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一帶一路”海外重點項目上的中國古詩“播種記”

發布時間:2022-05-30 14:1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吉隆坡5月27日電 題:“一帶一路”海外重點項目上的中國古詩“播種記”

  作者 陳悅 張瑋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近幾年來,馬來西亞(ya) 登嘉樓州日底中華國民型華文小學校內(nei) ,不時傳(chuan) 出誦讀中國古詩的朗朗童聲。向這些孩子講授這些古詩的,是來自“一帶一路”海外重點項目——中國交建馬來西亞(ya) 東(dong) 海岸鐵路項目二分部的劉星。

  2018年,劉星和同事在項目駐地周邊熟悉當地情況時,被登嘉樓州日底華小裏孩子們(men) 一字一頓誦讀古詩的聲音吸引。“詩歌愛好者,不時作詩填詞”的劉星,頓時駐足細聽。

  和孩子們(men) 的交流中,劉星感受到他們(men) 學習(xi) 中文,學習(xi) 中文詩歌的熱情,但也發現孩子們(men) 語音和語調不太標準,對古詩意境的理解存在不足。他找到校方,主動出任學校的誌願教師。

  劉星說,與(yu) 校方溝通並和同事頭腦風暴後,他確定以傳(chuan) 播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初步方向。首堂課,劉星選擇講授《憫農(nong) 》。他說,這首詩反映中華民族刻苦勤勞品質,加之登嘉樓所在的東(dong) 海岸地區鄉(xiang) 區麵積大,農(nong) 業(ye) 是重要產(chan) 業(ye) ,相信這首詩能獲得同學們(men) 的共鳴。

  “沒有教學經驗”的劉星說,上第一堂課之前,自己頗為(wei) 緊張,專(zhuan) 門拉上遠在中國教中學語文的太太當“援軍(jun) ”,兩(liang) 人每天的親(qin) 情連線也變成了“備課大會(hui) ”。太太從(cong) 授課技巧、課件內(nei) 容、講課方式等方麵為(wei) 劉星提供建議。劉星說,太太專(zhuan) 門提醒他,走進教室後要微笑麵對孩子,這就“一下子拉近了距離”。

  在隨後的教學中,隨著孩子們(men) 逐漸融入古詩的意境,教、學互動也愈加頻密,劉星也日益放鬆,越來越投入其中。

  在講授《遊子吟》時,劉星突出傳(chuan) 遞其中所表達的親(qin) 情。學校老師還指導孩子們(men) 將《遊子吟》所表達的情感改寫(xie) 為(wei) 現代詩。劉星清楚記得,有一位二年級小朋友在改寫(xie) 中記敘自己釣到了一條小魚,但想到小魚的父母兄弟都會(hui) 想念它,就把魚放了。“孩子們(men) 真正理解了詩歌傳(chuan) 遞的中華民族重親(qin) 情的傳(chuan) 統,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教學過程中,劉星體(ti) 會(hui) 到了馬來西亞(ya) 華文教育薪火不熄的精神。他說,登嘉樓州華教條件比較艱苦,人力、財力缺乏,但在華社的全力支持下,華校老師們(men) 依然將華教搞得有聲有色。馬來西亞(ya) 華教老師注重指導孩子們(men) 進行二次創作,從(cong) 學校到州裏都舉(ju) 辦詩歌比賽,引導孩子們(men) 通過改寫(xie) 更深入了解詩歌。在劉星和老師們(men) 的指導下,三位同學的原創詩歌《魚,在我心中》曾參加詩歌比賽,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績。

  中文和中華文化吸引越來越多各族裔小朋友。劉星介紹,在中文詩社中,有不少是馬來裔、泰裔的小朋友。

  受疫情影響,劉星的詩歌課一度隻能通過視頻教學。隨著馬來西亞(ya) 疫情趨緩,學校師生們(men) 都期待恢複線下授課,並且希望能增加包括書(shu) 法等在內(nei) 更豐(feng) 富的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容。劉星說,他和同事們(men) 在積極準備,期待誦詩聲很快能在校園重新響起。

  近幾年,劉星先後輔導60多名當地兒(er) 童學習(xi) 中文詩歌。今年4月初,二分部收到一份學校感謝信,“感謝中國交建,你們(men) 不僅(jin) 為(wei) 我們(men) 建設鐵路,也讓華裔兒(er) 童學習(xi) 到了中文知識,你們(men) 種下了未來和希望!”

  中交建馬東(dong) 鐵項目相關(guan) 人士也告訴記者,劉星的努力體(ti) 現的是馬東(dong) 鐵項目一貫注重履行社會(hui) 責任。據介紹,馬東(dong) 鐵項目長期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為(wei) 馬方培訓培養(yang) 鐵路建設和運營人才,預計到2022年,將會(hui) 有5000名本地學員從(cong) 培訓計劃中受益。馬來西亞(ya) 高等教育部部長伊德裏斯、馬來西亞(ya) 鐵路銜接公司首席執行官達維斯等馬方高層都曾多次對馬東(dong) 鐵項目人才培訓計劃給予高度肯定。(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