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減了8.8萬億元,多了9000萬戶

發布時間:2022-06-10 12:0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中國政府致力於(yu) 降低企業(ye) 稅費負擔、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取得了顯著進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10年間,我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8.8萬(wan) 億(yi) 元,宏觀稅負從(cong) 2012年的18.7%降至2021年的15.1%。受益於(yu) 減稅降費等政策,全社會(hui) 創新創業(ye) 活力持續激發,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累計達到9315萬(wan) 戶,年均增加逾千萬(wan) 戶。

  這項政策的受益者分布在市場的每一個(ge) 角落。自2016年起,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每年都會(hui) 開展一次企業(ye) 成本調研,最新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0年企業(ye) 納稅總額占營業(ye) 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年均下降0.87個(ge) 百分點,超過66%的樣本企業(ye) 的平均稅負已低於(yu) 5%。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在2020年的一次調查結果同樣表明了這項政策的效果:在各項相關(guan) 政策中,中小企業(ye) 認為(wei) 成效最大、反響最好、落實最到位的是減稅降費。

  “放水養(yang) 魚”才能水多魚多。10年,減了8.8萬(wan) 億(yi) 元的稅費,中國市場多了超9000萬(wan) 戶企業(ye)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楊誌勇表示,減稅降費政策受到市場主體(ti) 的普遍歡迎,是因為(wei) 市場主體(ti) 對於(yu) 減稅降費政策的獲得感更強。

  為(wei) 了解決(jue) 市場主體(ti) 的困難問題, 可供選擇的宏觀支持政策包括大規模投資、發放消費券和減稅降費。這是一道選擇題, 經營者多選擇減稅降費。楊誌勇說,減稅降費在3個(ge) 選擇項中脫穎而出,並不是政府安排的結果, 而是企業(ye) 的選擇,是市場主體(ti) 的選擇。這進一步說明減稅降費政策對市場主體(ti) 是最有利的政策。

  大幕拉開

  全國工商聯曾發布一份調研報告,認為(wei) 2017年製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前三大影響因素是用工成本上升、稅費負擔重、融資難融資貴。由此,降低企業(ye) 稅費負擔問題成為(wei)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

  全麵推廣營改增,降低製造業(ye) 、交通運輸、建築等行業(ye) 及農(nong) 產(chan) 品等貨物增值稅稅率,實施個(ge) 人所得稅改革,以及製造業(ye) 等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至100%……10年間,一場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稅製改革深入經濟社會(hui) “肌體(ti) ”,也催生了稅收征管模式、征管方式的重大變革。在這背後,透露的是一個(ge) 大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曆程。

  這場宏大的稅製改革是從(cong) 增值稅拉開帷幕的。2016年5月1日,我國在全國範圍全麵推開營改增試點。溫州商人陳生當日零點在北京民族飯店開具了中國餐飲住宿業(ye) 首張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這一天,征收了66年的營業(ye) 稅告別中國稅收舞台。

  這場被稱為(wei) “中國稅製分水嶺”的重大改革,涉及近1600萬(wan) 戶企業(ye) 納稅人、1000萬(wan) 自然人納稅人,當年便直接減稅超過5000億(yi) 元。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當年評價(jia) ,中國全麵實施擴大增值稅征收範圍的政策,完成了2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稅製改革。

  中國在短時間內(nei) 順利實現了超過千萬(wan) 戶納稅人的稅製轉換,實現了四大試點行業(ye) 稅負“隻減不增”的目標。98%左右的試點納稅人實現稅負下降或持平,越來越多的納稅人享受到改革帶來的減稅紅利。數據顯示,全麵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年來,營改增實現減稅6800億(yi) 元左右,成為(wei) 2017年之前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

  隨後,增值稅改革不斷深化:增值稅稅率“四檔並三檔”,降低增值稅稅率、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完善留抵稅額退稅製度等,在實現以製造業(ye) 為(wei) 主的大規模減稅的同時,一個(ge) 更加公正、簡明、高效的增值稅製度逐漸成型。

  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全球稅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傑弗裏·歐文斯指出,中國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ei) 推出這項改革,應歸功於(yu) 中國政府的戰略決(jue) 策能力,以及中國財稅係統高效的執行力。

  大幕拉開後,一次次重大稅製改革紛至遝來。比如,實施綜合與(yu) 分類相結合的個(ge) 人所得稅改革,稅製改革從(cong) 根植經濟治理深入到嵌入社會(hui) 治理當中。

  真金白銀的獲得感

  減稅減的是真金白銀。10年來,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超過110萬(wan) 億(yi) 元,而減稅降費占到了近8%。

  不僅(jin) 如此,與(yu) 稅製改革相適應,借助信息化手段,稅務部門持續推動稅收征管方式、流程等領域的改革,實現征管效能倍增,為(wei) 內(nei) 外資納稅人帶來了全新的辦稅體(ti) 驗。

  以“十三五”時期為(wei) 例,5年間國家稅務總局先後取消26種涉稅文書(shu) 報表、60項稅務證明事項,對符合規定的增值稅納稅人年申報增值稅次數由12次簡並為(wei) 4次,稅務行政審批事項減少93%,納稅人報稅資料壓減50%,年度納稅時間壓減超過57.5%……

  今年以來,稅費申報表在數據共享、表單整合、稅種聯動等方麵繼續優(you) 化。在今年舉(ju) 辦的“我為(wei) 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中,稅務部門又推出減少資料報送等121條便民措施。

  這實實在在提升了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2014年-2021年,稅務總局委托第三方機構連續開展了8次納稅人滿意度調查,共計調查全國34個(ge) 省(區、市)40萬(wan) 戶納稅人,綜合得分由2014年的82.06分提升至2021年的87.2分。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納稅指標排名在前兩(liang) 年提升的基礎上,再度提升9位。

  企業(ye) 最早感受到稅改帶來的利好。寧波旭升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升股份”)主要合作方為(wei) 美國特斯拉,銷售占比近四成,出口產(chan) 品為(wei) 新能源汽車變速係統、傳(chuan) 動係統、懸掛係統、電池係統等核心零部件。旭升股份董事長徐旭東(dong) 說,出口退稅對於(yu) 出口製造企業(ye) 來說至關(guan) 重要,可以說關(guan) 乎企業(ye) 的生存運轉。“近兩(liang) 年,我們(men) 累計收到了2.65億(yi) 元的出口退稅款。今年以來,我們(men) 已經收到4200多萬(wan) 元。”

  不單單是稅費優(you) 惠政策給力,對稅務部門的執行效率,徐旭東(dong) 也是讚賞有加。寧波稅務部門正常退稅平均時間穩定控製在4個(ge) 工作日以內(nei) ,對於(yu) 一類企業(ye) ,時間可以縮短至兩(liang) 個(ge) 工作日內(nei) 。

  徐旭東(dong) 說,旭升股份取得的一切成績都得益於(yu) 國家出台的係列幫扶舉(ju) 措和利好政策,特別是稅費優(you) 惠政策,讓企業(ye) 大大提升了抵禦風險、應對挑戰的勇氣與(yu) 底氣。

  對於(yu) 減稅降費的作用,楊誌勇是這麽(me) 評價(jia) 的:減稅覆蓋麵廣,任何一個(ge) 市場主體(ti) 隻要在經營,基本上都可以享受到減稅降費的好處。而且,減稅降費的力度總體(ti) 上在加大,不少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到期後延續且得到優(you) 化。這樣,減稅效果總體(ti) 上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減稅降費的“與(yu) 時俱進”

  減稅降費有三種效應,一是擴內(nei) 需、刺激經濟增長,二是降成本,三是引導和穩定預期。但任何政策都需要不斷優(you) 化,否則政策效力難免遞減,減稅降費同樣如此。

  這些年,著眼於(yu) 經濟發展的具體(ti) 特點,減稅降費也在“與(yu) 時俱進”,比如2021年,“減稅降費+緩稅緩費”就是涉稅政策的新特點。

  與(yu) 減稅降費的直接效果比起來,緩稅緩費的作用往往易被人忽視。但事實上在財政緊平衡的狀態下,這卻更有長遠的意義(yi) ,既減輕了市場主體(ti) 負擔,總體(ti) 上也不會(hui) 對財政造成太大壓力。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表示,這相當於(yu) 國家給製造業(ye) 中小微企業(ye) 一筆無息貸款,有利於(yu) 緩解企業(ye) 的資金壓力,改善企業(ye) 的生產(chan) 經營。

  走進四川金洋康寧矽業(ye) 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chan) 冶煉車間,一台台高速運轉的矽石冶煉電機映入眼簾,工人們(men) 正在切割矽石,將一袋袋金屬矽裝車銷往全國各地。如今的忙碌場景總是讓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徐聯霞回想起去年那段艱難的日子。

  受疫情影響,四川金洋康寧矽業(ye) 有限責任公司一度麵臨(lin) 原材料成本上升、運輸費用上漲、產(chan) 品銷售量減少的困境,緊巴巴的現金流讓公司經營捉襟見肘。後來,當地稅務部門送去了稅費緩繳“大禮包”。徐聯霞說,截至今年5月,公司已經享受緩繳稅費726萬(wan) 元,這筆緩繳的稅費大大緩解了企業(ye) 的資金壓力。

  今年,為(wei) 了鬆解企業(ye) “繃緊”的現金流,除了緩稅,從(cong) 4月1日起,我國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約1.64萬(wan) 億(yi) 元。這被業(ye) 內(nei) 不少專(zhuan) 家認為(wei) 是值得“大書(shu) 特書(shu) 的政策”。

  增值稅留抵退稅是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重要舉(ju) 措,這項政策可以直接減輕企業(ye) 現金流壓力。

  內(nei) 蒙古綠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智鋼說,目前企業(ye) 正處在生產(chan) 配套設施建設期間,資金需求量非常大,興(xing) 安盟稅務局在了解到企業(ye) 的情況後,根據企業(ye) 的信用評級和經營狀況,梳理出可以享受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第一時間上門輔導。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交留抵退稅申請,112萬(wan) 元退稅迅速到賬,讓企業(ye) 加快了項目落地的步伐。

  建投熱力河北清潔供熱有限公司是一家從(cong) 事熱力生產(chan) 和供應的企業(ye) ,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公司資金嚴(yan) 重短缺,企業(ye) 經營麵臨(lin) 困難。在了解該企業(ye) 麵臨(lin) 的困難後,河北高邑縣稅務局迅速落實政策將“真金白銀”退還給納稅人。134.85萬(wan) 元退稅款不僅(jin) 解決(jue) 了企業(ye) 員工工資問題,也為(wei) 企業(ye) 購買(mai) 原材料充實了資金,有力促進了公司平穩運行。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4月1日至5月31日,已有13391億(yi) 元留抵退稅款退到企業(ye) 賬戶,加上一季度實施原有留抵退稅政策退稅1233億(yi) 元,累計退稅14624億(yi) 元。這些政策紅利為(wei) 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及個(ge) 體(ti) 工商戶紓困解難、提振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減稅降費等宏觀政策綜合作用下,全社會(hui) 創新創業(ye) 活力持續激發,2020年全國共有5.3萬(wan) 戶企業(ye) 享受高新技術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戶數較2013年增長82.8%,減免企業(ye) 所得稅2596億(yi) 元。2020年,共有42.7萬(wan) 戶企業(ye) 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you) 惠,減免稅額4295億(yi) 元,是2013年的1.9倍。企業(ye) 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企業(ye) 研發投入強度從(cong) 2013年的2.08%提高到2021年的2.44%。

  稅製改革巧在改製,重在賦能。10年減稅降費最終換來了市場主體(ti) 的成長,換來了稅源的更加豐(feng) 富。風物長宜放眼量,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的情況下,政府繼續選擇用自己的“緊日子”換人民群眾(zhong) 的“好日子”,在壯闊洶湧的大海中,中國這艘巨輪將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