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將種子自主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發布時間:2022-06-07 13:49:00來源: 人民日報

  中國農(nong) 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胡蘿卜遺傳(chuan) 育種團隊——

  “將種子自主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我們(men) 的新時代)

  “農(nong) 安天下,種為(wei) 基石,種子的重要性就如同電子產(chan) 品的芯片,為(wei) 實現獨立自主,我們(men) 亟待為(wei) 胡蘿卜鍛造一顆強大而熾熱的‘中國芯’……”去年12月,在北京市科協舉(ju) 辦的第二十二屆北京青年學術演講比賽上,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青年科研人員劉星講述了團隊打破國外“洋種子”壟斷、為(wei) 農(nong) 民選育優(you) 質胡蘿卜品種的故事,贏得陣陣掌聲……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蘿卜生產(chan) 國,但規模化種植中的雜交種子長期依賴進口。中國農(nong) 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胡蘿卜遺傳(chuan) 育種團隊潛心耕耘近20年,克服種質資源匱乏、研究基礎薄弱、育種周期較長等困難,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國產(chan) 雜交品種“中譽”係列,蹚出一條育種新路。

  “一個(ge) 相對好的胡蘿卜品種的育種周期是15至20年”

  每年3月,我國胡蘿卜的主產(chan) 區之一——福建省晉江市的冬春季胡蘿卜進入采收旺季,從(cong) 田野到車間都是農(nong) 民忙碌的身影。但豐(feng) 收的背後,種植戶們(men) 對來年的用種仍有不少隱憂:“主栽品種都是國外進口的雜交種子,種子的價(jia) 格不由我們(men) 說了算。”晉江市東(dong) 石鎮潘山村種植戶劉建家告訴記者,近年來,種子的價(jia) 格漲得很快,最多時從(cong) 每罐5000元上漲到1.3萬(wan) 元。“一罐種子10萬(wan) 粒,隻能種2畝(mu) 半,如果後期遇上自然災害或者行情不好,就賺不著錢。”劉建家無奈地說。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ge) 例。中國農(nong) 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胡蘿卜遺傳(chuan) 育種團隊負責人、國家大宗蔬菜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崗位專(zhuan) 家莊飛雲(yun) 介紹,我國胡蘿卜種植麵積約為(wei) 600萬(wan) 畝(mu) ,其中規模化種植基地麵積70萬(wan) 畝(mu) 左右,這些基地90%以上使用的都是國外品種。“一根小小的胡蘿卜,種與(yu) 不種,種多種少,都由人家說了算。”莊飛雲(yun) 說,經調查測算,胡蘿卜種子的成本占種植成本的1/3左右,如果能選育出性價(jia) 比高的國產(chan) 胡蘿卜品種,就能大大降低農(nong) 民的種植成本,“將種子自主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2003年開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莊飛雲(yun) ,就把胡蘿卜遺傳(chuan) 育種定為(wei) 研究方向。彼時,國內(nei) 的胡蘿卜資源鑒定及育種研究工作剛剛起步,全國僅(jin) 有五六家科研院校成立了胡蘿卜育種課題組。種質資源匱乏、研究基礎薄弱、缺少經費支撐,這些都是擺在麵前的難題。與(yu) 之相對的,則是國外胡蘿卜育種企業(ye) 大多有上百年的育種研究積累,擁有科研、育種、繁種、推廣的成熟管理體(ti) 係,其選育出的品種具有產(chan) 量高、商品性好的突出優(you) 勢。

  “胡蘿卜的生長特性決(jue) 定了它的常規育種種性退化快,而雜交育種優(you) 勢明顯。但是胡蘿卜的花很小,每朵花隻有1至2粒種子,這給人工雜交授粉帶來很大困難。”莊飛雲(yun) 說,胡蘿卜不僅(jin) 授粉困難,且生長周期長,一年成熟一次。“選出好的品種,再到下一年才能看出性狀是否優(you) 良,僅(jin) 選種、評價(jia) 這樣的工作就要好多年。在技術好、運氣好的情況下,一個(ge) 相對好的胡蘿卜品種的育種周期是15至20年。”

  “出差就是地頭,回來就是實驗室”

  如今,莊飛雲(yun) 帶領的胡蘿卜遺傳(chuan) 育種團隊有趙誌偉(wei) 、歐承鋼、劉星3位科研人員。今年30歲的劉星是這個(ge) 團隊的新生力量。2020年博士畢業(ye) 後,他就投入到胡蘿卜遺傳(chuan) 育種的工作中。劉星至今記得第一次到福建試驗基地出差的情形。

  “我是北方人,本來以為(wei) 工作之餘(yu) 能有機會(hui) 感受一下閩南風情,現實卻是手握鋼叉整整挖了3天胡蘿卜。”劉星說,返程回北京時,每人登機時都抱著30多斤的胡蘿卜。“剛開始我有些不理解,為(wei) 什麽(me) 不能辦理托運或者快遞呢?後來我才明白,如果這些胡蘿卜出現機械損傷(shang) 或材料間的混雜,不僅(jin) 會(hui) 影響當年鑒定結果的準確性,更可能讓此前多年的辛苦選育成果付諸東(dong) 流。穩穩抱在懷中,心裏才覺得踏實。”

  至於(yu) 授粉工作,劉星已經成為(wei) 行家裏手。“胡蘿卜花序的形狀很特別,像一把小傘(san) ,屬於(yu) 傘(san) 形花科蔬菜。我們(men) 常見的白蘿卜、青蘿卜和紅蘿卜卻是開著十字形花朵的十字花科蔬菜。所以在親(qin) 緣關(guan) 係上,同樣開著傘(san) 形花的香菜和芹菜與(yu) 胡蘿卜更近。”劉星告訴記者,每年工作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在胡蘿卜花開時,按計劃完成授粉,然後從(cong) 原來的花盤上收獲種子進行下一代的評比篩選。

  以前,這樣的授粉、評比篩選一年隻能進行一次。為(wei) 了提高育種效率,莊飛雲(yun) 和同事們(men) 天南海北地奔波,選擇不同地域、氣候的胡蘿卜產(chan) 地,這樣就能保證一年裏有10個(ge) 月可以播種,能夠收獲七八茬胡蘿卜。“一年評價(jia) 七八次優(you) 良品種,比剛做時效率至少提升了3倍,大大縮短了育種周期。”北到黑龍江,西到新疆、青海,南至福建,都留下了他們(men) 的足跡。莊飛雲(yun) 說自己一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出差,“出差就是地頭,回來就是實驗室。”

  寒來暑往,冬去春來,每年授粉上千個(ge) 雜交組合,數十萬(wan) 根胡蘿卜逐一篩選,這樣的工作狀態胡蘿卜遺傳(chuan) 育種團隊已堅持了近20年。

  “推動我國胡蘿卜產(chan) 業(ye) 進一步發展壯大,讓更多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

  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國已培育出以“中譽1749”“中譽1877”等為(wei) 代表的國產(chan) 胡蘿卜雜交品種,在產(chan) 量和整齊性等性狀上,已經能夠與(yu) 國外品種相抗衡。“有的國產(chan) 品種已經比國外的某些品種更突出了,比如早熟性和口感品質上就做得很好。”劉星介紹,目前在晉江市東(dong) 石鎮種植的國產(chan) 胡蘿卜品種,收獲期大大延長,在降低種植成本的前提下,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種植效益。

  與(yu) 此同時,團隊還收集保存了國內(nei) 外胡蘿卜品種資源900餘(yu) 份,創建了一套人工高效去雄雜交回交育種技術體(ti) 係,挖掘了一批耐抽薹、抗病等優(you) 異種質資源,為(wei) 後續胡蘿卜遺傳(chuan) 育種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麵向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團隊更是走在世界前列,開展了鮮榨汁水果類型和彩色胡蘿卜品種的培育。

  “現階段,國產(chan) 品種經過國內(nei) 科研力量的努力,市場占有率粗略計算能達到3%,這是從(cong) 無到有的一次突破,我們(men) 在一點一滴地縮短與(yu) 國外胡蘿卜育種的差距。品種育出來不是目的,最終還要推動我國胡蘿卜產(chan) 業(ye) 進一步發展壯大,讓更多農(nong) 民增產(chan) 增收。”莊飛雲(yun) 表示,這就如課題組當初給品種命名時的初心一樣,“‘中譽’寓意讓中國種子享譽世界,我們(men) 有決(jue) 心也有信心實現這一目標。”

  本報記者 馮(feng) 華 蔣建科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