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回暖加速釋放消費活力 專家建議:仍需持續發力
中新網杭州6月20日電(記者 黃慧)當前,各大電商平台的“618”年中大促爭(zheng) 奪戰還未落幕。今年的“618”,處於(yu) 國內(nei) 疫情防控形勢趨穩、消費熱情逐步恢複並釋放的關(guan) 鍵節點。對於(yu) 電商平台和品牌而言,這場大促無疑是上半年最重要的銷售節點和衝(chong) 量時機。這場即將接近尾聲的“618”,表現如何?
在浙江省商務研究院消費與(yu) 流通研究中心主任張希明看來,今年“618”整體(ti) 形勢迎來好轉,體(ti) 現了消費活力的回歸。同時他也指出:“消費市場穩中有優(you) ,消費信心還有待繼續提升。一兩(liang) 次的促銷活動或短期的促消費政策,對消費市場的拉動效果有限。從(cong) 長遠來看,仍需持續發力,大力推動促消費活動輪番上陣。”
最“卷”的“618”?
與(yu) 去年相似,今年“618”同樣提前了二十多天啟動。而與(yu) 去年不同的是,除了鋪天蓋地的品牌短信“轟炸”,一些消費者甚至接到了商家電話。打電話的商家,不僅(jin) 有小眾(zhong) 品牌,還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大品牌。
為(wei) 了吸引消費者,各平台也拿出滿滿“誠意”:天貓主推“跨店滿300減50”,京東(dong) 主推“跨店滿299減50”,拚多多主推紅包、百億(yi) 補貼、滿300返50……
為(wei) 了讓消費者消除顧慮,避免出現“買(mai) 在最高點”“買(mai) 現貨比預售便宜”等問題,多個(ge) 平台還推出保價(jia) “618”服務,可“一鍵退差價(jia) ”。
“卷”不僅(jin) 在消費端,還體(ti) 現在電商平台對商家端的幫扶政策。天貓、京東(dong) 、抖音等平台都針對商家不同情況相繼推出了幫扶政策。例如,此前天貓公布“2022天貓618助力商家舉(ju) 措”,從(cong) 金融補貼、疏通物流、流量補貼、疫情保供、技術升級等方麵推出25條舉(ju) 措,降低商家經營壓力。
一位服裝領域從(cong) 業(ye) 者林二(化名)表示,與(yu) 以往專(zhuan) 門為(wei) “618”備貨不同,今年因為(wei) 疫情影響,直接“錯過”春季上新,新品變庫存。“‘618’對我們(men) 來說是一次集中打折清倉(cang) ,尋求回血的機會(hui) 。”
然而,麵對此前供應鏈中斷、物流受阻、退貨率高等問題,林二還是有顧慮。“我們(men) 會(hui) 更加謹慎,好在平台方麵也考慮到疫情因素,修改了對發貨和服務等方麵的考核。”
將目光對準浙江,為(wei) 了把握好“618”機遇,作為(wei) 電商大省的浙江動作頻頻,旨在加碼拉動消費,激發消費熱情,迎接新的消費高潮。
據悉,浙江省商務廳聯合11個(ge) 地市開展“電商618,‘浙’樣促共富”電商購物節,發力促消費,推進“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攻堅。不僅(jin) 多個(ge) 電商平台積極備戰,推出誠意滿滿的各類活動,各地的品牌浙貨亦紛紛登場,雲(yun) 集線上,以令人心動的折扣力度廣迎“四方來客”,為(wei) 穩經濟增添消費動力。
改變成未來發展關(guan) 鍵詞
“說實話,現在活動太多了,每個(ge) 月都有,很少會(hui) 等到‘618’再去購買(mai) 什麽(me) ,而且各個(ge) 直播間價(jia) 格也都很實惠,需要買(mai) 什麽(me) ,直接就買(mai) 了。”網友黃小宇說。
當前,各個(ge) 電商平台熱衷“造節”。雖然各個(ge) 節日偏重不同,但活動套路基本類似,都是“折扣預熱”“品類促銷”“節點狂歡”,促銷形式也基本是“滿減”“贈券”“直降”等。
黃小宇說,在經曆多年大促的“洗禮”之後,自己變得更加理性,現在買(mai) 東(dong) 西之前看的不是“種草”清單,而是去了解人家為(wei) 什麽(me) 不買(mai) 這件東(dong) 西。
在魔筷科技市場部負責人明昊看來,這次“618”是商家洗牌後的“再次出發”。“此前一些新興(xing) 品牌更熱衷於(yu) 靠快速、低價(jia) 的方式去搶占市場,賺回紅利。但在疫情這樣特殊的時期,原來的打法失效了,而本身有品牌‘加持’的商家,抵禦風險的能力會(hui) 更強,也更穩定。”
明昊說,疫情從(cong) 某種程度上扭轉了商家看問題的眼光,可以明顯感受到,商家品牌化意識明顯提升,目光更加長遠。
時代在變化,當低價(jia) 消費不再是惟一選擇,當消費需求在越來越多元化的日常消費場景中釋放,“以價(jia) 換量”的“大促”模式或許很難再現往日“輝煌”。麵對消費者的新需求,平台在改變,商家也在改變。
張希明認為(wei) ,伴隨著元宇宙等新技術的發展,線上消費體(ti) 驗將不斷提升,線上消費也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談及如何進一步提振消費,他建議,電商平台之間可以調整形式,化激烈競爭(zheng) 為(wei) 聯手共贏,同時減少集中在一個(ge) 節點的大促活動,增加日常促銷活動。“變大促為(wei) 日常,這對於(yu) 消費提振和產(chan) 業(ye) 發展都更具意義(y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