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銷售火熱食品安全引關注 亟待出台行業規範
疫情發生以來,居家成了生活常態。對於(yu) 廚房“小白”和繁忙的上班族來說,省時省力的預製菜解決(jue) 了宅家吃飯的諸多“痛點”,隻需將商家配好的食材和調料簡單製作,就能吃上餐廳同款大廚菜。但在“人人都能成為(wei) 大廚”的背後,預製菜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引發廣泛關(guan) 注。市場快速擴張的同時,生產(chan) 和運輸環節的標準化、規範化迫在眉睫。
在金源購物中心五層餐飲街區,各家餐館“擺攤”售賣的餐食受到消費者歡迎。本報記者 閻彤攝
預製菜成商家競爭(zheng) 新陣地
北京餐廳暫停堂食以來,預製菜在線上線下銷售火熱。在大興(xing) 區一家預製菜門店,店長向顧客熱情地推銷店裏的菜品。“我們(men) 這個(ge) 平台今年剛起步,專(zhuan) 門做預製菜。”據店長介紹,她上個(ge) 月剛加盟平台開了這家小店,和以往開餐館不同,現在隻需一個(ge) 人打理門店,顧客可以到門店購買(mai) ,也可以通過APP下單,半小時配送上門。
記者注意到,收銀台上擺著一張菜單,密密麻麻印有100多種菜品,包括魚香肉絲(si) 、紅燒肥腸、香辣筍菇燒雞塊等。預製菜的包裝上還貼有二維碼,掃碼後可以觀看相應菜品的做法。
除了專(zhuan) 營預製菜的門店,連鎖餐企也展開布局。打開西貝商城小程序,菜單上除了蓧麵魚魚、草原羊蠍子、蒙古牛大骨等門店同款經典菜,還有新疆椒麻雞、泰式咖喱牛腩、閩南沙茶牛丸等各地名菜。西貝相關(guan) 負責人透露,最近預製菜銷量一直攀升。
在各大電商平台,預製菜也成了吸引用戶的新陣地。叮咚買(mai) 菜針對北京地區上新了18款預製菜新品,平台數據顯示,4月25日至今,北京地區預製菜銷量環比上月增長超過50%。
商品包裝和冷鏈物流問題頻出
事實上,消費者在享受方便的同時,也對預製菜的食品安全情況產(chan) 生擔憂。
冷鏈運輸對於(yu) 預製菜格外重要,但市民陳晴最近收到網購的預製菜時發現,不少冷凍食材已屬於(yu) 半解凍狀態。“本想著多買(mai) 幾包放進冰箱慢慢吃,現在看來最好是隨吃隨買(mai) ,否則產(chan) 品就要反複冷凍和解凍,影響口感。”陳晴還擔心,在運輸過程中一旦食品解凍,有滋生細菌的風險。市民塗女士在收到商家寄來的一款湖南特色預製菜時則發現,商家不僅(jin) 沒有使用冷鏈運輸,還有兩(liang) 個(ge) 包裝破損,調料灑了一箱。
在西貝蓧麵村天貓旗艦店,銷量最高的預製菜是一款“草原羊蠍子”。記者注意到,評論區裏多數消費者都對預製菜媲美堂食的口感、味道點讚,但近期也有“到家漏了”“包裝有破損”“全化了,裏麵壞沒壞不知道”等評論出現。
某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今年對預製菜消費進行調查時發現,目前預製菜市場存在菜品質量不盡如人意、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標識不詳細、菜品種類單一、物流配送及提貨問題多等方麵問題。調查顯示,超八成消費者在提貨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問題,例如包裝破損、食品未冷藏導致變質等。
樹標準立規範促行業(ye) 健康發展
不少餐廳通過明廚亮灶,保障消費者對食品製作過程的知情權,但預製菜從(cong) 加工生產(chan) 到物流運輸都難以被直觀看到,如何監管依舊是難題。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食品科學與(yu) 營養(yang) 工程學院教授羅雲(yun) 波認為(wei) ,預製菜作為(wei) 新興(xing) 行業(ye) ,急需出台團體(ti) 標準、行業(ye) 標準和國家標準,來規範企業(ye) 的經營行為(wei) ,企業(ye) 也可以製定自己的標準,接受社會(hui) 的監督。
今年4月,首個(ge) 全國公益性預製菜行業(ye) 自律組織——中國預製菜產(chan) 業(ye) 聯盟在京成立。聯盟表示,將通過樹標準、立規範、建準則、做服務,推動行業(ye) 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記者注意到,一些地方已開始對預製菜行業(ye) 展開規範化引導。近日,國內(nei) 20餘(yu) 家單位共同起草了全國首部《預製菜點質量評價(jia) 規範》團體(ti) 標準,明確了冷凍預製菜點貯存溫度應低於(yu) -18℃,冷藏預製菜點貯存溫度應在0℃至4℃。標準還規定,預製菜產(chan) 業(ye) 應在標簽的醒目位置標明通俗易懂的菜點名稱、製作加工日期、主料淨含量等製作加工信息,以及食用方法、貯存方法、保質期限等。
中餐工業(ye) 化為(wei) 人們(men) 提供了生活便利,但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市場不應過度追捧預製菜,中餐的個(ge) 性化製作手藝和中餐文化也需要更多人的傳(chuan) 承和弘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