不會(hui) 因為(wei) 冬奧會(hui) 的結束而消退,反而會(hui) 因為(wei) 冬奧會(hui) 的舉(ju) 辦而迎來新的發展周期。冬奧會(hui) 不僅(jin) 留下了“雪飛燕”“雪如意”“冰絲(si) 帶”等可用於(yu) 國際賽事的重要場館類遺產(chan) ,還沉澱了很多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技術。這為(wei) 提高冰雪場館的區域適應性、季節適應性、市場適應性創造了全新的條件。高速大運量脫掛式客運索道技術、零攝氏度以上人工造雪和儲(chu) 雪一體(ti) 化技術、二氧化碳製冷技術等技術上的突破和壓雪車等設施設備逐步實現國產(chan) 化,都必將進一步降低冰雪運動的成本,讓更多人能夠滑得起冰、滑得起雪,讓冰雪運動成為(wei) 一項大眾(zhong) 性甚至是日常性的休閑運動。

  當然,也要客觀地認識到,雖然我國有“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但滑雪人次不等同於(yu) 滑雪人口。與(yu) 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滑雪人口滲透率還比較低。要想進一步提升我國滑雪人口的滲透率、增加滑雪人口的基數,還有賴於(yu) 建立體(ti) 係更完整、供求更匹配、運行更有效的冰雪旅遊產(chan) 業(ye) 生態。

  冰雪旅遊的高質量發展,不隻是建幾個(ge) 滑冰場、滑雪場那麽(me) 簡單。規範的冰雪運動學校、專(zhuan) 業(ye) 的冰雪運動教練、優(you) 質的冰雪運動服務、配套的冰雪旅遊業(ye) 態、便利的冰雪消費環境、豐(feng) 富的冰雪運動賽事、持續的冰雪旅遊戰略、完善的冰雪旅遊政策都是我國冰雪旅遊高質量發展需要著力重視的。

  此外,冰雪旅遊高質量發展還與(yu)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密切相關(guan) 。在過去的兩(liang) 年,新冠肺炎疫情嚴(yan) 重衝(chong) 擊了旅遊業(ye) 。因為(wei) 自身存在季節性,冰雪旅遊更是深受疫情影響。眼下,冰雪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不得不考慮以下幾個(ge) 方麵問題:第一,要在下一個(ge) 滑雪季到來之前盡最大努力為(wei) 冰雪旅遊企業(ye) 做好紓困工作。隻有擁有足夠數量的市場主體(ti) ,冰雪旅遊產(chan) 業(ye) 才有持續發展的供給保障。第二,冰雪旅遊企業(ye) 要處理好、平衡好量價(jia) 關(guan) 係。第三,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要集中力量開辟周邊市場、近程市場,尤其是加大大數據賦能和社交媒體(ti) 應用,提高營銷的針對性。第四,要充分利用疫情防控下出境受限的時間窗口,最大限度吸納原有出境滑雪群體(ti) 並爭(zheng) 取穩定住這些群體(ti) 的消費,應對跨境自由流動後境外冰雪旅遊目的地的競爭(zheng) 。

  從(cong) 冰雪旅遊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上看,近期要做好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建設,優(you) 化跨地區跨部門的協調推動機製,推動產(chan) 業(ye) 鏈延伸、季節性協同、世界性影響、高質量發展,將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建設成為(wei) 以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旅遊為(wei) 重點的創新示範帶、融合發展帶、民生促進帶、區域協同帶。

  (作者:厲新建,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首都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