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應屆高校畢業生創新高,就業難題何解?
“我們(men) 學院有61名畢業(ye) 生,準備考編的就有40人左右,截至5月底實際簽約的隻有2位。”畢業(ye) 季倏然到了眼前,已經拿到英語翻譯專(zhuan) 業(ye) 碩士學位的戴麗(li) 在感到求職不易的同時,擇業(ye) 思路趨於(yu) 求穩。
今年3月春招季,南京出現疫情,各大高校紛紛封閉管理,包括公考、校招等招錄工作均告推遲。據了解,南京市2022年屆高校畢業(ye) 生達27.27萬(wan) 人,占江蘇省4成以上,創下曆史新高。疫情因素給今年的大學生就業(ye) 帶來了一定影響,科教名城南京如何應對挑戰?
疫情衝(chong) 擊 就業(ye) 形勢承壓
今年2月到5月,新冠疫情在江蘇多點散發,直接影響到線下招聘活動難以如期開展。江蘇省教育廳提供的3月份就業(ye) 問卷調查顯示,原本“金三銀四”校招黃金期,95.5%的用人單位表示最大的困難是線下招聘受阻,61.3%的畢業(ye) 生認為(wei) 最大的困難是學業(ye) 和就業(ye) 受疫情影響被迫停滯或延遲。
“秋招時精力主要在實習(xi) ,沒想到春招時學校封閉,雖然參加了多場網絡麵試,但總覺得有距離感。意向單位是否合適,心裏實在沒底。”5月27日下午,網絡與(yu) 新媒體(ti) 專(zhuan) 業(ye) 應屆畢業(ye) 生小聶,手裏已經捏著一家MCN機構的offer,還是想著再去校招會(hui) 上物色一番。
受疫情因素影響,在大學生就業(ye) 麵臨(lin) 困境的同時,城鎮失業(ye) 率也在上升,穩就業(ye) 成為(wei) 各地要抓的緊要事。5月23日下午,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shu) 記韓立明來到南京部分高校、企業(ye) 、大學生創業(ye) 園,專(zhuan) 題調研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開展“服務企業(ye) ·麵對麵”活動,與(yu) 企業(ye) 代表座談交流,深入了解當前就業(ye) 情況和企業(ye) 用人麵臨(lin) 的困難與(yu) 訴求,聽取意見建議,會(hui) 辦具體(ti) 問題。
會(hui) 上,南京威爾藥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仁榮提到,在招聘過程中發現,具有專(zhuan) 業(ye) 技術背景的研發型、工藝技術型人才較為(wei) 匱乏,產(chan) 線工人整體(ti) 供應不足,同行業(ye) 高薪挖人時有發生。“建議加大技能人才的培養(yang) ,出台相應的政策。”他說。
瀚港文化是一家文創產(chan) 品設計企業(ye) 。近幾個(ge) 月來,鮮有旅遊團來,與(yu) 其合作的博物館、景區也失去了昔日流量,企業(ye) 的經濟效益下滑造成員工流動性加劇。該公司負責人祝康銘說,受此影響,他們(men) 今年招收應屆生的規模同比小了不少,但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卻在增加。
南京經開區一家企業(ye) 負責人則表示,受疫情影響,應屆生抱著“求穩”心態的人數在增多,沒有“名牌大廠”的品牌加持,民營製造業(ye) 企業(ye) 想招聘“自動化”等熱門專(zhuan) 業(ye) 的應屆人才,需要付出的薪酬成本逐年增加,“需要通過園區、高校協助發力,把企業(ye) 宣介出去,讓應屆生了解企業(ye) ,信任企業(ye) ”。
政策加持 給力助企穩崗
半個(ge) 多月前,數學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應屆畢業(ye) 生沈鉞已經成功簽下了就業(ye) 單位,向他拋出橄欖枝的是英博超算(南京)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中興(xing) 通訊下屬一級子公司,產(chan) 品聚焦車輛智能駕駛輔助、無人駕駛領域,一來專(zhuan) 業(ye) 對口,二來車輛智能駕駛輔助是新的風口。”沈鉞說。
這場求職者與(yu) 企業(ye) 的“雙向奔赴”,實際上有著第三方的默默支持。這就是江蘇省人社廳、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江蘇省工商聯今年4月推出的“蘇崗貸”融資業(ye) 務。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是首批試點金融機構,該行普惠金融事業(ye) 部副總經理餘(yu) 誌群介紹,“蘇崗貸”定位助企穩崗,“能夠對吸納就業(ye) 多、穩崗效果好且用工規範的民營企業(ye) ,提供免抵質押的信用貸款及更為(wei) 優(you) 惠的利率支持”。
“我們(men) 在了解到企業(ye) 需求後,關(guan) 注到企業(ye) 目前處於(yu) 初創期,近兩(liang) 年銷售收入較低,財務表現一般,授信方案的選擇遇到了較大困難,授信審批難度較大。”中國銀行南京江寧支行客戶經理陳昊介紹,他們(men) 結合企業(ye) 實際情況,為(wei) 其提供了“蘇崗貸”信用類授信方案。4月28日完成授信上報,在授信審批過程的同時擬定放款所需材料,當天即成功批複1000萬(wan) 元,4月29日完成了授信發放600萬(wan) 元。
“正是有了這批貸款的落地,緩解了公司在研發、招引人才等多方麵壓力。”英博超算(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坦言。
就業(ye) 崗位“開源”才能從(cong) 根本上緩解就業(ye) 難。為(wei) 鼓勵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ye) 生,南京市對新招用畢業(ye) 1年內(nei) 的高校畢業(ye) 生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小微企業(ye) ,按2000元/人給予一次性補貼。此外,為(wei) 調動企業(ye) 招聘積極性,今年全市新增退稅減稅降費規模預計在530億(yi) 元左右,1-4月已落實225億(yi) 元,惠及18.5萬(wan) 戶納稅人。
“我們(men) 實施了‘多方籌崗行動’。”南京市人社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一方麵,對接全市主導產(chan) 業(ye) 、“2+2+2+X”創新型產(chan) 業(ye) 體(ti) 係等並結合各區產(chan) 業(ye) 特點,充分宣介惠企政策,另一方麵,深度挖掘適合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崗位。市、區人社部門還加強同教育、民政、衛健、國資等部門對接協同,積極做好社工、國企等崗位開發和教育、衛生係統新一輪人員招聘工作,通過多種形式麵向高校畢業(ye) 生推送並組織招聘。
伴隨諸多利好因素加持,不少企業(ye) 在錄用上更加向應屆畢業(ye) 生傾(qing) 斜。英博超算(南京)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李昆說,公司今年將基層工作崗位向應屆畢業(ye) 生敞開,同時增加應屆畢業(ye) 生實習(xi) 崗位,對實習(xi) 期間表現優(you) 異的應屆畢業(ye) 生提前確認錄用意向。
一校一策 牽線供需兩(liang) 端
“往年南京國展中心舉(ju) 辦招聘會(hui) ,我們(men) 一車一車拉人過去的場景,應該不會(hui) 再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學生工作處副處長蔡惠華感慨道。
出於(yu) 防疫和招聘成功率等多方麵考量,“精準化”成為(wei) 各校舉(ju) 辦招聘會(hui) 的核心理念。人民網注意到,在全市層麵,南京市人社局組織開展了畢業(ye) 生就業(ye) 需求調查,對接高校安排了“一校一主題”線下招聘活動,通過對接問需、多方籌崗、校招突破感知體(ti) 驗、校企聯接等“寧聚”十項行動保障應屆生就業(ye) 。
各類產(chan) 業(ye) 園區是重要的用人大戶。近幾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與(yu) 南京經開區在就業(ye) 方麵開展了精準化對接,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選擇到經開區就業(ye) 創業(ye) 的人數屢創新高。“截至5月底,我校應屆畢業(ye) 生與(yu) 南京經開區企業(ye) 簽約的已超過74人。”蔡惠華說。
南京棲霞板塊由行政區、南京經開區、仙林大學城組成,產(chan) 學研要素齊備。如何為(wei) 企業(ye) 和畢業(ye) 生扮好“紅娘”?南京經開區為(wei) 畢業(ye) 生繪製了一份“就業(ye) 地圖”。
“為(wei) 掌握區內(nei) 企業(ye) 招聘高校畢業(ye) 生的現狀,有效地滿足區內(nei) 企業(ye) 對高校畢業(ye) 生的需求,我們(men) 在對區內(nei) 企業(ye) 開展‘人力資源現狀調研’和‘企業(ye) 高校畢業(ye) 生需求調查’工作後,製作了南京經開區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地圖。”南京經開區人社局局長羅紅玲說,通過走訪、電話和問卷調研等方式,他們(men) 從(cong) 行業(ye) 需求、數量需求、學曆需求、崗位需求、高校需求和專(zhuan) 業(ye) 需求等方麵進行了整理分析,最終整理出的“就業(ye) 地圖”為(wei) 精準開展校招活動明確了方向。
“我們(men) 牽線的每場招聘會(hui) 都有清晰的行業(ye) 定位,行業(ye) 可以精準對應到院係,對應到人。”羅紅玲說,最近開展的一場生物醫藥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區內(nei) 9家生物醫藥企業(ye) 共提供149個(ge) 崗位,定向邀請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應屆畢業(ye) 生進場求職,現場達成初步意向的共59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