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券商招聘火熱 全麵開啟搶“新”大戰

發布時間:2022-05-27 11:03: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xi) 記者 餘(yu) 俊毅

  轉眼之間,2022年已是初夏,各大券商已全麵開始部署2023屆的畢業(ye) 生實習(xi) 、招聘計劃。近年來,在人才強奪大戰中,券商一向不遺餘(yu) 力,尤其以求“新”為(wei) 重,某研究所就稱將樹立券商實習(xi) 待遇新標杆。

  然而,在求職過程中,除了虛假招聘、“付費內(nei) 推”,還出現了“實習(xi) 生冒充研究員招聘實習(xi) 生”等一係列令人瞠目結舌的操作。目前,已有4家券商進行了回應。

  提前“鎖定”

  2023屆優(you) 秀人才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微信公眾(zhong) 號平台,已有超20家券商開啟了2023屆實習(xi) 招募計劃。其中,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龍頭券商啟動了2023屆暑期實習(xi) 招聘,甚至還有券商已經開始“鎖定”2024屆優(you) 秀人才。當下,券商正在加大校招宣傳(chuan) 力度,旗下各類基金、期貨、資管等子公司也均有實習(xi) 機會(hui) 。

  從(cong) 今年暑期券商實習(xi) 的崗位來看,涵蓋全業(ye) 務線,其中,券商對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減,已有多家頭部券商設立了金融科技實習(xi) 專(zhuan) 場,吸納眾(zhong) 多科技人才;某家頭部券商對科技人才除了2023屆提前批次招聘外,還進行2022屆全職補招以及日常項目實習(xi) 生招聘。

  凡爾康谘詢Falcon Talent金融科技業(ye) 務合夥(huo) 人蔡文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頭部券商在金融科技方麵的發展路徑主要體(ti) 現出以下趨勢:發展定位更加清晰,數字化轉型方向愈發明確;從(cong) 組織架構上予以確認和重視。近年來,多家券商將金融科技納入公司可持續發展戰略與(yu) 核心競爭(zheng) 力,頭部券商紛紛加大金融科技領域的人才招聘與(yu) 資金投入。”

  除了科技人才外,各大券商研究所也在不斷吸納新鮮血液,某券商研究所在今年2023屆暑期實習(xi) 計劃中開出了極具市場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大幅突破市場標準,樹立券商實習(xi) 待遇新標杆。

  據記者了解,從(cong) 以往經曆來看,在校生應該盡量爭(zheng) 取券商的實習(xi) 機會(hui) 。每年券商校招的部分名額會(hui) 從(cong) 上一年的優(you) 秀實習(xi) 生中擇優(you) 錄用,部分實習(xi) 生不再需要參加校招應聘流程。同時,在實習(xi) 中券商也會(hui) 為(wei) 實習(xi) 生提供項目實踐、資深導師、業(ye) 務培訓、職業(ye) 指導等培養(yang) 計劃。

  虛假招聘、付費內(nei) 推等

  亂(luan) 象屢禁不止

  在今年應屆畢業(ye) 生就業(ye) 形勢嚴(yan) 峻的背景下,有的求職者似乎顯得有些著急於(yu) 焦慮。近日,知名博主大力如山在其社交平台上曝光了冒用券商或員工名義(yi) 發布虛假實習(xi) 機會(hui) 、“付費內(nei) 推”,甚至還有“實習(xi) 生冒充研究員招聘實習(xi) 生”的離譜事件。

  此後,中金公司、廣發證券、開源證券(研究所)、國信證券4家券商就招聘事項公開回應。其中,國信證券發現有外部人員冒充公司經濟研究所分析師招聘實習(xi) 生,主要表現為(wei) :相關(guan) 人員謊稱其為(wei)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分析師,通過微信等渠道發布招聘信息,在經過電話麵試後告知對方學生被錄為(wei) 正式實習(xi) 生,實習(xi) 六個(ge) 月以上可以獲得留用機會(hui) ,並通過微信向對方學生發送了公司實習(xi) 協議等文件,以假亂(luan) 真。

  對此,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cong) 民事領域看,冒充正式員工,以金融機構名義(yi) 招聘實習(xi) 生的行為(wei) ,屬於(yu) 欺詐,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的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wei) ,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從(cong) 刑事領域看,如果行為(wei) 人以非法占有為(wei) 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則涉嫌構成詐騙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當前,在求職過程中,“付費內(nei) 推”的現象依舊是屢禁不止。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在維護就業(ye) 權益方麵,依法打擊“黑職介”、虛假招聘、售賣簡曆等違法犯罪活動,堅決(jue) 治理付費實習(xi) 、濫用試用期、拖欠試用期工資等違規行為(wei) 。

  中金公司表示,目前市場上存在若幹第三方機構或個(ge) 人,冒用中金公司名義(yi) ,以提供中金公司麵試、實習(xi) 、內(nei) 推等機會(hui) 為(wei) 由,向求職者發布虛假信息並索取相關(guan) 費用,或冒用中金公司員工名義(yi) ,發布虛假實習(xi) 機會(hui) 。

  上述券商也均表示堅決(jue) 抵製任何形式的付費實習(xi) 行為(wei) ,在招聘過程中不收取任何費用,不存在任何“保過”等捷徑,也從(cong) 未編輯、發布或向任何單位及個(ge) 人提供過關(guan) 於(yu) 筆試、麵試等任何形式的內(nei) 部招聘信息和資料。

  孟博告訴記者,“對求職者而言,要警惕‘付費內(nei) 推’,盡量通過正規的官方招聘渠道投遞簡曆,不要輕信來曆不明的就業(ye) 信息,在求職過程中不要輕易轉款。同時,在求職過程中還要保護好自身的個(ge) 人信息安全。當自己的財產(chan) 安全、個(ge) 人信息安全遭遇風險時,立即報警。”

  中因律師事務所律師欒靖宣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券商的公開招聘中若有相關(guan) 規定允許有條件內(nei) 推,是不觸犯法律的。但若是有中介或個(ge) 人聲稱通過付費買(mai) 到職位,則可能觸犯法律,甚至涉及行賄受賄。”

  廣發證券表示,將對候選人過往經曆進行背景調查,如有發現任何申請者有意與(yu) 此類機構、個(ge) 人達成類似“保過推薦”協議或所謂“考試材料”等文件的交易,公司將視情況采取取消其應聘資格、取消其錄用通知等措施,並依法追究相關(guan) 人員的法律責任。(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