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堅守百年製陶技藝40載 貴州手藝人“燒”出紅火生活
編者按:
每一個(ge) 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wei) 億(yi) 萬(wan) 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ge) 奮鬥的你。讓我們(men) 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位於(yu) 貴州省遵義(yi) 市的楓香鎮花茂村,原名叫荒茅田,是個(ge) 和名字一樣荒涼的貧困村,在這裏,大部分的人都選擇外出務工。生長在村裏土陶世家的母先才是土陶技藝第四代傳(chuan) 承人,早年間,由於(yu) 貧困,做土陶不能養(yang) 家,他便萌生了放棄這門手藝和村裏人一起外出打工的想法。那段時間,是母先才內(nei) 心最為(wei) 煎熬的時候,一邊是生活,一邊是技藝。想到土陶製作是家裏世代傳(chuan) 承下來的手藝,他最終還是咬牙堅守在花茂村製作土陶。
2014年4月,遵義(yi) 以開發苟壩會(hui) 議會(hui) 址紅色旅遊為(wei) 契機打造了花茂村,把新農(nong) 村與(yu) 舊土陶完美結合,傳(chuan) 統工藝與(yu)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相得益彰。“花茂-苟壩景區”和核心的苟壩紅色文化旅遊景區已是貴州省100個(ge) 重點旅遊景區、遵義(yi) 市四大文化旅遊園區之一。花茂村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鄉(xiang) 村有了人氣,母先才的堅守看到了希望,結合遊客需要,他開始創作以裝飾性為(wei) 主的土陶,村裏的遊客多了,他家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年收入翻了10多倍。
如今的“荒茅田”已變“花茂村”,紅色文化與(yu) 綠色生態相映,喚起了遊客們(men) 的鄉(xiang) 愁。(袁超 楊茜 瞿宏倫(l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