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盡早控製疫情才能減少核酸檢測輪次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國家衛健委:盡早控製疫情才能減少核酸檢測輪次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 據中國官媒19日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就核酸檢測相關(guan) 問題予以解讀。他表示,如不能做到“應檢盡檢”和“應轉盡轉”,將不得不通過更多輪次核酸檢測來找出感染者。
談及為(wei) 何要在疫情發生地區開展多輪核酸檢測,該負責人表示,當前,中國疫情防控進入應對奧密克戎病毒變異株流行新階段。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傳(chuan) 播更快、潛伏期更短、隱匿性更強的特點,必須以快製快,及時有效切斷病毒傳(chuan) 播鏈,才能用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在發生聚集性疫情時,特別是風險來源不明的情況下,要在規定的時間內(nei) 完成劃定區域人口的核酸檢測。在人群篩查結束後,根據感染者檢出數量及其分布等情況,研判疫情防控風險,再決(jue) 定是否需要進行下一輪的核酸檢測。
該負責人指出,隻有盡快做到“應檢盡檢”,對感染者和密接“應轉盡轉”,及時發現傳(chuan) 染源、切斷傳(chuan) 播途徑,盡早控製疫情,才能減少核酸檢測輪次;如不能做到“應檢盡檢”和“應轉盡轉”,將不得不通過更多輪次核酸檢測來找出感染者。
關(guan) 於(yu) 在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該負責人表示,在尚未發生疫情,但輸入風險較高的地區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有利於(yu) 提高疫情監測預警靈敏性,織密疫情監測網,更早發現潛在風險,更好落實“四早”要求;同時,有利於(yu) 為(wei) “應檢盡檢”“願檢盡檢”人群提供更為(wei) 便利快捷的核酸檢測服務。因此,各地可結合本地疫情防控需要,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
這位負責人也表示,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按照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其他人群“願檢盡檢”的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尤其是在省會(hui) 城市和人口千萬(wan) 級城市建立步行15分鍾核酸“采樣圈”,目的是方便人們(men) 就近就便進行核酸采樣,以便“早發現”,提高疫情監測預警的靈敏性。
他並指出,常態化核酸檢測是根據當地疫情防控需求決(jue) 定的,並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15分鍾核酸“采樣圈”,主要是集中在輸入風險較高的省會(hui) 城市和人口千萬(wan) 級城市;也並非要求所有人群均48小時檢測一次,具體(ti) 檢測頻次由當地根據疫情發生發展情況和防控需要,因時因勢確定。(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