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柔情 金盾護民——戰“疫”中的公安幹警
新華社上海5月10日電 題:鐵骨柔情 金盾護民——戰“疫”中的公安幹警
新華社記者朱翃、蘭(lan) 天鳴
病毒來勢洶洶,抗疫眾(zhong) 誌成城。在此輪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5.2萬(wan) 名公安幹警全力以赴,到社區裏弄、醫院方艙,與(yu) 廣大醫護人員、防疫工作者和誌願者並肩戰鬥。金色盾牌築起抗擊疫情的“防火牆”,積極為(wei) 市民群眾(zhong) 排憂解難。
化身“全能戰士”
“vc、b6各一份,5%葡萄糖補充!”4月中旬的一個(ge) 中午,室外氣溫超過30攝氏度,一名身著防護服的誌願者在物資轉運工作中暈倒在寶山區湄浦路某小區門口。上海寶山公安分局寶楊派出所社區民警周善振獲悉後立刻從(cong) 居委會(hui) 趕來,發現這名誌願者嘴唇紫青、全身顫栗。
周善振第一時間發動社區幫困先鋒隊尋找葡萄糖、平衡鹽溶液等藥品,並組織人員將其轉移至室內(nei) 平臥,用濕毛巾和風扇降溫,10分鍾後這名誌願者身體(ti) 狀態逐漸恢複。
抗疫的特殊時刻裏,不少公安幹警化身“全能戰士”。化解險情、送醫上門、保障物資等不同的工作場景中,都能看到公安幹警的身影。曾有23載軍(jun) 旅生涯的周善振,既有過硬的軍(jun) 醫技術,還有消防本領,自3月31日進駐寶地綠洲小區以來,贏得了3000餘(yu) 名轄區居民的點讚。
小區內(nei) 一位72歲的老先生腳部骨折傷(shang) 口需要拆線,卻遇到了封控。醫療資源有限,老人家屬為(wei) 此焦躁不安。這時,老人的女兒(er) 想到了社區民警,於(yu) 是打電話求助。周善振接到電話後,安慰說:“不要慌張,我曾做過軍(jun) 醫,如果老人家不介意,我來給你父親(qin) 拆線!”
“特殊情況隻能特殊處理,就地取材也能解決(jue) 問題。”誌願者化妝包裏的剪子、鑷子,居委會(hui) 便民醫療箱裏的紗布……在周善振的發動下,很快湊齊了一套應急的拆線裝備,他還找到一名護士誌願者一同上門。在仔細翻看病例後,他們(men) 以嫻熟的手法幫老人拆了線。
做居民的貼心人
“顧警官,我感覺好多了,我不再想要離開(世界)了。”5月9日,上海閔行公安分局浦錦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顧曉芬在回訪中聽到這句話,眼眶一下子濕潤了。一度想輕生的抑鬱症患者董先生,能在長時間居家隔離的狀態下走出陰霾,實屬不易。
幾周前的一個(ge) 下午,正在值班的顧曉芬接到一則男子揚言跳樓的警情。從(cong) 這一波疫情開始,董先生已數次和鄰居說要帶著8歲孩子跳樓自盡的話,顧曉芬和鄰居也一直進行勸阻。當時,顧曉芬自忖“得趕緊想辦法”。
她趕緊聯係在外出差的董太太,得知其無法返滬後,隨即製定了多步“營救計劃”,並通過自己的微信群“點兵點將”。令她沒想到的是,這竟拉開了一張曆時一個(ge) 多月的社區“營救網”。
生命之重,分秒必爭(zheng) 。顧曉芬除了做好聯係專(zhuan) 科醫院、開具出門證等準備工作外,還協調同小區的淩先生陪同就醫;聯係當事人的好友顧先生前來陪夜;小區居民張老師主動表示願意提供心理谘詢服務……在10多位小區居民和醫生的愛心“接力”下,董先生慢慢走出“陰霾”,沐浴生活的陽光。
顧曉芬告訴記者:“我感覺很受鼓舞,整個(ge) 過程中,是每一位積極伸出援手的居民感動了我。正是因為(wei) 所有參與(yu) 者的溫暖,才融化了患者心頭的‘堅冰’,而我隻不過是這份溫暖的‘催化劑’。”
關(guan) 注“沉默的少數”
“陳伯伯,別出來了,口罩戴好,鼻子不要露出來,快點回去!”
“啊?我透透氣呀,家裏實在憋得難受。”
“外麵危險,實在要透氣,可以站在家裏陽台上。”
這樣的勸說,上海徐匯公安分局徐家匯派出所社區民警王瑞芳每天都要說好幾次。他所管轄的南丹南村小區,既是一個(ge) 老式小區,也是一個(ge) “老人”小區——5000餘(yu) 位居民中,8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400多人。疫情封控剛開始,老人們(men) 還比較配合,足不出戶。封控時間一長,部分老人在家覺得煩悶,免不了王瑞芳一次次當麵提醒。
有的老人喜歡出門,也有老人因為(wei) 身體(ti) 原因從(cong) 來不出門,但他們(men) 也是不可忽視的關(guan) 懷對象。“雖說我們(men) 都在說足不出戶,但對於(yu) 這些‘不出門’的老人,我們(men) 還是要多上門關(guan) 注,決(jue) 不能忽視‘沉默的少數’。”王瑞芳說。
小區裏大多數獨居老人都訂了居家養(yang) 老餐,疫情期間,餐食都由誌願者送上門,王瑞芳特別關(guan) 照誌願者也要借此問問老人的身體(ti) 情況或其他需求。80多歲的李老伯坐著輪椅獨居在家,聽老人說好久沒喝牛奶了,王瑞芳就自己掏錢幫老人買(mai) 了兩(liang) 大瓶鮮奶送上門。
出生於(yu) 1962年的王瑞芳,自己也是半個(ge) 老人了,膝蓋、腰椎和頸椎都有毛病。疫情期間,居民區負責人因密接被隔離,社區工作一度麵臨(lin) 停擺。危難之際,即將退休的王瑞芳挺身而出,“這是我退休前的一場大考,決(jue) 不會(hui) 讓大家失望!”
從(cong) 幫助搬運物資到上門送飯送藥,從(cong) 維持核酸檢測秩序到協助小區消殺,王瑞芳身處抗疫一線,從(cong) 沒叫過一聲苦。難得有休息時間,就拿起電話給孤老打電話、拉家常,幫助老人們(men) 做“心理按摩”。老人們(men) 都半開玩笑地說,疫情期間,自己的“小棉襖”還不如王瑞芳這位“老棉襖”。
從(cong) 周善振、顧曉芬到王瑞芳,他們(men) 既是5.2萬(wan) 名上海公安民警的縮影,也是他們(men) 中的優(you) 秀代表。此外,還有高速公路口24小時值守、不避風雨的幹警;化身“大白”進駐方艙的幹警;雷霆出擊,打擊疫情期間哄抬物價(jia) 等違法犯罪行為(wei) 的幹警……他們(men) 鐵骨柔情,用不畏艱難、衝(chong) 鋒一線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公安為(wei) 人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