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山西基層代表“履職記”:從“泥腿繭手”到為民發聲的“行家裏手”

發布時間:2022-06-16 11: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臨(lin) 汾6月15日電 題:山西基層代表“履職記”:從(cong) “泥腿繭手”到為(wei) 民發聲的“行家裏手”

  中新網記者楊傑英

  從(cong) 一位普通農(nong) 民到帶動貧困戶共同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在村裏,他是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從(cong) 走訪調研收集民意到撰寫(xie) 建議意見,在人大代表履職中,他是為(wei) 民發聲的“行家裏手”。

  李剛,山西省人大代表、臨(lin) 汾市翼城縣永利現代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翼城縣南唐鄉(xiang) 符冊(ce) 村村民。2016年9月當選臨(lin) 汾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代表,2018年1月當選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2021年4月當選為(wei) 翼城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

  14日,由山西省人大常委會(hui) 組織開展的“三晉人大代表采風行”活動正在臨(lin) 汾開展。李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wei) 一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我知道從(cong) ‘泥腿繭手’轉變為(wei) 為(wei) 民發聲的‘行家裏手’並沒有那麽(me) 容易。要像大樹一樣吸收知識的養(yang) 分向下紮根,一定要多學習(xi) ,提高自己的履職能力。”

  任職以來,李剛每天都奔波在田間地頭,了解群眾(zhong) 的所想所盼,收集群眾(zhong) 心聲和群眾(zhong) 意見。他先後參加省、市、縣人大組織的調研58次,參加座談會(hui) 35次,撰寫(xie) 意見建議55條,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培訓17次,參與(yu) 人大立法座談會(hui) 9次,參加基層人大代表聯絡站組織的活動20餘(yu) 次。

  李剛提出的“切實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加大智慧鄉(xiang) 村建設力度”“加快農(nong) 業(ye) 田園綜合體(ti) 示範點建設”等建議,均已被相關(guan) 部門采用,為(wei) 省、市、縣有關(guan) 部門科學決(jue) 策和製定措施提供了依據。

  “作為(wei) 一名人大代表,我們(men) 要主動作為(wei) ,不當‘旁觀者’,積極投身鄉(xiang) 村建設一線,力爭(zheng) 成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振興(xing) 的一股重要力量。”李剛率先在村裏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發展肉牛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帶動村裏200餘(yu) 名村民共同致富。“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隻有帶動鄉(xiang) 親(qin) 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

  此前,李剛還自發和90多戶貧困戶結對子,每月定期為(wei) 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放基本生活補助,吸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在大棚裏幹活兒(er) ,為(wei) 貧困戶提供可靠的收入保障,幫助他們(men) 脫貧致富。

  “三晉人大代表采風行”活動,是山西省人大常委會(hui) 新聞宣傳(chuan) 的特色品牌,是創新人大宣傳(chuan) 報道方式的積極探索。活動曆時四年有餘(yu) ,采風團記者先後赴山西9個(ge) 設區的市進行采訪。(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