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題材提振天下民心
【影視銳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題材提振天下民心
近期,由著名作家劉恒編劇的電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在全國公映,使農(nong) 村電影創作傳(chuan) 播的話題備受關(guan) 注。農(nong) 村影視是鄉(xiang) 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ti) ,作為(wei) 農(nong) 民喜聞樂(le) 見的藝術形式,農(nong) 村影視在反映時代變革、記錄鄉(xiang) 村實踐、塑造時代新人方麵擁有獨特優(you) 勢,同時在服務農(nong) 民、引領風尚和培根鑄魂方麵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時代課題是當下影視創作的重要命題,不斷梳理總結優(you) 質農(nong) 村題材影視作品的創作經驗和成功秘訣,是影視評論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用曆史的眼光去審視,黨(dang) 的農(nong) 村政策曆次變化均對鄉(xiang) 村的經濟社會(hui) 麵貌產(chan) 生了深刻影響,剛剛完成的脫貧攻堅實踐和正在進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同樣如此,給廣大鄉(xiang) 村特別是曾經的貧困地區帶來了曆史性變革,在人類與(yu) 貧困鬥爭(zheng) 曆史上寫(xie) 下了壯麗(li) 詩篇。諸如電視劇《山海情》《一個(ge) 都不能少》《最美的鄉(xiang) 村》以及電影《我和我的家鄉(xiang) 》《一點就到家》《秀美人生》等就深情書(shu) 寫(xie) 了鄉(xiang) 村的這些深刻變化,引起了受眾(zhong) 群體(ti) 廣泛的共鳴共情,讓農(nong) 村影視創作找回了久違的審美自信和文化自信,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的和諧共振。優(you) 質創作何以引發巨大反響?根本原因是這些作品大多具有曆史的深度和廣度。創作者深情回望脫貧攻堅的崢嶸曆程,對準擺脫貧困和戰勝貧困的火熱生活,聚焦農(nong) 民群體(ti) 艱苦奮鬥、久久為(wei) 功的奮鬥精神和進取精神,審視城鄉(xiang) 二元結構帶來的沉屙積弊,以及農(nong) 村生態文明方麵的曆史欠賬問題,精準描摹脫貧攻堅進程中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生存狀態和文化心態,較好地抵達了時代社會(hui) 生活的真實層麵。由此可見,每個(ge) 特定時代的曆史實踐都會(hui) 產(chan) 生與(yu) 其相呼應的一種精神生態和本質真實,隨之會(hui) 產(chan) 生一批凝聚和彰顯時代精神的藝術作品,藝術作品的壽命往往與(yu) 之表現時代精神特征的深廣度成正比。
樹立了宏闊的主題之後,深入生活了解農(nong) 民、用心用情感悟農(nong) 民、獨具匠心塑造農(nong) 民理當成為(wei) 藝術家的自覺追求,為(wei) 農(nong) 民立言是藝術家的本分和職責。《你是我的一束光》以男女主人公穆隨心和彭彭相互靠近的曆程為(wei) 主線,通過外來者、父母、妻子、孩子的視角,側(ce) 麵層層剖開並解讀扶貧幹部及其家庭的感人故事,展示普通人所蘊含的強大心靈力量。通過《山海情》的講述,觀眾(zhong) 看到了馬得寶、李水花等農(nong) 民的生存困境,深刻體(ti) 會(hui) 到他們(men) 想要改變現狀的迫切渴望和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使農(nong) 民迎難而上、樂(le) 觀進取的人物品格躍然於(yu) 熒屏之上。
這些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yu) 生動塑造了新時代的農(nong) 民形象。創作者將曆史的普遍性和個(ge) 體(ti) 的豐(feng) 富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或體(ti) 現農(nong) 耕文化現代化轉型的曆史真實,或反映基層社會(hui) 戰勝貧困蛻變成長的社會(hui) 真實。這些小人物麵對社會(hui) 、家庭的多重挑戰艱難突圍,在時代洪流中鍛造出了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和鬥誌昂揚的樂(le) 觀精神,既接地氣,又有生氣,還冒著熱氣,讓觀眾(zhong) 看到在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奮鬥中農(nong) 民虔誠向往的崇高社會(hui) 理想。
優(you) 秀農(nong) 村影視創作既是一麵鏡子,又是一麵旗幟,可以從(cong) 中審視基層社會(hui) 發展的“天下民心”,可以觀照鄉(xiang) 村民風得失的“四方風俗”,也可以為(wei) 鄉(xiang) 村文明提升起到“化人養(yang) 心”的積極作用。電視劇《花繁葉茂》和《楓葉紅了》最具典型性:在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shu) 記到來前後,花茂村和嘎查村的部分貧困戶好吃懶做、家風敗壞,一些村幹部亂(luan) 作為(wei) 和不作為(wei) ,形式主義(yi) 和官僚主義(yi) 帶壞了鄉(xiang) 風和民風。創作者立意高遠,站在“影以明德”的高度上,發揮影視藝術成風育人的審美力量,講述了兩(liang) 個(ge) 後進村變成文明村的過程,令人信服,引人深思。這類作品共同的創作經驗是努力挖掘藝術對人心的形塑作用、對善惡的感召作用,以及對社會(hui) 風尚的引領示範作用,從(cong) 而喚醒基層社會(hui) 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這是鄉(xiang) 土社會(hui) 在新時代再出發的強大內(nei) 生動力,也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不竭精神源泉。這類作品既具有良好的藝術價(jia) 值,又具有積極的社會(hui) 價(jia) 值,能夠將美學價(jia) 值和曆史價(jia) 值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充滿著奔放豪邁的時代正氣。依托藝術的感召作用,農(nong) 村影視創作對鄉(xiang) 村社會(hui) 的進步起到了引領作用,很好地發揮了影視藝術在提高審美、引領風尚和教育鼓舞人民群眾(zhong) 方麵的獨特優(you) 勢。
由是觀之,麵對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時代號角和曆史召喚,農(nong) 村影視劇創作大有可為(wei) 。影視藝術工作者應堅持為(wei) 時代存真、為(wei) 農(nong) 民塑像和為(wei) 社會(hui) 分憂的創作情懷,創作更多無愧於(yu) 時代和曆史的精品力作。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視野下百年中國農(nong) 村題材電影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作者:薛晉文,係太原師範學院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