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級工”製度新在哪裏?將給技術工人帶來哪些紅利
打破成長“天花板”,提高技能“含金量”,這項事關(guan) 2億(yi) 人的新製度牽動人心——
“新八級工”製能給技術工人帶來哪些紅利?
本報記者 王維硯
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技術職務,補設學徒工——“新八級工”時代來了。
近日,人社部製定出台《關(guan) 於(yu) 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的意見(試行)》,將原有的“五級”技能等級延伸為(wei) “八級”,形成由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構成的“新八級工”職業(ye) 技能等級序列,並建立與(yu) 等級序列相匹配的崗位績效工資製。
截至2021年底,我國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2億(yi) 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wan) 人。
“新八級工”製度新在哪裏?將給技術工人帶來哪些紅利?這項事關(guan) 2億(yi) 人的新製度牽動著人們(men) 的心,也承載著對重塑工人榮光的期待。
“新八級工”新在哪裏?
“一人當工人,養(yang) 活全家人。工資比廠長還要高。”在55歲的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鹿新弟記憶裏,從(cong) 前的“八級工”受尊重、有聲望,幾乎是“神”一般的存在。
20世紀50年代~80年代,“八級工”是伴隨我國工資等級製度建立起來的技能等級體(ti) 係。當時,按勞動複雜程度和技術熟練程度將工資分為(wei) 八個(ge) 等級,“八級工”不僅(jin) 成了頂級工匠的代名詞,也影響了幾代像鹿新弟這樣的青年人的職業(ye) 選擇。
中國職業(ye) 技術教育學會(hui) 副會(hui) 長陳李翔告訴記者,“八級工”製度到了後期,由於(yu) 無法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不能真實反映技能水平和貢獻程度,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借鑒國際勞工組織標準,建立起初、中、高三級技能等級結構,並在高級工之上設立技師、高級技師技術職務。此後,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五級工”的職業(ye) 技能等級製度逐步確立,沿用至今。
“人們(men) 把此次新出台的技能等級製度稱為(wei) ‘新八級’,體(ti) 現出對重塑‘八級工’時代工人榮光的向往,但是在技能等級的能力內(nei) 涵上,‘新八級’並不是‘老八級’的翻版。”陳李翔強調,“新八級”是在新技術環境、新工作現場中“生長”出來的、更高水平的技能評價(jia) 體(ti) 係。
對於(yu) 新技術、新設備對技能水平的新要求,徐州工程機械技師學院教學總監蔣煒深有感觸,“隻會(hui) 一個(ge) 工種,隻會(hui) 操作一種設備已經當不了好工人,需要在傳(chuan) 統技能基礎上進行升級、疊加。”
陳李翔認為(wei) ,智能製造生產(chan) 設備的應用普及產(chan) 生了全新的工作現場,對技術工人有了生產(chan) 線係統集成、現場管理、設備裝調運維等全新的技能要求,在“五級工”基礎上向上延伸的特級技師、首席技師,就是為(wei) 滿足這種複合型技能需求而產(chan) 生的新技能等級。
成長“天花板”被打破
事實上,工人成長發展的“梯子”早已不夠高。
2021年9月,人社部啟動特級技師評聘試點工作。自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評出全國首批80位特級技師後,山東(dong) 、江蘇、福建、河南、安徽等地均評出了各地的首批特級技師。
“金牌教練”蔣煒就是江蘇省首批獲評的29位特級技師之一。2004年8月23日,蔣煒進入徐州工程機械技師學院成為(wei) 實訓教師。2005年,他在全國首屆“振興(xing) 杯”青年職業(ye) 技能大賽江蘇省選拔賽中獲得工具鉗工組第一名,因此破格獲得工具鉗工高級技師技能等級資格,當時他隻有24歲。
2011年,為(wei) 適應新技術新要求,29歲的蔣煒考取了裝配鉗工高級技師。這時,手握兩(liang) 個(ge) 高級技師證書(shu) 的蔣煒在技能序列中已經“頂格”,沒有了晉級空間。
在職業(ye) 發展中過早地頂到“天花板”,這也是此前高技能人才普遍麵臨(lin) 的“成長煩惱”。據統計,30位第十五屆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的平均年齡約為(wei) 48歲,均為(wei) 高級技師,此時他們(men) 距離退休還有十幾年。
“新八級工”製度政策出台的初衷之一,就是打破技術工人成長的“天花板”“隱形門”,暢通成長通道。
獲評特級技師後,蔣煒感到動力十足,有了更高的職業(ye) 追求——除了首席技師,徐工集團還增加了“技能大師”技能等級,蔣煒一直有向上的階梯可以攀登。
“設立特級技師崗位,並不是簡單地在技能等級階梯上加高了一級,而是為(wei) 技能人才的職業(ye) 發展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徐工集團工會(hui) 汪曉雪介紹說,集團已經打通高技能人才和技術人才序列的橫向流動通道,特級技師這樣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帶團隊、參與(yu) 科研攻關(guan) ,向技能工藝師、服務工程師、生產(chan) 管理崗位轉型,在生產(chan) 一線發揮更大作用。
待遇比肩企業(ye) 高管
“新八級工”製度施行後,當工人的“含金量”更體(ti) 現在工資條上。
汪曉雪介紹說,企業(ye) 對應不同的技能等級,每月都會(hui) 加發技能津貼。
成為(wei) 特級技師後,蔣煒不僅(jin) 工薪待遇可以比照正高級工程師,還可以通過協議工資製、項目工作製等多種分配形式體(ti) 現技能價(jia) 值,“首席技師的待遇可以比肩廠長這樣的企業(ye) 高管。”蔣煒說。
將工資薪酬與(yu) 技能水平掛鉤,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這也是“新八級工”製度設計的另一個(ge) 初衷。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目前的企業(ye) 實踐中,雖然在“五級”之上加高的技能等級名稱有所不同,但普遍做法均是建立“縱向分級、橫向分檔”的“帶寬薪酬”,提升工人崗位的吸引力。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師齊嵩宇所在的公司,在“五級工”之上增加了技能大師、高級技能大師、首席技能大師等技能職務,與(yu) 之相對應將工資分為(wei) 9個(ge) 等級,初級工到高級工的每個(ge) 層級再橫向分成25檔,體(ti) 現工作業(ye) 績、技能水平差異。
中國石油錦西石化分公司車工王尚典所在的企業(ye) ,在“五級工”之上設立首席技師、企業(ye) 技能專(zhuan) 家、集團技能專(zhuan) 家、集團技能大師。2021年底,王尚典被聘為(wei) 集團技能專(zhuan) 家後,待遇可以對標正處級。
除了暢通道、提待遇,在陳李翔看來,“新八級工”製度更為(wei) 深遠的意義(yi) 還在於(yu) ,讓年輕的技術工人看到向上發展的無限可能,從(cong) 而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工廠、沉在一線。
“設備易得、技工難求。”汪曉雪期待,在“新八級工”製度激勵下,更多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攀上技能金字塔塔尖,助力企業(ye) 在智能製造領域實現新突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