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布來滬返滬人員疫情防控要求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上海發布”微信公眾(zhong) 號消息,5月27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公布來滬返滬人員疫情防控要求。上海市防控辦要求,各區要指導督促街鎮加強對接,做好政策解釋疏導,不得阻攔、拒絕有關(guan) 人員返回社區。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在會(hui) 上介紹,5月26日,上海市新增45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219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45例本土確診病例中,12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33例為(wei) 無症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219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均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
截至5月26日24時,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119例、危重型33例。
5月26日,上海市新增1例本土死亡病例,女性,87歲,合並有冠心病、急性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死亡原因為(wei) 基礎疾病。該病例未曾接種過新冠疫苗。
截至5月27日9時:這次疫情全市已累計排查到在滬密切接觸者959879人,均已落實管控。
近階段,上海市持續開展了基於(yu) 三區劃分的“抗原+核酸”組合篩查。根據篩查結果,5月26日全市共劃分封控區1276個(ge) ,涉及人口數約32萬(wan) 人;管控區7274個(ge) ,涉及人口數約112萬(wan) 人;防範區61972個(ge) ,涉及人口數約2177萬(wan) 人。
昨天,上海全市本土確診病例出院128例,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2903例,他們(men) 將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監測,請社區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治愈出院、出艙後,一是繼續實施7天居家健康監測,在居家健康監測6天內(nei) 無需進行核酸和抗原檢測,第7天開展1次核酸檢測,由屬地安排專(zhuan) 車將其轉至公立醫療機構檢測,或由醫務人員上門采樣送公立醫療機構檢測;二是居家健康監測後3個(ge) 月內(nei) ,不納入社區篩查,如需出入公共場所,應遵守場所要求的有關(guan) 規定,如需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按照“願檢盡檢”原則,如無發熱等不適症狀,可自行前往常態化核酸檢測點,憑《解除隔離醫學證明》,明確提出核酸檢測采用“單人單管檢測”。
趙丹丹表示,根據上海市疫情防控有關(guan) 要求,來滬返滬人員須持有抵滬前48小時內(nei) 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對來自或途經國內(nei) 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健康管理具體(ti) 措施如下:
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nei) 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應在抵滬後盡快且不得超過12小時向所在居村委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
對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nei) 疫情高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一律賦“紅碼”,並實施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實行相應頻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隔離期滿且核酸檢測均為(wei) 陰性,轉賦“綠碼”。
對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nei) 疫情中風險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一律賦“黃碼”,並實施14天嚴(yan) 格的社區健康管理,實行相應頻次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社區健康管理期滿且核酸檢測均為(wei) 陰性,轉賦“綠碼”。
同時提醒廣大市民,非必要不離滬,非必要不出境。出行時,做好個(ge) 人防護、手部消毒等,開展每日自主健康監測。在來滬返滬後開展7天的自主健康監測,其間每天早晚兩(liang) 次自測體(ti) 溫,減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活動,規範佩戴口罩。
繼續加強自我防護,堅持“防疫三件套”,牢記“防護五還要”:要繼續堅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ge) 人衛生;牢記口罩還要戴,社交距離還要留,咳嗽噴嚏還要遮,雙手還要經常洗,窗戶還要盡量開。
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在做好個(ge) 人防護前提下,及時就近選擇發熱門診就診,並主動告知近期旅居史和相關(guan) 人員接觸史。
上海市防控辦要求,各區要指導督促街鎮加強對接,做好政策解釋疏導,不得阻攔、拒絕有關(guan) 人員返回社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