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勞動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發光

發布時間:2022-05-10 14:08:00來源: 錢江晚報

  勞動課程改革的意義(yi) ,怎麽(me) 估量都不會(hui) 嫌大!我個(ge) 人對勞動教育的認知是:為(wei) 了讓每一個(ge) 學生都發光。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個(ge) 人,專(zhuan) 注於(yu) 他喜歡而又擅長的事情的時候,會(hui) 不自覺地呈現出平時所沒有的那種自信,整個(ge) 人會(hui) 煥發出一種光芒。此刻,勞動對於(yu) 他,是一項自主的、自由的活動。人隻有在自主、自由而非被迫、被役使的時候,才有創造的熱情與(yu) 衝(chong) 動。

  那麽(me) ,我們(men) 怎麽(me) 知道自己擅長幹什麽(me) ?不擅長幹什麽(me) ?很簡單,去勞動,去嚐試,各種事情都去做一做,嚐試嚐試。當你認真地去做,去嚐試,不是淺嚐輒止,而是堅持做一段時間,積累了一些體(ti) 驗,你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麽(me) 樣的工作,自己對什麽(me) 事情特別有興(xing) 趣,然後繼續做這個(ge) 自己有興(xing) 趣的事情,看看能做到多好——這個(ge) 過程的意義(yi) 是什麽(me) ?是為(wei) 了今後找工作方便?是確定今後的職業(ye) 方向嗎?要說是,也可以,但是,這個(ge) 過程有更大的意義(yi) :了解自己,發現自己!隻有了解自己,發現自己,才能建立自信。這對人的一生至關(guan) 重要!

  與(yu) 語文數學等一般性知識教育不同,勞動教育需要受教育者全身心的投入,它調動起人的肢體(ti) 、各種感官乃至整個(ge) 神經係統一起參與(yu) ,它對人的刺激(“刺激”在此處為(wei) 心理學名詞)是全方位的,人的反應必然也是全方位的;這是人的各個(ge) 係統協調配合的過程,是一般性的知識教育所不具備的,因此也是知識教育課程所不能替代的。

  但是,學生要獲得上述勞動感受,是有條件的,即不能用“標準答案”去限製學生的嚐試熱情。長期以來,我們(men) 的孩子接受的訓練是如何接近標準答案,是費心揣摩出題者的“標準”思路,這是一種服從(cong) 訓練,即馴化,而非創造力的培育。自由創造,是從(cong) 自由嚐試開始的,如果學習(xi) 階段就接受“標準化教育”,那麽(me) ,這是工具化教育。人在工具化狀態中,不可能有創造的熱情。

  這次教育部發布的《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wei) 不同年齡的學生安排了非常豐(feng) 富的勞動項目:從(cong) 比較簡單的收納、整理到比較複雜、需要技藝的烹飪、木工等;農(nong) 業(ye) 方麵,有動植物的養(yang) 殖、種植;工業(ye) 方麵有家用電器的使用與(yu) 維修,都需要一定的專(zhuan) 業(ye) 知識,這為(wei) 學生提供了豐(feng) 富多彩的嚐試機會(hui) ,通過這些平台,他們(men) 可以用自己的身心體(ti) 驗世界,了解自己,發現自己,從(cong) 而豐(feng) 富自我,充實自我。勞動在這裏體(ti) 現了最高的價(jia) 值:就是馬克思所說的人的自由發展。人在自由的時候,他就是一個(ge) “發光體(ti) ”。

  本報評論員 戎國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