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轉讓車聯網資產不足一個月 高鴻股份大筆募資投向工業互聯網

發布時間:2022-06-15 14:36: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記者 王 鶴

  見習(xi) 記者 馮(feng) 雨瑤

  轉讓車聯網資產(chan) 不到一個(ge) 月,高鴻股份又開始募資投向工業(ye) 互聯網業(ye) 務。6月13日晚間,高鴻股份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15.29億(yi) 元,用於(yu) 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研發和運營服務體(ti) 係建設項目、南通雲(yun) 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南通雲(yun) 數”)100%股權收購項目。

  高鴻股份表示,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利於(yu) 優(you) 化公司在工業(ye) 互聯網及IDC產(chan) 業(ye) 布局。本次募投項目緊貼市場發展,與(yu) 市場需求相適應,有利於(yu) 提升公司市場占有率及盈利水平。

  擬募資布局工業(ye) 互聯網

  公告顯示,高鴻股份擬投入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品研發和運營服務體(ti) 係建設項目的募資額為(wei) 9億(yi) 元,擬投入南通雲(yun) 數100%股權收購項目的募資額為(wei) 6.29億(yi) 元。這兩(liang) 個(ge) 項目分屬於(yu) 公司主營業(ye) 務中的行業(ye) 企業(ye) 、信息服務業(ye) 務板塊。

  高鴻股份主營行業(ye) 企業(ye) 、信息服務、IT銷售三大業(ye) 務板塊。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14.1億(yi) 元、70.18億(yi) 元、85.48億(yi) 元,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23.15%、-38.49%、21.81%;同期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wei) 2312萬(wan) 元、-1.22億(yi) 元、1536萬(wan) 元。

  因受疫情反複及行業(ye) 競爭(zheng) 格局變化等因素影響,公司2020年業(ye) 績大幅滑坡,2021年雖有所好轉,但當年歸母淨利潤增長也非主營業(ye) 務所致,而是報告期內(nei) 公司資產(chan) 處置收益及營業(ye) 外收入增加所致。

  公司在公告中稱,通過實施上述募投項目,公司擬在現有的工業(ye) 互聯網、數據中心業(ye) 務的基礎上,通過提升研發能力、完善運營服務體(ti) 係,進一步增強公司在工業(ye) 互聯網領域的競爭(zheng) 能力;通過收購優(you) 質IDC資產(chan) 、引入多元化客戶,不斷提升自身IDC業(ye) 務的市場份額和品牌知名度。

  據前瞻產(chan) 業(ye) 研究院預測,2018年中國工業(ye) 互聯網市場規模為(wei) 5313億(yi) 元,預計2023年將達萬(wan) 億(yi) 元以上,年均複合增長率將超過15%。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ye) 互聯網應用場景眾(zhong) 多,是互聯網從(cong) 消費級向生產(chan) 級轉型的重要體(ti) 現,也是我國未來在生產(chan) 方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王鵬同時強調:“工業(ye) 互聯網的進入門檻較高,並非所有玩家入局就能分得一杯羹,企業(ye) 需要長期的高投入、深耕耘,才能有所收獲。”

  曾重點布局車聯網業(ye) 務

  需要關(guan) 注的是,高鴻股份此前一直宣稱,要重點向車聯網業(ye) 務轉型升級。從(cong) 募資10億(yi) 元用於(yu) 車聯網係列產(chan) 品研發及產(chan) 業(ye) 化項目,到以現金出資3.5億(yi) 元設立合資公司高鴻智聯,無不體(ti) 現出高鴻股份向車聯網業(ye) 務轉型的決(jue) 心。公司曾在公開互動平台表示,高鴻智聯主要負責車聯網模組、終端和解決(jue) 方案。

  然而,就在很多人期待公司的車聯網業(ye) 務將大展宏圖之時,高鴻股份卻直接賣掉了高鴻智聯的股權。今年5月30日,高鴻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向第一大股東(dong)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轉讓所持有的大唐高鴻智聯科技(重慶)有限公司25.23%的股權,轉讓價(jia) 格為(wei) 4.2億(yi) 元。

  難怪有投資者直言:“車聯網都快商用了,公司卻賣了,轉眼又收購了南通雲(yun) 數,實在令人想不通。”

  不僅(jin) 如此,今年年初高鴻股份還頻頻出售旗下多處房產(chan) 及其他子公司的股權,因此還收到深交所的監管函,被質疑“是否在突擊創利”。

  信息化百人會(hui) 研究員向遠之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工業(ye) 互聯網當前缺乏既能符合工業(ye) 企業(ye) 場景又能創造效益的產(chan) 品,該領域對資金需求較大,且市場競爭(zheng) 激烈,入局時間短的企業(ye) 很難實現盈利,需要企業(ye) 有較高的戰略定力,還能結合工業(ye) 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找準合適的合作對象來拓展場景。”(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