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插畫引熱議,是我們審美衰退了嗎?
“一個(ge) 個(ge) 眼神萎靡,毫無少年兒(er) 童的精氣神”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插畫衝(chong) 上熱搜,網友熱議——
這樣的插畫,是我們(men) 審美衰退了嗎?
人教社回應:重新繪製 本報記者采訪插畫師探究質量下降原因
昨天,人民教育出版社數學教材插圖引發爭(zheng) 議。有網友曬出人教版數學教材中的部分插圖並紛紛吐槽:“畫得一個(ge) 個(ge) 眼神萎靡,毫無少年兒(er) 童的精氣神可言”“為(wei) 啥個(ge) 個(ge) 歪眉斜眼吐舌頭?”……
網友還曬出以前的教材配圖進行對比,認為(wei) 該版本插圖存在明顯審美差距。
針對此事,昨天中午,人民教育出版社發布回應稱:已著手重新繪製有關(guan) 冊(ce) 次數學教材封麵和部分插圖,改進畫法畫風,提高藝術水平,充分發揮教材封麵和插圖的育人作用。
本報記者昨日采訪了幾位插畫師,分析插畫質量不如之前版本的原因。
部分插圖毫無美感
與(yu) 老教材差距巨大
昨天,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插圖爭(zheng) 議一連上了7個(ge) 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人物眼神奇怪,毫無美感。”
“這個(ge) 表情真的極度不適,相反還給我一種猥瑣的感覺。”
“眼神渙散,吐舌頭。確定有表現出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嗎?”……
在網絡上發酵後,還有網友指出,江蘇鳳凰少兒(er) 出版社出版的童書(shu) 《流汗啦》中,也有不恰當配圖。
在介紹汗水是鹹的這一知識的時候,插圖描繪了兩(liang) 個(ge) 小孩在舔女孩的胳膊:“姐姐,你好漂亮,你的汗是什麽(me) 味道呢?”網友回複,該插圖“惡心”。
有網友將20年前的教材插圖拿出來對比,風格差距巨大,稱讚以前的插圖美多了,“以前的圖特別可愛和諧,是我向往的那種生活。”
有網友表示,教材的插圖也是一種教育,會(hui) 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審美,建議更換插圖。
接受社會(hui) 各界監督
已著手重新繪製
據人教版數學教材副頁顯示,插圖(含封麵)由北京吳勇設計工作室設計。
對於(yu) 插畫引發爭(zheng) 議,昨日,教育部教材局工作人員回應,已關(guan) 注到此事,已介入調查。
人教社回應:
近日,我們(men) 關(guan) 注到網上有關(guan) 小學數學教材封麵和插圖的意見,及時組織專(zhuan) 家認真研究,對社會(hui) 各界好的意見建議虛心采納,已著手重新繪製有關(guan) 冊(ce) 次數學教材封麵和部分插圖,改進畫法畫風,提高藝術水平,充分發揮教材封麵和插圖的育人作用。同時,我們(men) 將舉(ju) 一反三,全麵評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麵、插圖,進一步提高設計質量。
我們(men) 真誠接受社會(hui) 各界監督,歡迎大家通過人教社官網的“中小學教材意見反饋平台”和意見反饋郵箱(jcfk@pep.com.cn),對教材提出好的意見建議。
出版社不重視、稿費低
定位與(yu) 以前的教材不同
教材、教輔圖書(shu) 、童書(shu) 的插圖為(wei) 什麽(me) 不如以前了?知名插畫師團隊烏(wu) 合麒麟表示,現在行業(ye) 上升、市場擴大,畫手價(jia) 格大幅度提升,但是出版社給的稿費卻沒太大提升。同樣一張圖,20年前後,給畫師的錢沒有漲多少,但20年前這個(ge) 價(jia) 格可以請到熟練高手來畫,今天隻能“在一些畫室藝考班找一些學生來畫”。
“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太可能差錢吧。”烏(wu) 合麒麟表示出版社大多不差錢,但不願意在插畫上出太多錢,這是插畫質量每況愈下的重要原因。
JANNY現在是一名自由插畫師,她曾經在出版社擔任過編輯。
她告訴記者,現在一部分童書(shu) 用的插畫其實非常廉價(jia) ,是設計公司用素材拚接做出來的。“童書(shu) 插畫很多很粗糙。”
除了價(jia) 格不高,還有一個(ge) 問題是出版周期很長。JANNY舉(ju) 例說,比如一本繪本,插畫師要畫幾個(ge) 月,畫完後編輯審核走流程又要幾個(ge) 月。插畫師簽了合同,沒有定金(出版社不給定金),等於(yu) 這大半年裏插畫師沒有收入。剛入行的插畫師尤其難,有的插畫師就要趕時間,畫得很快,縮短周期。
另一方麵,出版機構對插畫不夠重視,“覺得有張圖就行,反正是給孩子看的”,完全沒有意識到童書(shu) 的美育作用。
KUN畢業(ye) 於(yu) 中國美術學院,現在業(ye) 餘(yu) 做一名插畫師。在他看來,熱搜中提到的人教版插圖,確實畫得不夠好。他認為(wei) 這與(yu) 插圖的定位有關(guan) 。
早年的課本,盡管是少兒(er) 教材,但是插圖定位並不是隻給孩子看的。比如他印象深刻的課文《倔強的小紅軍(jun) 》,插圖描繪了陳賡大將與(yu) 小紅軍(jun) 在長征路上的形象,作者王惟震是專(zhuan) 業(ye) 的畫師。“那幅畫特別好”,KUN說,當時的畫師都是很嚴(yan) 肅地創作水彩畫或者油畫。
”而現在的一些插畫,一看就讓人覺得是給小孩子看的,似乎覺得可以要求不那麽(me) 高,差不多、過得去就行了。“KUN說,這樣的定位與(yu) 態度,勢必會(hui) 影響插畫的質量。
本報記者 宋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