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麵沒有改變
實現發展預期目標有利條件較多 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麵沒有改變(權威發布)
5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經濟數據:我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下降6.1%,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1.1%……
“4月份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chong) 擊,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沒有改變,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實現發展預期目標有利條件較多。”在當日舉(ju) 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表示,“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中國經濟能夠克服疫情的影響,逐步企穩回升,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消費市場受疫情衝(chong) 擊明顯,但網上零售保持增長
4月份,本土疫情多發頻發,波及全國多數省份,居民外出購物、就餐減少,非生活必需類商品銷售和餐飲業(ye) 受到明顯衝(chong) 擊。4月份,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1%,其中,商品零售下降9.7%。
從(cong) 消費類型看,非生活必需品銷售和餐飲銷售,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拉低了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4月,餐飲收入同比下降22.7%。
“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較大的出行類商品零售額增長明顯放緩,對消費市場影響較大。”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付加奇介紹,4月,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1.6%,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增速比上月回落5.8個(ge) 百分點,限額以上住宿業(ye) 客房收入下降超過30%。
從(cong) 消費地區看,受疫情衝(chong) 擊比較嚴(yan) 重的長三角和東(dong) 北地區,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30%。
從(cong) 消費業(ye) 態看,網上零售保持增長。1—4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2%,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有所提升。“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居民日常活動半徑減小,便利性相對較高的自助式消費和社區店零售保持增長。”付加奇介紹,前4月,限額以上超市、倉(cang) 儲(chu) 會(hui) 員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6%和8.5%,與(yu) 社區消費密切相關(guan) 的食雜店、便利店零售額增長2.4%和6.8%。
“總的來看,4月份消費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短期衝(chong) 擊影響。隨著疫情得到控製,生產(chan) 生活秩序恢複到正常狀態,前期被壓抑的消費會(hui) 逐步得到釋放。”付淩暉介紹,4月中下旬以來,國內(nei) 疫情整體(ti) 趨於(yu) 下降,上海和吉林的疫情逐步好轉,有利於(yu) 創造適宜的消費環境。同時,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加強援企穩崗擴就業(ye) 將保障居民消費能力,加之促消費各項政策顯效,我國消費恢複態勢有望得到延續。
月度工業(ye) 增速由增轉降,但產(chan) 業(ye) 升級態勢沒有改變
4月份,工業(ye) 生產(chan) 受到疫情衝(chong) 擊,由於(yu) 交通物流受阻等因素影響,工業(ye) 生產(chan) 出現了下降,當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其中,製造業(ye) 下降4.6%。
“製造業(ye) 增速下降,主要還是受到汽車等裝備製造業(ye) 影響。”付淩暉介紹,4月份,汽車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下降31.8%。從(cong) 地區看,受疫情影響,長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下降14.1%,東(dong) 北地區工業(ye) 下降16.9%,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的部分企業(ye) 停工停產(chan) 造成的。
分規模看,疫情對小微企業(ye) 衝(chong) 擊更為(wei) 明顯。國家統計局工業(ye) 司副司長湯魏巍介紹,4月份,規模以上小微型工業(ye) 企業(ye) 增加值同比下降3.4%,較上月下降了9.1個(ge) 百分點,下降速度及回落幅度分別較大中型企業(ye) 高出0.7、1.7個(ge) 百分點。
盡管月度工業(ye) 生產(chan) 由增轉降,部分工業(ye) 行業(ye) 仍保持了增長,體(ti) 現出較強韌性。
能源等基礎工業(ye) 保持增長。4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3.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ye) 增加值增長7.2%,有力保障生產(chan) 生活秩序正常運轉。
與(yu) 居民生活相關(guan) 的基本消費品工業(ye) 保持增長。4月份,食品製造業(ye) 、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0.1%和0.5%,鮮冷藏肉、速凍食品產(chan) 量分別增長20.4%和9.3%。
高技術製造業(ye) 持續增長。4月份,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其中,電子通信設備製造業(ye) 增長9.7%。“產(chan) 業(ye) 升級態勢沒有改變,體(ti) 現出經濟發展的長期向好趨勢沒有發生變化。”付淩暉說。
從(cong) 地區看,中西部地區受疫情衝(chong) 擊影響比較小,工業(ye) 生產(chan) 繼續保持增長。4月份,中部和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6%、5.6%。
“當前,工業(ye) 生產(chan) 確實麵臨(lin) 一定壓力,主要表現在市場需求不足、產(chan) 銷銜接水平下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存在一些堵點、生產(chan) 循環不暢、生產(chan) 成本上升、營利能力下降。”付淩暉說,盡管有困難,但我國工業(ye) 體(ti) 係齊全、配套能力強的特點沒有改變。下階段,隨著疫情得到控製,交通物流逐步打通,生產(chan) 循環改善,尤其是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政策持續發力,將有助於(yu) 提振企業(ye) 信心、改善企業(ye) 經營,推動工業(ye) 生產(chan) 持續恢複。
各項政策支持下,國民經濟將會(hui) 加快恢複,企穩回升
“困難是短期的、暫時的,從(cong) 全年發展來看,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還有不少有利條件。”付淩暉說。
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複工複產(chan) 效果逐步顯現。3月份以來,我國經受住了武漢保衛戰以來最為(wei) 嚴(yan) 峻的防控考驗,4月中下旬以來,疫情形勢總體(ti) 上呈下降態勢。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的部分地區,複工複產(chan) 有序推進。目前上海9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中,已經複工企業(ye) 占比接近50%。從(cong) 5月以來的情況看,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貨運物流持續恢複,全國發電量等一些實物量指標也在改善。
投資穩增長作用將繼續發揮,基礎設施和製造業(ye) 投資支撐有力。付淩暉介紹,今年以來,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和使用加快,可用於(yu) 基礎設施投資的財政資金較為(wei) 充足。同時,各地區各部門落實促進工業(ye) 經濟平穩增長政策,大力推動重大製造業(ye) 投資項目開工建設,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也有利於(yu) 增強企業(ye) 發展信心,製造業(ye) 投資增長仍有支撐。1—4月份,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2.2%,快於(yu) 全部投資增長。
消費有望逐步恢複,線上消費和升級類消費仍會(hui) 成為(wei) 消費的重要支撐。付淩暉解釋,從(cong) 疫情發生兩(liang) 年來的經驗看,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製,正常生活秩序得到恢複,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就會(hui) 得到較快釋放。“下階段,援企穩崗力度加大,就業(ye) 基本盤總體(ti) 穩定,有利於(yu) 保障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費能力;一些傳(chuan) 統接觸型消費加快向線上轉移,居民消費升級態勢仍然會(hui) 持續,有利於(yu) 支持消費增長。”
出口雖然麵臨(lin) 一定壓力,但是持續增長有利條件仍然較多。我國工業(ye) 體(ti) 係完備,製造業(ye) 供給能力強,能夠較快適應外部需求變化,加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加強與(yu) 貿易夥(huo) 伴互利合作,推動自貿區建設,都有利於(yu) 擴大出口。今年是《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落地實施的第一年,穩外貿政策會(hui) 持續顯效。
“今年以來宏觀調控政策調節力度加大,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有效實施,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對困難行業(ye) 和重點領域扶持力度加大,效果會(hui) 不斷顯現。”付淩暉透露,麵對經濟下行壓力,有關(guan) 方麵在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機調控力度,將會(hui) 進一步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總的看,疫情擾動不會(hui) 改變我國經濟平穩運行趨勢,也不會(hui) 改變我國經濟韌性足、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在各項政策支持下,國民經濟將會(hui) 加快恢複,實現企穩回升。”
本報記者 陸婭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