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水域岸線 嗬護河湖健康
嚴(yan) 格管控開發利用強度和方式,防止侵占河湖空間
保護水域岸線 嗬護河湖健康(美麗(li) 中國)
核心閱讀
河湖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ti) ,是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暢的河道、幹淨的水麵、整齊的岸線,共同組成健康河湖。
近日,水利部製定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的指導意見》,以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保障行洪通暢,複蘇河湖生態環境。
河湖水域岸線,是指河湖水麵、水岸交界並向陸地延伸的地帶。一些地區麵臨(lin) 人為(wei) 束窄、擠占河湖空間,過度開發河湖資源等問題,與(yu) 水爭(zheng) 地的情況尚未發生根本好轉。近日,水利部製定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河湖水域岸線空間如何劃定?如何做好保護與(yu) 開發?記者進行了采訪。
劃紅線,因地製宜明確保護範圍
青山對峙,江水奔湧。在湖北省秭歸縣九畹溪鎮,蔥鬱的岸線,仿佛為(wei) 長江鑲上了綠邊。“這幾年,我們(men) 栽種紅葉石楠、欒樹、桂花等。鎮裏設立了6名鎮級河長、17名巡河員、75名林長,加強日常管護。”九畹溪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峰介紹。
秭歸縣對長江西陵峽片區約30公裏地段開展生態修複,植被恢複麵積293公頃,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麵積2.9平方公裏。
河湖水域岸線空間是河湖生態係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河湖行洪、水生生物棲息的主要場所,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公共資源。
河湖水域岸線同樣是人為(wei) 活動頻繁的地帶。離岸邊多遠的地方能夠開發建設?橋能建多寬?河邊能種地蓋房嗎?“過去,因河湖水域岸線空間沒有明確界定,一些地方人為(wei) 地縮窄河道管理範圍,與(yu) 河爭(zheng) 水、與(yu) 河爭(zheng) 地,亂(luan) 占、亂(luan) 采、亂(luan) 堆、亂(luan) 建,影響了河湖防洪、供水、生態等安全。”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司長祖雷鳴介紹。
《指導意見》的出台,明確了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邊界。祖雷鳴介紹:“截至2021年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名錄內(nei) 河湖(無人區除外)管理範圍已全麵劃定,120萬(wan) 公裏河流、1955個(ge) 湖泊首次明確了管控邊界,為(wei) 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奠定了堅實基礎。”
“依據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有堤防的河湖,其管理範圍為(wei) 兩(liang) 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行洪區和堤防及護堤地;無堤防的河湖,其管理範圍為(wei) 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和行洪區,這是底線,也是紅線。各地在安排河湖管理保護控製帶時,在這條底線的基礎上,可以再向陸域適當延伸。”祖雷鳴說。
長江水域岸線保護範圍有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規定“國家對長江流域河湖岸線實施特殊管製”,要求禁止在長江幹支流岸線一公裏範圍內(nei) 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禁止在長江幹流岸線三公裏範圍內(nei) 和重要支流岸線一公裏範圍內(nei) 新建、改建、擴建尾礦庫。這些條文為(wei) 保護長江岸線提供了法律依據。截至2021年底,水利部門清理整治長江違法違規岸線利用項目2441個(ge) ,騰退岸線162公裏。
“對於(yu) 其他河湖,各地可結合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及河湖自然風貌保護等需求,針對城市、農(nong) 村、郊野等不同區域特點,在已劃定的河湖管理範圍邊界的基礎上,探索向陸域延伸適當寬度。”祖雷鳴介紹。
強管製,嚴(yan) 禁非法占用和束窄河湖水域岸線
潯江逶迤流淌,水闊天平。作為(wei) 西江重要的行洪通道、生態廊道,守護好一江碧水,格外重要。
潯江平南縣段,多家建材廠和碼頭存在未批先建問題。掛牌督辦,清理整頓,再到景觀提升,從(cong) 2020年7月到現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hui)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長辦和平南縣協同推進,潯江麵貌正逐步得到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潯江已經劃定了河道管理範圍,項目開工前未經審查同意,亂(luan) 占濫用岸線,擠占河道行洪斷麵。”珠江委河湖處相關(guan) 負責人分析,“相關(guan) 單位法律意識淡薄,為(wei) 了減少投資,加快項目進度,采取‘先上車、後補票’方式無序開發。”
河湖周邊地形平坦、用水排水方便、風光秀美,是企業(ye) 、道路、觀光建築等建設選址的優(you) 良地段。在空間管控範圍內(nei) ,哪些可以建?有哪些具體(ti) 規定?
“總體(ti) 要求是,按照保護優(you) 先原則,合理劃分岸線保護區、保留區、控製利用區和開發利用區,嚴(yan) 格管控開發利用強度和方式。”祖雷鳴介紹。
涉河建設項目要嚴(yan) 格依法依規審批。“比如一些橋梁需要跨河、穿河、臨(lin) 河,碼頭、渡口、管道、取排水項目等要依水而建,水利部門遵循‘確有必要、無法避讓、確保安全’的原則,嚴(yan) 把受理、審查、許可關(guan) ,特別是要嚴(yan) 禁未批先建、越權審批、批建不符。”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水域岸線管理處處長胡忙全介紹。
近年來,一些新情況冒頭,也對水域岸線空間管控提出了新要求。
一些地方興(xing) 建風雨廊橋,對此如何管理?“風雨廊橋屬於(yu) 橋梁,主要功能是交通。根據規定,橋麵須有秩序地設置車道及人行道,寬度須符合有關(guan) 技術規範,橋墩承重與(yu) 其主要功能相適應。”胡忙全介紹。
“一些地方以風雨廊橋名義(yi) 進行開發,加寬橋麵,在上麵開設商鋪、酒店、茶館等。有的房屋建築高達三四十米,麵積多達數萬(wan) 平方米。密集布置橋墩或大幅增加橋墩尺寸,導致阻水麵積大,加劇水流對橋墩、河床、河岸衝(chong) 刷,對河道行洪和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構成嚴(yan) 重威脅。”胡忙全介紹。以風雨廊橋名義(yi) 開發建設房屋,屬於(yu) 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築物、構築物,是法律法規明確的禁止性活動,不能按照對橋梁的相關(guan) 規定辦理涉水行政許可。
“對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等項目建設不搞‘一刀切’,對於(yu) 河道、湖泊、水庫內(nei) ,不得建設此類項目;對於(yu) 湖泊管理範圍內(nei) 的水麵周邊區域等水域岸線空間,要堅持科學論證,嚴(yan) 格管控,並依法履行相關(guan) 審批手續。”胡忙全說。
重保護,推進整治修複,守護好水生態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是保護河湖水域岸線的目標。《指導意見》提出,依托河湖自然形態,充分利用河湖周邊地帶,因地製宜建設親(qin) 水生態岸線,推進沿河沿湖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打造濱水生態空間、綠色遊憩走廊。
“保護水域岸線,要清理整治,係統治理,科學施策。”胡忙全介紹,“生態廊道建設涉及綠化或種植的,不得影響河勢穩定、防洪安全,植物品種、布局、高度、密度等不得影響行洪通暢。具備條件的河段,灘地綠化可與(yu) 防浪林、護堤林建設統籌實施。”
存量做減法、增量零容忍,依法依規強監管。“充分發揮河湖長製平台作用,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luan) ’常態化規範化。”祖雷鳴介紹。繼續以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珠江、鬆花江、遼河、太湖和大運河、南水北調工程沿線等為(wei) 重點,開展大江大河大湖清理整治,並向中小河流、農(nong) 村河湖延伸。此外,還要加強行政與(yu) 公安檢察機關(guan) 互動,完善跨區域行政執法聯動,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銜接、與(yu) 檢察公益訴訟協作等機製,提升水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
大數據、衛星遙感、航空遙感等技術手段,可及時發現問題。“各級水利部門應提高河湖監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涉河建設項目審批信息上圖入庫,實現動態監管。”祖雷鳴介紹。
本報記者 王 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