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B站更新,用戶可設置“紀念賬號”處理方式

發布時間:2022-05-23 14:08:00來源: 揚子晚報

  近日,B站版本更新後,有不少用戶發現B站悄然上線了紀念賬號設置處理選項,同時也有用戶發現,一些已經離世的B站UP主的個(ge) 人主頁下,多出了來自B站官方的一行簡單的悼詞:“請允許我們(men) 在此獻上最後的告別,以此紀念其在嗶哩嗶哩留下的回憶與(yu) 足跡。”

  B站開設紀念賬號始於(yu) 2020年12月底,因兩(liang) 位記錄抗癌生活的UP主生前遭遇網暴,後不幸離世,B站與(yu) 其直係親(qin) 屬確認後,決(jue) 定將這兩(liang) 位的賬號列為(wei) 紀念賬號加以保護,並以此呼籲網民對聲稱自己患病或遭遇不幸者善良對待。而本次更新後,新增的由賬戶所屬者自主選擇賬號處理方式,則是將賬號從(cong) 被動的處理轉向主動的預先處理。從(cong) 目前B站公開的信息來看,紀念賬號設置可以提供包括但不限於(yu) 賬號內(nei) 容保護、賬號權限限製、展示緬懷信息等服務,也可以提供永久注銷賬號,並在法律許可的最大範圍內(nei) 拒絕他人變更該逝者賬號或者通過嗶哩嗶哩獲取、轉移、修改、刪除、恢複賬號數據。這種由用戶自行選擇離世後賬戶處理方式的做法當屬國內(nei) 首家。

  B站對於(yu) 個(ge) 人賬戶這一數字財產(chan) 的處理方法倒也給其他社交網站提供了新的思路。當前大部分社交平台對於(yu) 逝者賬戶都以用戶自發整理悼念為(wei) 主,官方通常隻處理在該平台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賬戶或者親(qin) 屬主動申請的賬戶。以豆瓣為(wei) 例,2012年10月8日豆瓣小組“豆瓣公墓”成立,這個(ge) 小組當屬國內(nei) 最早一批自發性針對離世的互聯網賬號用戶進行哀悼的小組,這一小組是一個(ge) 非官方的、自發性的小組。幾年前,豆瓣官方也對離世用戶賬戶做了處理,部分較有影響力的賬戶上顯示“用戶已故,此賬號已被鎖定保護”,前來拜訪這一主頁的其他用戶,可以點擊頭像,頁麵上會(hui) 顯示“某某在他頭邊放了一束山茶花”。

  在“雲(yun) 端”時代,一個(ge) 賬戶裏寄托著一個(ge) 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的印記,這些虛擬的數字遺產(chan) 如何處理,也越發受到人們(men) 的關(guan) 注和討論。

  3月21日,中華遺囑庫發布了《2021中華遺囑庫白皮書(shu) 》,在對已經入庫的22萬(wan) 多份遺囑進行整理比對後發現,00後立遺囑的比例快速增長,而且,他們(men) 也將遊戲賬號等虛擬財產(chan) 列入了遺囑當中,其中包括了微信、QQ、遊戲賬戶等的處理方式。在此之前,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裏也提到了將數據、網絡虛擬財產(chan) 納入保護範圍內(nei) ,但是這些數字遺產(chan) 在繼承保護的實際過程中,仍然麵臨(lin) 著許多問題。

  對於(yu) 平台方而言,要如何確認該賬戶用戶的去世信息;賬號內(nei) 的現有財產(chan) 和後續因個(ge) 人創作產(chan) 生的收益應如何歸屬;虛擬人物賬戶背後的扮演者或者聲優(you) 去世後這一賬戶是否能被繼承;在確認賬戶用戶去世後,該賬戶的內(nei) 容是要被鎖定還是保持開放或者移交親(qin) 屬處理,在這一過程中逝者的個(ge) 人隱私如何保護……種種問題的解決(jue) 方法都還處於(yu) 不斷探索當中。當前在大部分平台上,若是要將某一賬號變為(wei) 紀念賬號,主要還是依靠逝者親(qin) 屬持有相關(guan) 材料向平台方申請,在平台方審核通過後對這一賬號進行處理,這一當前的通行方式實則也存在問題,畢竟有的人願意讓痕跡永存於(yu) 網絡,有的人則想要盡可能地刪除幹淨。

  數字遺產(chan) 是以數字化形式留下來的與(yu) 個(ge) 人息息相關(guan) 的經濟價(jia) 值和情感價(jia) 值的數據,賬戶中的錢財如果說是有形資產(chan) ,而賬戶裏所有的情感價(jia) 值就是無形資產(chan) 。B站新增的紀念賬戶設置功能將數字遺產(chan) 的處理權由官方或親(qin) 屬轉交向了個(ge) 人,雖然還有很多值得推敲、探究的地方,但總歸是在數字遺產(chan) 繼承的探索路上邁出了新的一步。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