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天津推出24項措施 助力企業盡享RCEP政策紅利

發布時間:2022-05-12 14:5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天津5月12日電 (楊子煬)近日,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高質量落實《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的《若幹措施》,從(cong) 貨物貿易、招商引資、境外投資、服務貿易、跨境電商、國際合作、金融服務等方麵提出24項具體(ti) 措施,助力天津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加快適應更加開放的區域市場,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若幹措施》提到,天津將為(wei) 進出口企業(ye) 提供關(guan) 稅籌劃等谘詢服務,指導企業(ye) 充分享受優(you) 惠關(guan) 稅,使其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結合產(chan) 業(ye) 特點,推動擴大天津精細化工、紡織服裝、家具、金屬製品、中藥材等優(you) 勢產(chan) 品出口,並擴大汽車零部件、通用機械設備、計量檢測分析儀(yi) 器、中高端鋼材、醫療器械等實施關(guan) 稅減讓的產(chan) 品進口。並鼓勵企業(ye) 用好區域原產(chan) 地累積規則,指導企業(ye) 用足用好原產(chan) 地自主聲明便利化措施。

  據悉,RCEP於(yu) 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前4個(ge) 月,天津海關(guan) 簽發了約980份RCEP原產(chan) 地證書(shu) ,涉及出口貨值3.5億(yi) 元;同期,天津關(guan) 區RCEP項下享惠進口貨值達11.5億(yi) 元,可享受關(guan) 稅減讓近2000萬(wan) 元。

  通過RCEP,我國與(yu) 日本首次達成了雙邊關(guan) 稅減讓安排。天津海關(guan)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天津對RCEP貿易夥(huo) 伴累計進出口687.4億(yi) 元,其中,與(yu) 韓國和日本的貿易額占比達50.5%。根據《若幹措施》,天津將擴大對日貨物貿易規模。針對關(guan) 稅減讓幅度較大的商品,建立進出口重點商品和企業(ye) 清單,擴大優(you) 勢產(chan) 品進出口規模。

  與(yu) 此同時,天津將完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擴大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維修、離岸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規模。支持企業(ye) 借助跨境電商平台等拓展國際市場,圍繞汽車及零部件、自行車、地毯等天津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鼓勵傳(chuan) 統企業(ye) 利用線上營銷手段完成品牌化、數字化轉型,提升品牌市場認知度和產(chan) 品附加值。

  RCEP為(wei) 服務業(ye) 領域擴大開放帶來機遇。天津將支持有條件的企業(ye) 赴RCEP成員國拓展投資合作,利用好RCEP關(guan) 稅待遇差距以及部分國家的成本優(you) 勢。《若幹措施》提出加快推進與(yu) 日本在特色項目方麵的合作,引進特色康養(yang) 產(chan) 品製造項目,高水平建設中日(天津)健康產(chan) 業(ye) 發展合作示範區,將其發展為(wei) 健康產(chan) 業(ye) 創新區、健康生活先行區、國際合作示範區。同時,發揮天津在蔬菜、水稻和畜禽種業(ye) 的科技優(you) 勢,引導天津企業(ye) 在東(dong) 盟成員國建立農(nong) 業(ye) 科技試驗示範基地,促進農(nong) 業(ye) 企業(ye) 、產(chan) 品和技術“走出去”。

  依托自貿試驗區,天津將構建中日韓自貿區戰略先導區。對接我國在RCEP中對日本和韓國投資、檢驗結果國際互認、原產(chan) 地聲明製度、服務貿易、跨境電商、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方麵的相關(guan) 承諾,在天津自貿試驗區率先開放和創新,為(wei) 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進行風險壓力測試。並加強與(yu) 日本、韓國相關(guan) 地區和仁川等特殊經濟區域在醫療美容、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方麵的合作,打造國內(nei) 國際雙向循環的資源配置樞紐,促進中日韓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和分銷網絡的調整和重塑。

  天津還在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完善金融服務體(ti) 係、完善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方麵推出了係列措施。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何智能表示,立足天津的產(chan) 業(ye) 、貿易、政策等優(you) 勢,《若幹措施》將推動天津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同時有助於(yu) 加快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