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四川:萬餘名河湖長護碧水 繪就綠色發展新圖景

發布時間:2022-06-16 11: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6月15日電 (賀劭清 王利文)15日清晨,四川省彭州市葛仙山鎮花園村河長鍾大春騎著電動車,沿著村內(nei) 8.7公裏的河道對花園河、清水河、三岔河展開每日巡查。這三條河流將匯入三星堆遺址附近的鴨子河,為(wei) 廣漢市民提供日常飲用水,並最終流入長江上遊重要支流沱江。

  停車、巡查、拍照、在護河群中通報……一連串動作鍾大春一氣嗬成。他說,花園村地處葛仙山風景區腹地,長期以來由於(yu) 農(nong) 家樂(le) 排汙、遊客遺留白色垃圾,加之河道清理不及時等因素,一度被叫做“黑臭水”。為(wei) 護好母親(qin) 河,村裏老少全上陣,經過大家共同努力,如今河裏已能見到對水質要求極高的冷水魚。“村民的護河意識也在治理過程中提高,護河支出從(cong) 2016年的27萬(wan) 元,降到如今一年花不到7萬(wan) 元。”

  變“分散治理”為(wei) “協同治理”,實現河(湖)長從(cong) “有名”到掛帥出征,是四川水汙染防治的攻堅之道。四川設立了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河長1萬(wan) 餘(yu) 名,截至目前,四川流域各級河長先後巡河巡湖67萬(wan) 餘(yu) 次,排查整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8.5萬(wan) 餘(yu) 個(ge) 。包括河長製在內(nei) 的聯防聯控措施,不僅(jin) 讓四川“每條河都有人管”,也讓流域水環境持續向好。

  “今天天氣不錯,去三江口拍長江嗎?”午後,宜賓攝影發燒友陳浪向好友發出邀約。在陳浪的鏡頭中,長江碧水東(dong) 流,白鷺翩躚,綠道猶如翡翠一般鑲嵌在岸邊,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長卷沿江展開。

  因金沙江、岷江在宜賓匯合,長江至此始稱“長江”,宜賓素有“萬(wan) 裏長江第一城”的美譽。作為(wei) 川南工業(ye) 重鎮,化工、熱電、水泥、造紙等老工業(ye) 企業(ye) “圍江”曾是宜賓生態治理的一塊心病。近年來,宜賓貫徹新發展理念,投入近60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先後對長江岸線上的重工企業(ye) 進行整體(ti) 搬遷或關(guan) 停。同時,宜賓招引180多家高端成長型企業(ye) 落戶宜賓三江新區,加快建設長江上遊綠色發展示範區,實現支柱型產(chan) 業(ye) 的轉型發展。

  新舊動能的轉換,是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在巴蜀大地齊頭並進的縮影。與(yu) 宜賓相隔700餘(yu) 公裏的川西北黃河上遊的若爾蓋大草原,成雙結對的黑頸鶴在高原濕地上翩翩起舞。正在沙化治理項目進行觀測的若爾蓋林草局工程師塗勝告訴記者,沙化治理不僅(jin) 讓當地生態變好,不少村民還依托黃河美景吃起了“旅遊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作為(wei) 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地,四川96.6%的水係屬於(yu) 長江水係,境內(nei) 1.87萬(wan) 平方公裏屬於(yu) 黃河流域。為(wei) 扛起長江黃河上遊生態保護政治責任,築牢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屏障,四川持續推動生環境保護修複,建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繪就綠色發展新圖景。

  近年來,四川始終將“雙碳”目標與(yu) 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有機結合,推動出台首部跨區域地方法規《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全省203個(ge) 國考斷麵中預計195個(ge) 達到Ⅲ類以上,優(you) 良斷麵占比96.1%;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地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you) 良率為(wei) 100%。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負責人表示,未來四川將繼續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切實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緊盯8個(ge) 未達標斷麵,開展重點流域水質穩定達標攻堅,鞏固提升沱江、岷江整治成效,對尚未達標的國考斷麵實施限期達標,推進全域美麗(li) 河湖建設,讓長江黃河幹流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