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闖敢創 林區女工用木頭雕出“金山銀山”
中新網6月2日電 題:敢闖敢創 林區女工用木頭雕出“金山銀山”
中新網記者 解培華 薑輝
幾段樹枝、葉子,經過精心搭配,就成了一幅木藝畫作;一塊廢舊木頭,經過一番雕琢,價(jia) 值可達數萬(wan) 元。當前,創意設計已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廣泛滲透到社會(hui) 各個(ge) 領域,成為(wei) 21世紀世界經濟中最具前景、最具活力的產(chan) 業(ye) 之一。家住小興(xing) 安嶺、從(cong) 小在林區長大的張桂俠(xia) 憑借獨特的創意、敢打敢拚的性格,聚焦特色木藝文創產(chan) 品,帶動上下遊企業(ye) 數百家,增加就業(ye) 近萬(wan) 人,為(wei) 林區職工開拓了一條致富增收的新路。
五月的小興(xing) 安嶺,綠意盎然,位於(yu) 黑龍江省伊春市烏(wu) 翠區的興(xing) 安森林俠(xia) 遊學中心裏鬆香陣陣。樺樹皮木屋、實木桌椅、原木上下鋪、木藝吊燈、木製玩具……就連走廊裏的畫都是用鬆葉、樹枝、鬆塔碎片等廢棄物巧妙製作的。45歲的張桂俠(xia) 正帶著工作人員對遊學中心裏的食堂、宿舍進行細致檢查,隨著黑龍江省進入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管理,這裏又將迎來五湖四海的研學學子。
1995年,中專(zhuan) 畢業(ye) 的張桂俠(xia) 和愛人用在工廠打工賺來的450元錢成立了一家小工藝品廠,用椴木等雕刻簡易木版畫進行售賣。夫妻倆(lia) 沒有錢買(mai) 原材料,就上山撿拾樹根和枯木;沒有客戶,就背著產(chan) 品到景區上門推銷。功夫不負有心人,依靠林區豐(feng) 富的原材料資源,張桂俠(xia) 的生意越做越好,員工發展到100多人,產(chan) 品遠銷義(yi) 烏(wu) 、武漢等批發市場。
然而,好景不長。2004年,伊春市決(jue) 定全麵停止天然紅鬆林采伐。麵對沒有原材料的窘境,張桂俠(xia) 把目光瞄向了當地沒人要的紅鬆明子。
“我們(men) 林區以前都用明子引火,基本上每家柈子垛上都得有幾塊,房前屋後隨便丟(diu) 棄,後來明子製作的藝術品火了,一些業(ye) 內(nei) 人士就把它叫‘北沉香’”。張桂俠(xia) 從(cong) 展櫃裏拿出一串“北辰香”手串介紹說,為(wei) 了開發“北沉香”,做出更好的產(chan) 品,她特意從(cong) 南方請來雕刻大師,多次攜“北辰香”產(chan) 品代表伊春參加“哈洽會(hui) ”“文博會(hui) ”等大型展會(hui) 。如今,極具地方特色的“北沉香”工藝品在旅遊市場、古玩市場裏大受歡迎,北京、大連等地都設有專(zhuan) 賣店,年銷售額達近千萬(wan) 元。在張桂俠(xia) 的帶動下,伊春市出現了200多家“北沉香”加工廠,帶動上萬(wan) 人就業(ye) 。
位於(yu) 伊春生態經濟開發區的大師工作室內(nei) ,一件件精美根雕藝術品正從(cong) 高春雷手中誕生。高春雷以前是一名林場職工,停伐後自學了一手精湛的雕刻技術,幾年前加入張桂俠(xia) 公司,專(zhuan) 門進行根雕創作。高春雷告訴記者,像他這樣從(cong) 事木藝創作的人在伊春有很多。
“北沉香”的火爆並沒有讓敢闖敢拚的張桂俠(xia) 停下創業(ye) 腳步。2018年,張桂俠(xia) 啟動了永達木藝文化旅遊研學體(ti) 驗基地、興(xing) 安森林俠(xia) 遊學中心、黑龍江金山小鎮木藝文化館三個(ge) 項目,可容納400人同時就餐、200人住宿,一年可承接研學旅遊5萬(wan) 人次。
近期,黑龍江省首次開創性發布了《黑龍江省創意設計產(chan) 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規劃(2022-2030年)》和《黑龍江省支持創意設計產(chan) 業(ye) 發展若幹政策措施》。
張桂俠(xia) 興(xing) 奮地表示,《規劃》和《措施》讓她再次創意十足。“我們(men) 打算把‘北辰香’元素植入有實用性的家居家具裏麵,利用樺樹皮、鬆樹枝等林下產(chan) 品、剩餘(yu) 物,開發一些特色包裝物,增加本地鬆子、藍莓等特產(chan) 附加值。我們(men) 還打算為(wei) 中小學生開設創業(ye) 設計大課堂,培養(yang) 地方接續人才,打造具有伊春特色的產(chan) 業(ye) 鏈,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