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藥企突破新興市場 抗體藥或在東南亞實現本地化生產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 張素)創新藥物達攸同在印度尼西亞(ya) 獲得上市批準,用於(yu) 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卵巢癌、宮頸癌等高發腫瘤;中國抗體(ti) 藥有望在東(dong) 南亞(ya) 地區商業(ye) 化和本地化生產(chan) ;麵向全球創新的研究院“信達國清院”成立科學顧問委員會(hui) ,正在加速全球臨(lin) 床開發……
6月14日,記者從(cong) 信達生物方麵獲知上述信息。據研發團隊介紹,達攸同已於(yu) 2020年6月17日獲得中國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這款俗稱是將腫瘤“餓死”的藥物,已在中國獲批用於(yu) 包括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成人複發性膠質母細胞瘤、卵巢癌和宮頸癌等適應症。
達攸同聯合另一款創新藥達伯舒一線治療肝癌,則在2021年6月獲批上市,並於(yu) 今年1月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信達生物製藥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俞德超博士表示,除達攸同以外,他們(men) 還有6款產(chan) 品實現商業(ye) 化,“產(chan) 品質量對標國際標準,開拓全球市場是必然”。
與(yu) 跨國藥企進行合作,向其他藥企授權創新藥商業(ye) 化權益,是中國藥企常見的“出海”方式。去年1月,信達生物與(yu) 印度尼西亞(ya) 生物科技公司PT Etana Biotechnologies Indonesia(Etana)簽訂合作協議。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裏,達攸同在印尼經過審評、審批和核查(PIC/S),順利通過並獲批。
“除了醫藥體(ti) 係成熟的歐美市場,‘一帶一路’沿線的新興(xing) 市場國家也是我們(men) 全球化布局的方向,這些地方具有廣大的醫藥市場潛力和未滿足的臨(lin) 床需求。”俞德超對記者表示,希望通過創新藥物切實惠及印尼癌症患者,為(wei) 他們(men) 帶去生的希望。
Etana創始人及CEO Nathan Tirtana在受訪時表示,希望這款高質量和可及性兼具的創新生物藥能盡快惠及印尼廣大的癌症患者。他還透露,雙方計劃實施在印尼本土化生產(chan) Bevagen,並將其推向其他東(dong) 南亞(ya) 國家以造福更多患者。
有業(ye) 內(nei) 人士稱,近年來,國家鼓勵和支持創新藥企“出海”新興(xing) 市場國家的政策相繼出台,推動國內(nei) 醫藥企業(ye) 更高水平進入國際市場。新興(xing) 市場國家具有廣大的醫藥市場潛力和未滿足的臨(lin) 床需求,而中國創新藥物普遍價(jia) 格適中、質量好、服務好,更適合發展中國家患者需求。這意味著,或有更多中國新藥“出海”,共同開拓新興(xing) 醫藥市場。(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