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下大力氣做好重點群體就業服務

發布時間:2022-06-08 11:10: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麵對就業(ye) 壓力,各地各部門出台了一係列政策穩就業(ye) 、保民生。其中,如何確保重點人群實現就業(ye) ,如何減少失業(ye) ,如何幫助失業(ye) 人員緩解生活困難,成為(wei) 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

  穩大學生就業(ye)

  今年高校畢業(ye) 生超千萬(wan) ,做好這一群體(ti) 的就業(ye) 工作是穩就業(ye) 的重點。近段時間,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等重點人群服務的海量就業(ye) 信息不斷推出。正在中國公共招聘網、中國國家人才網、就業(ye) 在線以及各家招聘網站上舉(ju) 辦的百日千萬(wan) 網絡招聘專(zhuan) 項行動,連日來麵向全國各地的高校畢業(ye) 生推出了大量崗位信息,6月6日至12日還將推出信息科技、電競遊戲、電力新能源、生活服務、房產(chan) 建築、生物醫藥6個(ge) 行業(ye) 專(zhuan) 場招聘,3000家用人單位提供4.1萬(wan) 個(ge) 崗位。各地人社部門也積極為(wei) 企業(ye) 和高校牽線搭橋,讓企業(ye) 人事經理和應聘學生得到充分交流。

  很多青年人選擇到企業(ye) 去施展才幹。“我想留在西安工作,打算選擇與(yu) 信息技術有關(guan) 的製造業(ye) 企業(ye) ,目前已經投遞了幾十份簡曆,我看好軟件開發工程師未來的發展前景,現在比較關(guan) 心企業(ye) 能為(wei) 我提供怎樣的發展前景。”在西安求學的甘肅籍畢業(ye) 生崔召林說。企業(ye) 是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主渠道,據估算今年將有70%以上的應屆生前往不同類型的企業(ye) 就職。西南財經大學經濟與(yu) 管理研究院教授董豔認為(wei) :“各地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鼓勵吸納就業(ye) ,包括從(cong) 政策上為(wei) 中小企業(ye) 減負,激勵中小企業(ye) 吸納就業(ye) ,同時加強社會(hui) 招聘信息發布,促進供需對接。各地在激勵中小企業(ye) 吸納就業(ye) 的同時,也要指導和監督企業(ye) 依法保護員工利益。”

  通過保市場主體(ti) 來保就業(ye) ,是當前穩就業(ye) 措施的重要切入點。中央相繼出台一係列重大舉(ju) 措千方百計穩定市場主體(ti) ,特別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ye) 的支持。為(wei) 了幫助企業(ye) 更好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前不久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指出,支持中小微企業(ye) 更多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按規定給予社會(hui) 保險補貼、創業(ye) 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對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達到一定數量且符合相關(guan) 條件的中小微企業(ye) ,在安排紓困資金、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時予以傾(qing) 斜。

  在山東(dong) ,陽穀縣人社部門牽手商會(hui) ,搭建“高校+”平台,為(wei) 企業(ye) 發展培育技能人才,構建以行業(ye) 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以職業(ye) 院校、技工院校為(wei) 基礎的技能人才培育體(ti) 係。山東(dong) 陽穀華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王士國告訴記者,“我們(men) 公司通過與(yu) 山東(dong) 工程技師學院合作,共同舉(ju) 辦了為(wei) 期2年的新型學徒製培訓班,涵蓋化工總控、有機合成、電工焊工等多個(ge) 工種,目前有245名學徒正在接受培訓,當地還為(wei) 我們(men) 提前劃撥了近百萬(wan) 元的補貼資金,既幫助我們(men) 解決(jue) 了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又解決(jue) 了培訓資金問題”。

  在黑龍江,七台河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對全市兩(liang) 年內(nei) 所有離校未就業(ye) 畢業(ye) 生1221人情況進行細致摸排,建立畢業(ye) 生就業(ye) 動態信息庫,一人一檔幫助畢業(ye) 生適應就業(ye) 形勢、熟悉就業(ye) 政策、增強擇業(ye) 意識,積極鼓勵畢業(ye) 生麵向基層、鄉(xiang) 鎮、邊遠地區就業(ye) ,引導畢業(ye) 生從(cong) 實際出發,調整心理預期,合理定位,樹立正確的就業(ye) 觀和擇業(ye) 觀。人社部門還設立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專(zhuan) 窗,通過快辦、幫辦、打包辦,幫助解決(jue) 職稱評定、社保繳納、落戶、檔案管理等實際問題。

  促農(nong) 民工務工

  農(nong) 民工是重點就業(ye) 群體(ti) 之一。“要加強地區間勞務協作和信息對接,推進勞務品牌建設,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易地搬遷大型安置區就業(ye) 幫扶行動。”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就業(ye) 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此前表示。

  外出務工是很多農(nong) 村家庭重要的收入來源。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工業(ye) 企業(ye) 少、吸納就業(ye) 能力弱,年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達7萬(wan) 人以上,外出務工勞動力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通過福州市和固原市開展的東(dong) 西部對口幫扶協作,寧夏飛毛腿技工學校形成了以“校地合作、校企對接、定向培養(yang) 、精準就業(ye) ”為(wei) 核心的辦學模式,實現從(cong) 技能人才培養(yang) 、實訓生產(chan) 到高質量就業(ye) 的新路徑。

  當地人社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兩(liang) 地通過發揮各自資源優(you) 勢,不斷深化新發展階段閩寧勞務協作,技能培訓成為(wei) 貧困勞動力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的“源頭活水”,定向就業(ye) 成為(wei) 已脫貧人口增收致富的“鐵杆莊稼”,人才培養(yang) 為(wei) 固原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內(nei) 生動力”,高技能人才輸入為(wei) 福州市企業(ye) 發展壯大“強筋健骨”,成為(wei) 東(dong) 西部對口協作“三方共贏”的示範典型。

  因為(wei) 兒(er) 女就學,江西遂川縣大坑鄉(xiang) 高倚村村民趙騫從(cong) 贛州市贛縣區某建築工地返鄉(xiang) ,在縣人社局和村兩(liang) 委幹部牽線搭橋下,順利在當地誠惠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月工資在4500元左右。遂川縣人社局負責人李小鵬介紹,受家庭、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隨時都會(hui) 有一些在外務工人員返鄉(xiang) ,工作人員迅速靠前,與(yu) 家政、園區企業(ye) 、建築工地、農(nong) 民合作社等對接,物色崗位供返鄉(xiang) 人員挑選,讓他們(men) 找到心儀(yi) 的工作。

  幫困難群體(ti) 擇業(ye)

  4月份以來,就業(ye) 形勢麵臨(lin) 不少風險和挑戰,中央聚焦受疫情影響生產(chan) 經營持續承壓的中小微企業(ye) ,實施了一係列階段性、組合式失業(ye) 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ye) 政策措施。其中,大幅提高穩崗返還比例,暢通資金返還渠道,快審快發,及時為(wei) 企業(ye) 紓困,從(cong) 源頭上穩住崗位穩住就業(ye) 減少失業(ye) 。

  吉林省首批發放的助企紓困資金涉及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兩(liang) 項“免申即享”政策。其中,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ye) ,返還比例從(cong) 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ye) 保險費的60%提高至90%;對年初以來當地出現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28個(ge) 縣(市、區)的中小微參保單位,按照參保職工500元/人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補助,支持企業(ye) 組織有效穩定就業(ye) 崗位。記者從(cong) 吉林省人社廳了解到,5月24日,吉林省發放首批失業(ye) 保險助企紓困資金9.26億(yi) 元,其中穩崗返還5.79億(yi) 元,惠及參保單位5.47萬(wan) 戶、職工137萬(wan) 人;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3.47億(yi) 元,惠及參保單位3.79萬(wan) 戶、職工69.5萬(wan) 人。

  與(yu) 此同時,為(wei) 了保障失業(ye) 人員快捷、及時拿到失業(ye) 保障,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失業(ye) 保險司司長桂楨表示,在常規性保生活政策之外,今年還推出了兩(liang) 項階段性擴圍政策,一是對領取失業(ye) 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ye) 的失業(ye) 人員、不符合領取失業(ye) 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ye) 人員,發放失業(ye) 補助金;二是對參保不滿一年的失業(ye) 農(nong) 民工,發放臨(lin) 時生活補助。

  疫情發生以來,困難群體(ti) 就業(ye) 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強,就業(ye) 援助機製進一步健全。

  在浙江蕭山,59歲的裘利江在進化鎮經營一家快遞站。與(yu) 其他快遞員不同的是,他是一名小兒(er) 麻痹症患者。2年前他把自家的車庫改建成了快遞超市後,進化鎮勞動保障站主動為(wei) 他聯係轄區內(nei) 的一些廠家和快遞點拉生意,幫助他實現“家門口創業(ye) ”。裘利江說,這份工作讓他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在湖北襄陽,小“零工驛站”內(nei) ,不僅(jin) 有企業(ye) 發布的長期用工信息,還有日結專(zhuan) 區、急聘專(zhuan) 區、普工專(zhuan) 區和微信群,企業(ye) 、個(ge) 人還有求職者都能通過這個(ge) 平台第一時間發布自己的信息。襄陽市襄州區雲(yun) 灣社區求職者肖軍(jun) 說:“我天天來‘零工驛站’,不隻是為(wei) 了找活做,還因為(wei) 這裏開設了不同時段的11種專(zhuan) 業(ye) 技能項目培訓,並免費開放。”如今,零工市場建設已經納入2022年襄陽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全市已建成市級總站1個(ge) ,縣級分站11個(ge) ,鄉(xiang) 級驛站24個(ge) ,“襄陽零工之家”微信小程序注冊(ce) 人數達10411人。

  敖 蓉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