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上海全麵複工複產 外資入華信心更足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製、形勢持續向好,上海在6月1日這一天全麵恢複生產(chan) 生活秩序。中國社交媒體(ti) 被上海的“回歸”刷屏,網民們(men) 熱議:熱鬧繁忙的上海要回來了。
作為(wei) 中國的工商和金融核心城市、製造業(ye) 重地、全世界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海“回歸”正常不僅(jin) 是中國老百姓的期盼,也是全世界的期待。在上海市近日發布推動複工複產(chan) 的一係列舉(ju) 措之後,亞(ya) 洲市場得到提振。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表示,上海推出的複工複產(chan) 政策成為(wei) 近期市場走勢最積極的因素。市場普遍認為(wei) ,上海的複工複產(chan) 有望推動全球供應鏈的改善,而中國消費市場複蘇也將利好全球企業(ye) 。
經曆兩(liang) 個(ge) 多月的艱苦抗疫,上海“重啟”表明,中國堅持“動態清零”是守護人民、維護經濟長遠發展的必要之舉(ju) 。這一防疫方針努力用最小代價(jia) 實現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生命健康和正常生產(chan) 生活秩序。
回顧抗擊新冠疫情的兩(liang) 年多時間,中國政府因時因勢做好精準防控,統籌疫情防控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盡可能將疫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實際上從(cong) 5月下旬以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向好,上海各個(ge) 區、各個(ge) 部門就不斷擴大複工複產(chan) 複市範圍。比如臨(lin) 港新片區、化工區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率已達100%。
上海抗疫取得明顯成效以及推動複工複產(chan) 措施有力有效,讓外資企業(ye) 感受深刻。從(cong) 4月中旬開始,上海市分三批推動重點外貿外資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截至5月29日,第一批142家複工率已達91%。備受關(guan) 注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就在首批名單之上,目前產(chan) 量基本與(yu) 疫情前持平,並且有望在本月全麵恢複正常。
於(yu) 企業(ye) 而言,疫情隻是短期幹擾項,更重要的是布局長遠。保障供應鏈暢通、強化資金支持……上海推出的一係列積極政策,為(wei) 外資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提供了助力,也為(wei) 它們(men) 深耕中國市場帶來更多信心。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今年前4個(ge) 月,中國新增合同外資1億(yi) 美元以上大項目185個(ge) ,相當於(yu) 平均每天有1.5個(ge) 外資大項目落地。 5月上旬在上海仍處於(yu) 疫情防控關(guan) 鍵階段時,歐萊雅正式宣布在中國市場設立首家投資公司,落戶上海奉賢區。“我們(men) 對中國市場有著長遠的信心”,歐萊雅北亞(ya) 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表示,盡管今年疫情對很多企業(ye) 造成了不小影響,但“歐萊雅中國第一季度的業(ye) 績依然取得兩(liang) 位數增長,超過美妝市場的平均水平”。
這就是中國市場的魅力!巨大的市場規模、不斷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強大的創新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讓中國市場成為(wei) 全球資本難以割舍的投資目的地。根據中國貿促會(hui) 最新發布的調研報告,今年一季度近90%在華外資企業(ye) 維持或擴大了現有業(ye) 務規模。這些事實與(yu) 數據有力反擊了所謂供應鏈“去中國化”“與(yu) 中國脫鉤”的論調。
疫情的短期擾動不會(hui) 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這是市場分析人士的普遍認知。正因此,當前的經濟恢複期在費博瑞們(men) 眼中正是機會(hui) 所在:“過去的每一次市場恢複期,我們(men) 都能看到中國消費和美妝的強勁反彈。”正如他所說,在任何時代,市場都充滿不同的挑戰,人們(men) 要做的就是要在挑戰中找到機會(hui) 。而中國市場,無疑值得投資者布局長遠、下好先手棋。
(國際銳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