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評 | 夏糧豐收基礎不斷夯實 助力 “中國飯碗”裝得更滿
【地評線】兩(liang) 江評 | 夏糧豐(feng) 收基礎不斷夯實 助力 “中國飯碗”裝得更滿
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當前,中國夏收大幕已經拉開,各地積極搶收,確保顆粒歸倉(cang)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日前表示,中國糧食生產(chan) 保持總體(ti) 穩定,有望繼續獲得好收成。
食為(wei) 政首,糧安天下;悠悠大事,吃飯為(wei) 大。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對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而言,保夏收就是保飯碗,保夏糧就是保安全。夏糧占全年產(chan) 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奪取夏糧豐(feng) 收對全年糧食豐(feng) 收、穩定物價(jia)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yi)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搶農(nong) 時、抓田管、促春耕,落實落細各項糧食穩產(chan) 措施,春播工作進展順利,夏糧豐(feng) 收基礎不斷夯實。廣袤田野,農(nong) 機縱橫馳騁,農(nong) 民辛勤耕耘,糧食生產(chan) 形勢持續向好,為(wei) 完成全年糧食生產(chan) 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強政策,增添農(nong) 民種糧動力。今年以來,包括種子、農(nong) 藥、化肥等在內(nei) 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對國內(nei) 糧食生產(chan) 產(chan) 生了一定影響。根據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流通協會(hui) 統計的數據,氮肥和磷肥的漲幅超過了30%,鉀肥由於(yu) 依賴進口比例較大,漲幅更是超過了70%,化肥價(jia) 格上漲也給農(nong) 民的種植成本帶來很大壓力。麵對冬小麥晚播、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國內(nei) 疫情散發等因素影響,各地區各部門加大強農(nong) 惠農(nong) 富農(nong) 力度,相繼出台一係列“給力”政策,比如,中央財政在對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一次性補貼200億(yi) 元的基礎上,近日再次下達100億(yi) 元一次性農(nong) 資補貼;今年,國家繼續在部分主產(chan) 區實行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小麥、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jia) 格水平全麵提高,凡此種種都在助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條底線。
穩麵積,夯實糧食豐(feng) 收基礎。麵積是產(chan) 量的基礎,保障糧食安全,關(guan) 鍵是要穩定糧食麵積,提升糧食生產(chan) 能力。近年來,我國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到今年底,我國將確保全國累計建成10億(yi) 畝(mu) 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的高標準農(nong) 田,保障糧食產(chan) 能在1萬(wan) 億(yi) 斤以上。“十四五”期間,以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保護區為(wei) 重點,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chan) 業(ye) 帶,實施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工程,到2025年累計建成10.75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今年下達中央補助資金近1096億(yi) 元,繼續支持各地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各地區各部門正全力以赴抓好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強化科技支撐,為(wei) 糧食豐(feng) 收保駕護航。
提品質,實現農(nong) 業(ye) 現代高效。保障糧食安全,既要實現眼前的糧食產(chan) 量穩定,又要形成新的競爭(zheng) 力,注重可持續性,增強政策精準性。 “發揮自身優(you) 勢,抓住糧食這個(ge) 核心競爭(zheng) 力,延伸糧食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nong) 業(ye) 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nong) 業(ye) 相統一。”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盯著市場調結構、調品種,不斷釋放農(nong) 業(ye) 發展新動能。比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繼續實施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選取300多個(ge) 重點縣,集成推廣高產(chan) 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增加綠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今年一季度,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產(chan) 品數量累計達到6.2萬(wan) 個(ge) 。
糧安天下,農(nong) 穩社稷。眼下,全球糧食麵臨(lin) 的困境持續引發關(guan) 注。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最近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指出,2021年,53個(ge) 國家和地區共有1.93億(yi) 人麵臨(lin) 嚴(yan) 重缺糧狀況,較2020年增加約4000萬(wan) 。報告預測,2022年形勢或將進一步惡化,早已深陷糧食不安全狀況的地區尤其令人擔憂。糧農(nong) 組織最新預測顯示,到2023年,俄烏(wu) 衝(chong) 突可能造成長期食物不足人數增加1880萬(wan)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全球糧食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糧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義(yi) 更加凸顯。在保障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基礎上,全麵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嚴(yan) 格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保護和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樹立大食物觀,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係統籌謀、協同發力,一定能讓“中國飯碗”裝得更滿、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作者:北鳴(渝北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