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邊境小縣綠桑銀繭鋪富路“破繭重生”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廣西邊境小縣綠桑銀繭鋪富路“破繭重生”
【解說】從(cong) 廣西百色市那坡縣城驅車前往平孟口岸,道路兩(liang) 旁桑樹連片,綿延數裏,一眼望不到頭。在這個(ge) 群山連綿的邊境小縣,民眾(zhong) 把桑樹種到山旮旯裏,從(cong) 石頭縫裏“盤”出金銀。
【解說】黃建華是那坡縣百合鄉(xiang) 清華村的農(nong) 戶。幾年前,種桑養(yang) 蠶對他而言,還很陌生。如今,這個(ge) “陌生”產(chan) 業(ye) 卻成了黃建華家的致富產(chan) 業(ye) 。近日,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蠶房喂蠶。依靠種植的12畝(mu) 桑樹,黃建華每年能養(yang) 13——15批蠶,每批能賺約3800元,一年下來,通過養(yang) 蠶,能年入5萬(wan) 多元。
【同期】廣西那坡縣百合鄉(xiang) 清華村 村民 黃建華
之前我們(men) 是到廣東(dong) 去打工了,自從(cong) 14、15年開始,政府幫建蠶房,現在我們(men) 14、15年到現在就是在這裏養(yang) 蠶,到現在價(jia) 格好的話,一個(ge) 月也有四五千,之前在廣東(dong) 打工也是四五千,在家裏(就能)順便幫照顧老人。
【解說】黃建華所用的蠶房,係廣東(dong) 省深圳市龍崗區對口幫扶建設。在清華村桑蠶核心示範區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那坡縣利用幫扶資金,建設了89間集中大蠶房和1座小蠶共育室,清華村養(yang) 蠶規模得以擴大。
【同期】廣西那坡縣百合鄉(xiang) 清華村黨(dang) 總支部書(shu) 記 黃國際
我們(men) 示範區是04年就開始種桑養(yang) 蠶的,那麽(me) 到目前為(wei) 止,全村種有桑蠶麵積有2800畝(mu) ,我們(men) 全村都是2018年之後就是以桑蠶產(chan) 業(ye) 為(wei) 主。
【解說】龍崗區不但援助了資金,還引導廣東(dong) 多家企業(ye) 到那坡投資辦廠,這其中就有桑蠶業(ye) 的下遊企業(ye) 。2017年8月23日,深圳同益新中控實業(ye) 有限公司在那坡成立公司。目前,該企業(ye) 在那坡已建成22組繅絲(si) 生產(chan) 線,結束了那坡無繭絲(si) 綢布生產(chan) 的曆史。
【同期】那坡同益新絲(si) 綢科技實業(ye) 有限公司 總經理 孫永波
目前我們(men) 企業(ye) 有種桑養(yang) 蠶、收宮繭、繅絲(si) 織綢等各個(ge) 工序,相對在絲(si) 綢行業(ye) 來說,這種產(chan) 業(ye) 鏈相對來說比較完整。後期我們(men) 二期工程有煉白數碼印花,基本上在絲(si) 綢領域,這是一個(ge) 全產(chan) 業(ye) 鏈的運作。
【解說】那坡縣地處桂西南邊陲,與(yu) 越南兩(liang) 省五縣接壤,邊境線長207公裏,曾係廣西極度貧困縣,屬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石漠化嚴(yan) 重。過去,當地人要擺脫貧困,多以外出務工為(wei) 主。如今,桑蠶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那坡縣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並逐漸形成完整產(chan) 業(ye) 鏈。一株桑樹和一根蠶絲(si) 正在盤活總人口隻有21.9萬(wan) 人的那坡縣。那坡縣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縣桑園麵積10.43萬(wan) 畝(mu) ,桑蠶產(chan) 業(ye) 覆蓋127個(ge) 村5000多戶,年產(chan) 值達2.9億(yi) 元。
記者 張廣權 廣西百色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