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蜥保育師徒:守護爬行動物界“大熊貓”的日與夜
【解說】鱷蜥,目前在世界範圍內(nei) 僅(jin) 分布在中國廣東(dong) 、廣西兩(liang) 省區的深山溪溝中,是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爬行動物“大熊貓”之稱。作為(wei) 第四紀冰川末期殘留在華南地區的古老爬行動物,見證了劍齒虎、猛獁象等物種的滅絕,奇跡般留存到今天,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
近日,記者走進廣東(dong) 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跟拍采訪了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了解他們(men) 白天如何對鱷蜥進行飼養(yang) ,以及夜晚走進保護區內(nei) 進行野外巡查等工作。
每天早上八點多,在保護區鱷蜥園裏,繁育中心組長吳基廷和其徒弟曾文的飼養(yang) 工作開始了。鱷蜥主要以各類昆蟲為(wei) 食,現在正值鱷蜥大量的捕食季節,每日晨昏時,它們(men) 就會(hui) 外出覓食。特別是在出蟄蘇醒時期,由於(yu) 食欲旺盛,它們(men) 還常出現爭(zheng) 食廝咬的現象。
【同期】鱷蜥繁育中心組長 吳基廷
就是要吃這個(ge) 東(dong) 西一般小的,一般是要動的,不動的它不吃的,會(hui) 動的,它會(hui) 吃,死的東(dong) 西它不吃的,要吃新鮮的東(dong) 西的,蚯蚓都是新鮮的,我們(men) 全是今天才搞的,都是去野外,一般菜地,田裏啊(挖的)。
【解說】吳基廷從(cong) 該自然保護區成立就開始參與(yu) 鱷蜥保育工作,現今已有十餘(yu) 年。每天除了喂養(yang) ,他還要對人工飼養(yang) 的鱷蜥進行相關(guan) 的巡護。
【同期】鱷蜥繁育中心組長 吳基廷
我們(men) 每天都要要巡護一趟,看它有沒有不吃的啊,它鱷蜥不吃了,它就會(hui) 生病了,生病了就是我們(men) 這裏有科研人員,他們(men) 會(hui) 拿出來看是什麽(me) 病,他們(men) 會(hui) 知道。
【解說】今年吳基廷就要退休了,他的工作也慢慢移交到徒弟曾文的手裏。白天,曾文會(hui) 跟著老師傅進行飼養(yang) 工作,晚上,他還要走進保護區內(nei) 的小溪溝巡查。在鱷蜥活躍季節,他要尋找鱷蜥的蹤跡,收集鱷蜥數據,掌握種群動態。
【同期】鱷蜥繁育中心副組長 曾文
我們(men) 巡護一般都是晚上天黑了,天黑一般情況下就是鱷蜥才上樹的,如果白天的話,所以說我們(men) 也很少經常發現也是這個(ge) 原因,我們(men) 都是要等天黑才過來。我們(men) 巡護有兩(liang) 個(ge) 目的,第一個(ge) 就是調查在鱷蜥的種群和數量,還有第二個(ge) 目的就是預防那些進山人員,就是捕捉鱷蜥,還有在溪溝上電魚,所以說也是為(wei) 我們(men) 鱷蜥的種群繁殖,我們(men) 每天晚上都要進行一個(ge) 巡護。
【解說】正值雨季,溪流湍急,但曾文和同事夜間淌水而上,卻如履平地。他開玩笑說,常年穿梭在這片潮濕溪溝邊上,鱷蜥都把他們(men) 當朋友了。
【同期】鱷蜥繁育中心副組長 曾文
現在我們(men) 這條看得到鱷蜥就是一個(ge) 母的成體(ti) ,你看它睡覺的姿勢你看一下,所以說它一般都是晚上都是趴在樹上睡覺,母的鱷蜥可能相對比較溫順一點,我們(men) 觀察了好久,它都不沒有往水裏跳,如果是換成有些公的,或者比較那些一驚動它都是很容易往水裏跳的,也有可能是我們(men) 天天跟它打招呼,它們(men) 跟我們(men) 是老熟人的,也有可能說見我們(men) 也不是陌生人了,所以說它也很挺配合我們(men) 的(工作)。
【解說】據了解,廣東(dong) 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於(yu) 1998年,2013年6月正式晉升為(wei) 國家級。多年來,得益於(yu) 對鱷蜥及棲息地的保護工作,鱷蜥種群數量從(cong) 2004年的200-300隻增長到目前的約850隻,約占全國野生鱷蜥數量2/3,成為(wei) 國內(nei) 已知最大的鱷蜥野生種群棲息地。
【同期】鱷蜥繁育中心組長 吳基廷
一般都要有擔當,還有責任心才能能夠完成這個(ge) (工作)。
【同期】鱷蜥繁育中心副組長 曾文
我們(men) 要有這種熱情才能去接好這個(ge) 班是吧,每一份工作都要我們(men) 熱心去對待。第一個(ge) 要保證野外的種群不要被破壞,因為(wei) 我們(men) 也會(hui) 進行大量的宣傳(chuan) ,像有些村民就私自進山,我們(men) 也會(hui) 進行勸阻,因為(wei) 畢竟是保護野生動物,也不單單是我們(men) 這些看護員的職責,也要民眾(zhong) 大家相互配合。
記者 韋傑夫 廣東(dong) 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